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城区2006年至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对郑州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呈现由煤烟型污染逐渐向复合型污染转变趋势,空气污染物的季节变化显著;大气污染防治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二氧化硫减排、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和气象因素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后,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与频次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及污染特征判定。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为地方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支撑,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趋势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各时段城市空气质量及6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识别了空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自2013年起,PM10、PM2.5浓度不断下降,SO2、CO持续达标,近3年间全市无污染天数占50%左右;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夏秋两季空气环境质量较好;PM10、PM2.5与NO2长期处于超标水平,O3污染愈加严重。可见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虽日趋改善,但以PM10、PM2.5和O3污染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重庆市首要空气污染物 PM2. 5 与 PM10 、SO2 、NO2 、CO、O3 的动态影响关系,为政府制定防治大气 污染措施及相关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方法 收集重庆市 2021-05-01—2021-10-31 日的 PM2. 5 、PM10 、SO2 、 NO2 、CO、O3 这 6 项大气污染物的日浓度数据,利用 Eviews8. 0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根据 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选择变量,建立时间序列 VAR 模型,并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 解分析,研究各污染物浓度对 PM2. 5 的动态影响及相对重要性。 结果 Granger 因果检验表明:PM10 、SO2 、NO2 、O3 是 PM2. 5 的 Granger 原因, CO 不是 PM2. 5 的 Granger 原因;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NO2 对 PM2. 5 的影响最大;方差 分解分析表明:NO2 的浓度对 PM2. 5 的影响最大;O3 对 PM2. 5 的影响次之,对 SO2 的影响作用最小。 所以,从长期 影响效应看,NO2 对 PM2. 5 具有长期较大的影响,SO2 对 PM2. 5 的影响最弱。 结论 防治 PM2. 5 对重庆市空气的污染 应着重控制 NO2 的污染,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控制交通污染;大力监管高污染行业,将烟雾、粉尘、颗粒 物等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作为工业污染源治理的重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化石燃料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岐山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陕西省岐山县人口密集的凤鸣镇和工业密集的经济开发区蔡家坡镇2001-2002年各月份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同时选取了城郊的周公庙地区作为空气质量优秀的对照区进行对比,对该县的大气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造成该地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它使该地区大气受到了中度污染;SO2也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NO2污染轻微.在一年内,冬春季污染强,其他季节弱.总结得出,要提高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和除尘技术、搞好城市规划、改变能源结构、增加绿地覆盖是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锦伟  梁聪刚  孙宝磊 《河南科学》2012,(10):1516-1520
依据平顶山市2000—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数据,选取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将灰色统计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建立加权灰色统计模型,对河南省平顶山市空气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平顶山市2000—2002年空气质量综合评价Ⅳ级,为重污染;2003—2007年空气质量综合评价Ⅲ级,为轻污染;2008—2009年空气质量综合评价Ⅱ级,为尚清洁.2000—2009年(2007年除外)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2007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SO2.但近几年PM10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NO2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通辽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状况也备受瞩目.为了解和掌握通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在收集、整理通辽市近三年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SO2、NO2及PM10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环境空气污染的特点,对近三年通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辽市近三年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0.478-0.525,属于较清洁-清洁;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排放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以期为通辽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南通市2001-2005年市区等7个监测站所监测的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和自然降尘(DF) 结果的年变化趋势,根据国家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区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做出了合理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5年,南通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有下降趋势.并由模型中各污染因子的权重判断出SO2、PM10和DF是南通市市大气质量的制约因子.  相似文献   

8.
2000-2004年山东中西部五城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0-2004年山东省中西部五城市(济南、济宁、德州、淄博、泰安)的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浓度资料为依据,分析了2000-2004年五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根据2004年五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日均浓度值,分析了2004年五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结果显示:2004年五城市的空气质量,济南市最差,其次是淄博、德州、济宁,泰安市最好.大气污染物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污染最严重,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总体来说,2000-2004年大气污染物SO2、PM10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NO2浓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到2004年,PM10污染浓度依然较高,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同时分析了引起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原因,表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是地形、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眉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眉县主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依据眉县人口密集的首善镇和工业密集的常兴镇2004~2005年各月份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并选取汤峪镇作为空气质量作对照区对该县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造成该地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次为SO2,NO2污染轻微;在一年中,冬春季污染强,其它季节较弱。结论分析可知锅炉燃煤和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必须改善能源结构,改变落后的燃煤方式,发展集中供热,加强污染项目环境管理,增加绿地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镇江市区环境大面积整治,重点污染企业逐步搬离市区,集中进入工业园区,城市环境逐步改善。分析多次环境整治后镇江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PM2.5和PM10)等主要污染指标的最终结果,为政府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芜湖市2003- 2009年环境空气的三项主要污染物SO2、NO2和PM10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上海大气质量指数和空气污染指数API,对芜湖市区以及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各地产业结构特点,对空气污染的年际变化特征、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各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的原因进行探究.针对芜湖市环境空气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和信阳市中心城区2015-2017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依据,计算出每年的AQI月均值,分析该城区空气质量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城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年内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良好、较稳定;冬季污染天数多于其他季节,总体表现为轻污染;春、秋季在良好和轻污染级别之间震荡.多云、阴、小雨、小雪及雨夹雪,风力≤2级、无持续方向,特别是冬季北风、偏北风等天气条件下,易发生空气污染,城市地貌阻碍空气扩散.进一步表明在防控大气污染方面,该城区应关注天气和季节变化、重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大同市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对环境要求的分析,采用大同市2003-2006年空气质量公报数据,分析了大同市空气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大同市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空气污染集中在11月到次年4月,4月到10月大气质量良好,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同市旅游环境优化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及累积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1999年和2000年的监测资料结合随机游走大气扩散模式分析北京地区PM10和SO2浓度的时空变化、城区污染排放对整个区域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污染物在区域内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1) 北京地区污染物浓度具有以城区为中心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季、日变化规律。(2) 城区和清洁对照点的污染物浓度平均日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城区基本呈双峰分布,清洁对照点定陵则基本为单峰分布。(3) 由扩散模拟的情况对定陵站的监测浓度进行条件性统计分析,结果明确反映了城区污染扩散对定陵站浓度的影响。(4) 北京冬季从城区排放的污染物在当地累积的情况明显,累积的时间周期大致为2~5d;输送扩散因子在污染物局地累积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徐县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原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清徐县2007年空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清徐县空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受清徐县地理特征的影响,空气污染以PM10和SO2为主;气象条件的季节更替致使多数污染物浓度冬季较高、夏季较低,污染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降水量、风速、逆温与污染指数日均值成正相关变化趋势,而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则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冬季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2011年11月,对已实施供热改造的南上庄、菜园和未供热改造的南屯、坞城进行了连续5日的手工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二氧化硫最大浓度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经过供热改造的"城中村"冬季环境空气质量好于未进行供热改造的"城中村",说明供热改造是改进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冬半年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88年至1992年兰州市10月至下年度3月期间的较为详尽的污染资料,进行了统计平均,通过图的形式,总结了兰州市冬半年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就这种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一年之中,SO2、CO、NOx浓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而O3浓度则在此月最低。之内,CO、NOx出现两次峰值,SO2最大值出现于午后,O3则较为复杂与NOx牵扯相连,峰谷相映.SO2、CO、NOx3种污染物的浓度城关区大于西固区,而O3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