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在非均相体系中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环氧化细菌纤维素.研究了反应条件:如环氧氯丙烷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环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EBC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h,细菌纤维素以干重计算约0.5g,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30 mL,w=30% NaOH的用量为40 ...  相似文献   

2.
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对天然半乳甘露聚糖类高分子田菁胶进行环氧活化。产物环氧化田菁胶是高分子改性重金属螯合剂必备中间体。探讨了环氧活化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如碱度、环氧氯丙烷用量、相转移催化剂用量、碱化时间、环氧化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环氧值的影响。环氧化过程中,最佳反应条件为:碱浓度为2.5mol/L;碱化时间为6小时;环氧氯丙烷用量为1.0mL/g碱化田菁胶;环氧化时间为3小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及其用量和溶剂(环氧氯丙烷)用量等主要制备工艺条件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以甲基丙烯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了无甲醛交联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催化剂对甲基丙烯酸钠质量百分数5.5%、反应温度95~100℃、反应时间150~160min、环氧氯丙烷与甲基丙烯酸钠的摩尔比为5.5:1.0),甲基丙烯酸钠盐的转化率接近95%,产物的纯度大于96%.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PAA-AM-Mn高分子金属络合物,以此为催化剂,在环氧氯丙烷存在下,由甲醇和二氧化碳在热压下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了配位体配比、金属离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反应物甲醇与环氧氯丙烷配比及催化剂用量对DMC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聚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造纸用湿强剂,为提高它的增强效果,我们采用淀粉黄原酸钠作为助留剂,实验证明这样做可大幅度降低助剂用量,增强效果却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纸张湿强剂聚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造纸用湿强剂。为提高它的增强效果,我们采用淀粉黄原酸钠作为助留剂,实验证明这样做可大幅度降低助剂用量,增强效果却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正交设计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季铵盐催化剂和对苯二酚阻聚剂存在下,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环氧氯丙烷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h,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的用量为0.8g,产率为84.3%,纯度为98%。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与3,5-二叔丁基水杨醛反应生成壳聚糖希夫碱,进一步合成壳聚糖固载的salen配体,然后将其与钴盐配位得到配合物。用FTIR等表征配合物的结构,并探讨该配合物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环氧氯丙烷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20℃,壳聚糖固载salen Co(Ⅲ)(CF3COO)用量为0.25 mol%,水用量为环氧氯丙烷的0.55倍,反应8 h,环氧氯丙烷的ee值达到99.8%,该配合物重复使用3次还可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用冰醋酸和三甲胺反应生成醋酸三甲铵,然后再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3-氯-2-羟丙基三甲基醋酸铵的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终点的pH值对产品中的残余环氧氯丙烷含量影响很大,pH值越高,残余环氧氯丙烷含量越低,当pH值大于8时,残余环氧氯丙烷含量为0。  相似文献   

10.
以固体氢氧化钠、格尔伯特二十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采用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2-辛基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讨论了原料摩尔比、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是:n(格尔伯特二十醇)∶n(环氧氯丙烷)∶n(固体氢氧化钠)=1.00∶1.15∶1.20;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0.05(相对醇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可得产率为79.8%的2-辛基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用盐酸-丙酮法测得其环氧值为0.232。最终产物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步合成法,用烯丙基溴和三苯基磷为原料,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合成中间体溴化烯丙基三苯基磷盐([ATPH]+Br-)。经阴离子交换合成新型的季磷盐[ATPH]+PF6-和[ATPH]+BF4-。对3种产物的溶解性进行了考察;用IR、1HNM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DSC对产物熔点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环丙基体系溶剂解反应形成环丙基体系产物的特点提出的三种可能机理进行讨论,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机理三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选性地断开糖中烯内基酸的方法.该法基于取代烯内基酸和未取代烯内基醚的反应活性不同,选择性地断开未取代烯内基酸.在研究基础上合成了几个单糖,并对其结构经核磁、质谱、高分辨率质普进行了证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研究了自交链型阳离子聚氨基甲酸酯乳液的聚合机理。预聚物是 TDI 与聚醚的加成物,过量的异氰酸基团与链伸长剂二乙烯三胺反应,并通过环氧氯丙烷引入活性基团。通过常规化学方法红外光谱及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预聚反应速率,链伸长反应在酮类介质的反应机理及大分子物的活性基团结构,其结果如下:预聚物的加成反应服从假一级反应,并计算出聚醚伯羟仲羟相对含量。酮胺反应证明为 Schiff 反应。通过环氧氯丙烷与二乙烯三胺的反应活化能,证明开环反应速率大于缩合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聚醚二醇—异氰酸酯预聚体与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伸链的方法,制备稳定的自交联自乳化聚氯酯水分散液。运用定量分析法对预聚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甲苯二异氰酸酯与聚醚二醇的预聚反应为假一级反应的结论。运用近代物理及化学测试方法详细研讨了大分子结构与聚氨酯性能的关系。潜在自交联剂的含量对聚氨酯涂层剂的性能如水分散液稳定性、动态粘弹性和力学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发现潜在自交联剂含量的最佳值应为:环氧氯丙烷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2.此外,本文还详细探讨了聚醚二醇中环氧乙烷的含量与聚氨酯薄膜性能的关系。在合成聚氨酯涂层剂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涂层的应用及其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过渡金属硫酸盐作助催化剂、苯作带水剂、酯化和共沸酯化合成已酸烯丙酯的新方法.此法炭化现象基本克服,反应时间短,产率大大提高,是一条合成已酸烯丙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确定了无水乙醇钠催化下,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反应得到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Ⅰ),再经皂化、脱羧制备4-戊烯酸(Ⅱ)的较佳合成工艺: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的摩尔比为1.2∶1,加热回流3h;皂化时间5h;4-戊烯酸总产率为53.2%.产物4-戊烯酸的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迷迭香酸的骨架结构的合成方法,以胡椒醛为原料,分别经环化,水解和两步酯化反应后,以21.1%的总产率合成得到了迷迭香酸烯丙酯酯的二甲醚,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可行。  相似文献   

19.
适于蛋白质吸附的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交联聚糖树脂,与传统方法相比,合成时加入致孔剂可提高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能力,但树脂的机械强度差,改用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可得机械性能较好的高孔隙率树脂,此类树脂对铜离子及蛋白质均有较高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烯丙基乙烯基醚锂1,2-迁移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头算方法(6-31G基组)研究了烯丙基乙烯基醚锂化物发生乙烯基从氧到碳上的1,2-迁移的机理,乙烯基烯丙基同锂试剂(RLi)反应,但尚未重排前,烯丙基端的C3-O醚键就已断裂,则不是锂离子和烯丙基负离子呈负离子对形式存在,过渡态构型类似一个二聚代的反式三元环结构,重排反应的活化能较高(137.4kJ/mol),然而整个反应的放热效应也相当高(176.5kJ/mol),因而它是一个反应速度相当快的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