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酸性介质中钼(Ⅵ)对硫酸肼-金莲橙Ⅳ体系缓慢反应的催化作用,以氢氧化钠溶液中止反应,建立了一个动力学示波极谱测定钼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μg/mL~0.2μg/mL,已用于钢样中痕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依据锑(Ⅲ)对铬(VI)-碘化钾氧化还原反应的诱导效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锑的诱导动力学光度法,本法测定锑(Ⅲ)的线性范围为0~3.0μg/mL,检测限为0.005μg/mL,测定锡合金中锑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罗丹明B为光度指示剂检测受钼(Ⅵ)催化的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的反应速度,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采用磺基水杨酸作催化反应的活化剂,提高了测定钼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该法测定钼的线性范围为0~0.08μg/25mL,测定下限(△A=0.01)为1×10-10g/mL.采用α-安息香肟氯仿溶液草取分离,测定了水样和尿样中钼.  相似文献   

4.
向丽萍 《遵义科技》1999,27(2):15-17,7
食品中的原型维生素C(Vc)能将磷钼酸盐定量还原成亮蓝色的钼蓝络合物,通过比色即可测定出食品中的还原型Vc的量。本文详细研究了影响显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维生素C与磷钼酸盐的反应速度且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稳定。在本文试验条件下,Vc浓度在0-1500μm/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本法测定韭菜、桔子晶等食品中的还原型Vc,并与2.6-二氯靛酚法测定结果比较,基本一致。本文通过试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d-葡萄糖试剂做钼蓝反应的还原剂测定磷的动力学方法。用吸光度监测反应速度,用假一级反应的关系式测定了反应速度与磷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6~2.5μg/mL。用内标法计算五种土壤样品中的含磷量,分析结果与常规方法比较,符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乙基紫与磷钼杂多酸所形成的离子缔合物于555nm处有一最大吸收,在此波长处试剂空白的吸收最小.基于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了直接测定痕量磷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水中常见离子不干扰痕量磷的测定,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400μg/l的磷,检测下限达0.7μg/l,以120h-1采样频率,对各种天然水样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8.2%-102.5%,变异系数为0.1%-4.5%.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124(PVA124)存在下,在硫酸介质中,钼(Ⅵ)与溴邻苯三酚红和罗丹明B双试剂协同显色反应,反应结果形成红紫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5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αε580为1.64×105L·moL-1·cm-1,钼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合金钢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利用钼(Ⅵ)在酸性介质中,对过硼酸钠氧化I^-离子成I2的反应的催化作用,可以测定微量的钼(Ⅵ)。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单纯优化法进行实验条件的选择,大大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测定的范围在0.5 ̄5.0μmol/L,且比文献上线性关系好。该法测定的回收率为95% ̄110%之间,试样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硫氰酸盐比色法对照,二者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在pH3.8HOAc—NaOAc缓冲溶液中及100℃加热条件下,Rh(Ⅲ)强烈催化KIO4氧化亮绿褪色。亮绿于-0.60V处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据此,本文采用线性扫描导数示波极谱研究了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建立了一个检出限和测定范围分别为3.0×10-5μg/mL和6×10-5~2.0×10-3μg/mL铑的催化分析新方法,并用于试样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酸性介质中钯(Ⅱ)阻抑试剂DAoVMPM与V(V)显色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0=2.285×10-2min-1,表观活化能Ea=67.51kJ/mol。基于这种阻抑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钯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法,Pd(Ⅱ)含量在0.5μg/25mL~10.0μg/25mL能被准确检出,检出限为5.0×10-9g/mL。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石钯渣和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本法的相对标准差RSD为1.0‰~1.5‰,回收率为96%~103%。  相似文献   

11.
报道在酸性条件下痕量锇( Ⅳ) 对KIO4 氧化罗丹明B(RB) 褪色反应有显著催化作用, 并以此反应为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锇的催化光度法. 方法的检测限为0-20μg/L, 锇( Ⅳ) 量在0-20~7-0μ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此方法已用于贵金属样品中痕量锇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盐酸羟胺在弱酸性介质中被KIO4 氧化产生H2 O2 , H2 O2 与Luminol 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设计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盐酸羟胺的方法. 线性范围为0-03 ~1-0μg/mL; 检出限为6-7ng/mL; RSD 为3-6 % . 测定含盐酸羟胺试样, 回收率为95 % ~98 % .  相似文献   

13.
CTMAB存在下2,4—二氯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0.2~0.8mol/LHCl介质中,钼(Ⅵ)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在530nm波长处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 ̄5L·mol ̄(-1)·cm ̄(-1),钼含量在1~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钢样和合金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柱离子色谱系统,以1.3mmol/L葡萄糖酸钠-1.3mmol/L硼砂的三元溶剂体系作流动相在IC-PAK阴离子柱上进行洗脱,电导检测器检测,对I^-离子先进了测定。I^-离子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7μg/ml,线性范围为0.27-275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91%。并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加I^-的自来水样,I^-的回收率为98.64%。  相似文献   

15.
溶膜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痕量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缔合物Cr(HL′)2-SCN-DBS能被可溶滤膜富集的特点,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Cr(VI)为0.1μg·L-1级水样。在Cr(VI)为1.0~6.0μg·L-1测量范围内,Cr(VI)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88,检测限0.05μg·L-1。地表水及饮用水中常见离子不影响测定,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0%~110%。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了硫酸介质中微量钌(Ⅲ)对KIO4(或KBrO3)氧化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3,5-Br2-PADAP)褪色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并以此反应为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钌的催化光度法.在Ru(Ⅲ)-KIO4-3,5-Br2-PADAP体系中,钌(Ⅲ)含量在0.080~0.300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Ru(Ⅲ)-KBrO3-3,5-Br2-PADAP体系中,钌(Ⅲ)含量在0.050~0.30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这两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已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测定痕量锌离子的灵敏的电分析方法。在pH=4.5的2.0×10 ̄(-2)mol/LHAc-NaAc溶液中,锌-钛铁试剂络合物在-0.81V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峰,峰电流与锌离子的浓度在0.05-2.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拟定了测定痕量锌的方法,应用于粮食中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含磷(以状态存在)5.0μg/ml的5×10 ̄(-3)mol/L钼酸铵,0.5mol/L硫酸和20%丙酮的溶液中,以100mv/s扫速,在600-50mv(vsAg/AgCl电极)间,用循环扫描的电化学修饰法,制备了单分子层的1∶12磷钼杂多酸阴离子薄膜修饰玻碳电极(PM_(012)电极)。用循环伏安法进一步研究了电极性能,并应用本法测定桑叶中,总磷,相对标准偏差(n=5)为0.6%;加标回收率为98.69-100.3%;检测限为0.05μg/ml。本法还可应用于其它含磷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pH2.1的硫酸-2.96×10-6mol/L桑色素-0.172mol/L氯酸钾底液中,钼在-0.43V(SCE)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可用于测定微量钼.线性范围1.04×10-9~2.50×10-8mol/L,检出限1.88×10-10mol/L. 极谱催化波法直接应用于三氧化钨光谱标样中微量相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在pH4.4的HCOOH-HCOONaA介质中,钼(VI)与高铁试剂(Ferron)生成络合物,在CTMAB存在下,于-0.48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钼含量在4.2×10-8~5.7×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络合波为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Mo(VI)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Mo(VI):Ferron=1:1。试验了三十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用于自来水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