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2006年广东省46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的逐时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小风气象特征.将全省划分为西南、粤北、粤东和中部地区,分析各区小风状态的日、月变化和持续性特征,统计小风结果对污染输送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全省小风发生频率约为50%,粤北山区最高,粤东地区最低;2)4个地区日变化规律相似,白天小风频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减小,下午达到最低值,随后不断增加,午夜至清晨时段保持较高值;3)4个地区月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相对而言,西南地区秋冬季节小风频率偏高,呈现一定月变化趋势;4)广东全省总体小风状况持续性较差,粤北山区较高,粤东地区最差;5)区域小风和小风长时间持续是造成局地和区域性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保定‒雄安地区近地面大气流动与轨迹输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6—2017年22个地面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和NECP-fnl数据, 使用CALMET风场诊断模式, 计算保定?雄安地区两个年份的逐时风场和每日输送轨迹。根据风场与流动轨迹特性, 从大气扩散输送的角度, 将当地大气流动划分为系统大风型、局地环流型与弱系统影响型 3 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大气流动3个类型的大致比例为10%, 50%和40%; 系统大风型流动的占比较低, 且春夏季较多, 秋冬季较少; 局地环流型流动以秋冬季较多, 春夏季较少; 弱系统影响型的出现频率在全年变化不大, 但在秋冬季出现频率稍低; 大气流动受西北部山地影响, 山地-平原风可控制山前约100 km的范围, 覆盖保定市和雄安新区大部; 山地-平原风的转换可在山前区域形成部分时段的小风状况; 该地区大气输送的主要路径是西南-东北方向, 对应大尺度背景流动情况; 西北-东南方向的横向输送距离较短, 对应山地-平原风地形环流的影响; 在系统大风和弱系统影响下, 冬春季会出现部分直接向东南方向的输送轨迹。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Fluent,模拟多个冷却塔对大气流动和湍流场的作用,用拉格朗日随机粒子模式进一步模拟其大气扩散影响.针对一个内陆核电厂的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共有4个冷却塔和4个常规烟囱排放口.取当地典型风速1.5 m/s和中性边界层条件模拟ESE,SSE和SW这3个方向来流的塔体扰动情况.对应各风向各取2个排放位置进行扩散模拟并计算扩散参数.结果显示,在扰动最小的风向条件下,冷却塔几乎对扩散没有影响,扰动严重时水平和垂直扩散参数可分别增大2个和1个稳定度级别,这种影响在l km之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6年湖南小墨山地区的塔层数据和湍流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风速风向的年变化以及冬夏两季风温廓线的日变化规律,利用传统近地层通量廓线关系得出了感热通量计算值,并将其与感热通量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对经典近地层相似性理论在非均匀下垫面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小墨山地区的复杂地形对粗糙度、感热通量的计算有重要影响,需要将来流分成不同方向分别讨论。由于北部平原南部山地的影响,偏南风时粗糙度z0大于偏北风。而对夏季感热通量的分析表明,感热通量的计算主要受到山体的影响。北风时测点位于迎风坡,计算值系统偏大,东南风时对应背风坡的情况,计算值系统偏小,西南风与山体走向大体平行,计算值与测量值近似相等;将有偏差的计算值进行修正后,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6.
用福建漳州地区的实测气象资料,结合风场诊断、轨迹分析和随机游走模拟方法,分析漳州核电厂所在地小尺度(40 km×40 km)范围内的大气扩散特性,并与现场扩散示踪实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扩散输送总体受天气系统和海陆风环流二因子影响.研究范围内的风场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化不大,扩散烟流基本平直.海陆风环流因子所致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气静稳型重污染的印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0月1-10日,北京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大气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利用印痕(footprint)分析方法,结合主要污染物 PM10 的逐时浓度监测数据,对这次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及其影响源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重污染过程中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有明显改变,下午和晚上出现高浓度;2) 北京地区PM10浓度的水平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形势;3) 重污染发展阶段伴随着印痕分布区域不断朝偏西南方向延伸的过程,延伸区域达100~200 Km ,反映西南方向源区对这次重污染的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8.
大孔径闪烁仪湍流通量印痕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近年兴起的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平均通量观测的大孔径闪烁仪 (LAS),建立了一个基于欧拉分析方法的LAS印痕模型,用于对LAS测量数据的印痕分析和质量控制.作者介绍模式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式的输入参数进行了讨论.另外,应用LAS印痕模式来分析2005年小汤山非均匀下垫面的观测实验数据,并与涡动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较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 LAS印痕模型在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适用于非均匀下垫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非均匀地表的湍流通量和掺混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掺混高度的概念及运用.利用大涡模拟作为手段,研究了地表平坦但地表热通量非均匀情况下的掺混高度.考察了地表热通量非均匀性尺度、风速以及非均匀性强度对掺混高度的影响,发现掺混高度是否存在以及高度受非均匀尺度和风速大小的影响非常明显,受非均匀性强度的影响不明显.若规定掺混高度出现在垂直湍流热通量水平涨落的标准差减为地表感热通量标准差5%的高度,这时掺混高度可以拟合为:Zb=1/Cwm(w'θ'sfc)/(H)0·Lahetero/Ub,其中a=1.266,b=0.854,Cwm=3.205×10-3.  相似文献   
10.
将空气动力学方法迭代求解Monin-Obukhov(M-O)长度的过程,转化为非线性理论中求解映射不动点的问题,获得稳定近地面层M-O长度的解析解。求解过程中采用了Dver归纳的通量廓线关系的无量纲函数形式,并给出解析解的适用范围是Richardson数(Ri)小于0.2。通过对中国夏、冬两季各2种典型稳定层结条件算例的计算,验证了解析解与迭代解的一致性。根据非线性科学中关于映射不动点稳定性的理论,讨论了迭代算法的收敛性,表明迭代算法在理论上可以收敛到解析解,但在Ri接近0.2时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