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立新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45-145,81
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口日益稠密而土地资源有限并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而珍贵.开放空间是城市设计特有的,也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化建构的基本思路和城市开敞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延吉市作为长吉图开发先导区的前沿城市,其宜居、旅游和开放将成为延吉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三大软实力支撑点.借助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对延吉市城市开敞空间的可达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延吉市未来城市开敞空间格局提出优化对策,弥补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开敞空间定量分析之不足,同时也可为长吉图开发先导区城市开敞空间可达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概念及特征,确立了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酒泉城市建设中水系规划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城市水系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增加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并提出了应将城市水系与城市园林绿地、开敞空间等有机融合,满足多元化、特色化城市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马猛 《科技咨询导报》2011,(19):229-230
通过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优化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是推动城市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和要求,城市开敞空间优化的必要性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结合辽中县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解析其各个要素组成、优化,最后努力做到辽中县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6.
街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街道空间活力则是衡量城市街区空间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在概念层面重新界定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并从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两方面构建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框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的影响关系.通过对合肥市政务区的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时刻街区内的行人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与绿视率、界面围合度、界面丰富度、相对步行道宽度、商业设施便利度、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度、文化设施便利度等内在构成要素之间具有显著影响;(3)街道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随时间而改变.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与精细化空间环境设计,是高效组织人群、提升街道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良好场所空间.其处理手法有环境引入手法、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城市涉及域外地域空间、市域基质空间和城市实体空间.通过区位偏远度和历史回归演绎法探讨西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区域空间及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除贵州外其余省(直辖市)资源型城市区位整体较偏远,偏远度排序为:四川(1.44)>重庆(1.35)>云南(1.28)>贵州(0.85);省(直辖市)区位偏远度大,其内部区位偏远度差异也越大;有52%资源型城市没有铁路连接或不开行旅客列车.其市域基质空间具有变动突发性和频繁性,且“二元结构”特征突出.而城市实体空间主要有点状独立工矿地、条带状组团和山地狭促凹地城区等3种结构类型.西南地区资源型城市域外地域空间区域协同策略为完善政府主导的多级协同和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市域基质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为构建合理城镇网络体系和严格地域空间管控,而城市实体空间重构策略为建立城市实体空间重构多元主体责任分担机制、融合产业转型与城市实体空间重构和实施自然山水与城市实体景观共生.  相似文献   

9.
马军  任海龙  李玉荣 《科技信息》2007,(22):131-132
城市广场是越来越受城市居民欢迎的城市开敞空间。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广场在我国的发展沿革,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在今后的设计、建设及使用中注意并得到改善。最后总结出城市广场顺应城市发展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城市广场发展的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转型期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空间增长在旧城空间、城市边缘区、城市外围空间和区域性空间四个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旧城空间表现出由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使用功能向商业、居住、办公等专业性功能分化;城市边缘区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要的功能,采取圈层、轴向和填充的蔓延式增长方式;城市外围空间的以工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功能开发,采取综合性城市新区、新城等形式的跳跃式增长方式;城市增长出现向区域性空间的延伸,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功能延伸,包括兼并和竞合两种增长方式;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是政府力、市场力、社区(集体)力3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对全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具有代表意义,文章最后基于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特征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对实体城市的虚拟包括对城市实体的位置和属性的虚拟、对城市空间视觉形态的虚拟和对某些公共设施使用功能的虚拟3个方面,这些虚拟城市形式分别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管理与营运、城市生活与休闲带来了实质性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包括CAD、GIS、VR以厦网络技术等为虚拟城市建设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沈宝 《工程与建设》2013,27(1):31-33
安徽省怀远县体育文化公园地下空间开发使用权出让,建筑使用性质为购物、文化、休闲等商业设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蔓延到县域城市“向地下要空间”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审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现状及开发原则,提出地下空间开发使用权出让的监管与规范.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以来,北京先后颁布了多版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寻找城市的"理想"空间安置,而北京的城市空间格局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为了在不断地实践、建构和思考中,理解城市"理想"的空间安置,选择使用三元空间辩证法,基于北京城市历次规划的资料和文献,对北京市就业和居住空间关系的不断调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目标(第二空间)、实施手段(第一空间)和现实状况(第三空间)在规划中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且"第三空间"的存在促进了"第二空间"不断调整规划总目标和相关协调目标,并丰富了"第一空间"的实践维度.这些研究结论也延展出若干近期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将认知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相融合,形成了对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的研究,此研究亦已成为解决目前GIS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新一代GIS设计、实施和使用的重要环节.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在结构布局上往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城市中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这种习惯将影响人们对于城市中目标实体的定位和路径寻找.本文在空间认知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布局的特点,以ComGI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研究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北京城市定位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南京市明城墙以内范围作为研究区,结合人口基础数据,模拟人口在地理空间连续分布特征.分别应用缓冲区分析和成本加权距离分析方法,通过网格划分,计算该区域内城市公园绿地的地理辐射范围、空间可达性分布及其辐射的人口分布,对南京老城区现状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研究发现研究区内公共绿地总量不足且增量空间不大,研究建议通过在对原有公园适当增加面积的基础上,注意公园绿地周边交通路网的改善,应急出入口、引导标志的设置,改善其可进入程度,扩大服务半径,同时应综合考虑理利用现有城市广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设计应急预案,扩大灾时可用的避难空间.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 3个不同功能的下沉广场进行了用后评价 ,发现有的下沉广场有较高的使用率 ,有的下沉广场则有较高的满意度 ,其原因与城市设计中的交通组织、开敞空间位置、商业配套等要素有关 ,也与广场的设施和管理等方面有关 .研究发现 ,人们对较大面积的下沉广场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6-2015年中国286个城市(不包括港澳台)综合经济竞争力数据,运用地空间插值的方法揭示了中国286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空间格局呈现出东南高、西部和东北低的不平衡发展特征;(2)东北部地区有34个城市,占全国的12%,多为中小城市,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弱,且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强于黑龙江省;(3)东部地区有87个城市,占全国的30%,集中了大部分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强,且形成高值区和次高值区的空间格局;(4)中部地区有80个城市,占全国的28%,大中城市较多,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略强,武汉和长沙的空间扩展趋势明显;(5)西部地区有85个城市,占全国的30%,中小城市居多,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弱,并未形成明显的空间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金融等别城市及其空间运动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城市职能分类一直以专业化部门为基准,侧重于揭示城市职能的结构属性,却抽离了其空间属性.尝试采用产业识别方法,系统地研究城市金融职能问题.包括:根据金融产业成长阶段与金融职能特征两个条件,将城市划分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三种金融级别类型;金融等别结构反映了三种类型城市的空间组合关系;金融等别城市通过各自的外部主导效应引发金融地域运动,造就了金融等别城市的空间运动格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文章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2001年、2006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TM/ETM+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和土地覆被解译,并且尝试使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温度与几种指数之间的关系,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归一化的城市用地指数(NDBI)等.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种混合状态,热岛与地表覆被类型关系密切,突出表现在城市建设用地区比其它类型的土地温度高;地表温度与NDVI、NDWI呈现一种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李晖      杨绍辉      张军      纪志飞      王士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60-70
以链家房产交易平台和安居客房产交易平台的上海市二手住宅为研究样本,结合OpenStreetMap(OSM)提供的城市路网数据及高德地图提供的兴趣点(POI)等多源数据,利用空间句法测算路网空间结构的选择度和整合度.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计量估计方法,研究城市路网空间结构影响住宅价格的效果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路网空间结构是影响住宅价格的重要的区位因素,考虑空间相关性是必要的;与市中心住宅价格相比,郊区住宅价格对路网空间结构的依赖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