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优伶的社会性别身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社会性别角色的“男尊女卑”中,中国优伶性别角色存在着特殊的两性结构性质:男性优伶的女性化和女性优伶在“公共领域”里的男性化。前者使男性优伶也沦为与女性优伶卑贱同格,“男女皆卑”;后者使女性优伶成为一种公共欲望对象,并和男性优伶一起是一种色情消费的社会对象,从而构成为“卑贱者”和“色情者”的“文化象征”,构成了一种历史的性别死结。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其电视.电影节目中充斥着色情和暴力。这些节目对于未成年的儿童是十分有害的。为了避免电视.电影中色情和暴力节目给未成年人带来伤害.美国政府规定了有关电影分级制度.即根据不同的色情和暴力节目内容制定不同的级别以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观看。这种分级方法后来延伸到了电视播放中。  相似文献   

3.
论大西南远古地理环境与"西南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雄 《凉山大学学报》2003,5(1):112-116,120
本文试从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古地质学,考古学,分析大西南远古地理环境与“西南夷”的关系,其一,地理环境对远古人类的影响与作用近乎是决定性的;其二,川滇古陆得天独厚的远古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黄色人种的摇篮;其三,我国迄今出土的远古人类化石,大多数在川滇古陆上;其四,元谋人及其使用火对川滇石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黄色人种的摇篮有着极其关键而重要的意义,并批驳了以氐羌说为代表的几种关于中国彝族远古起源的立论存在的种漏洞,从而推论元谋人后裔“西南夷”是大西南地区的土著居民,而彝族作为“西南夷”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大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4.
自本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世风日下,色情市场应运而兴。时隔20载,此风愈烈,如日中天。专事“大胆暴露”、“性感”等的报刊、书籍及声像材料充斥街头,遍及全美。据统计,仅色情录像出售及出租一项,每年的营业额就高达4.5亿美元。然而,时至80年代中期,美国掀起了一场反色情运动。目前它已不限于上街示威喊口号了,其影响已渗入政府、国会和司法界。去年4月,美司法部长米斯主持设立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1.“网络黄潮”、“色情文化”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极大的摧残,使部分青少年深受其害,不能自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大家都知道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英美等14个国家的警方同时对所在国因特网的儿童色情网址进行突击扫荡,一举逮捕色情贩子100多名。英国警方称,这是有史以来参与国家最多、最有效的同步袭击和逮捕行动。在美国境内,联邦调查局和地方警察在22个州抓获嫌疑犯数十名,并没收了他们参与作案的电脑。参加此次行动的其他国家有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瑞典、葡萄牙等。 这次扫荡行动是根据对一个名为“仙境俱乐部”的儿童色情集团的调查而进行的。据称,“仙境俱乐部”在因特网上使用由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曾使用的密码进行通讯联络。今年夏季,调查人员设法破解了这套密码,警方共查获10万余张儿童色情图像,有些儿童看起来只有两岁。警  相似文献   

7.
齐梁文风辨     
在中国文学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对齐梁文风的评价问题。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权威性极强的书。印数颇多,流传很广。翻开第一卷,看到对齐梁文学的评价是:“内容越来越空虚堕落”“齐梁时代的诗坛领袖人物沈约就写过《梦见美人》,《六忆》、《携手曲》、《夜夜曲》这类色情的作品。”……“使文学的趋向腐化堕落已经成为必然了。”“梁简文帝萧纲更进一步提倡写色情的诗。”……“萧纲不仅带头写《咏内人昼眠》,《美人  相似文献   

8.
性成熟较早、性教育的极端残缺、媒介色情的诱导、交友不慎、家庭教育的缺陷、中小学校重智轻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法律意识淡薄是未成年人性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的内在原因。为此必须从加强性教育、“转移”未成年人的兴趣品味、抑制媒介色情、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好家长等方面来遇止、减少未成年人性犯罪。  相似文献   

9.
一不小心,鼠标滑了,触到了一个四处“飘移”的小方框。瞬时,整个屏幕出现了一张限制级的图片。天啊,不堪入目。按关闭键,没反应;切换任务栏,不行。没办法了,关机重启。先前查找的资料荡然无存不算什么。只是,作为一个有点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不得不感慨,曾几何时,色情信息几乎充斥在网络的每个角落,让人防不胜防。聊天室经常有下流言论,网上色情小说性欲横流,色情图像更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上色情图像的传播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杜绝互联网上色情图像的传播,结合色情图像的肤色特征,在肤色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肤色特征的色情图像识别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识别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副词"很"经历了由实词向虚词转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先秦时期,"很"作为实词"不听从"义项出现,汉代"很"的"凶狠"义项开始萌芽,"很"的副词义项出现较晚,元代初露端倪,清代日渐兴盛。"很"的义项由实到虚的发展轨迹,与其句法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齐”和“斋”在古代曾通用,二者的关系是:“斋”是古“齐”的一个引申义的分化字,是“齐”字加“示”旁专表“洁戒”等义的一个后起的会意兼形声字,“斋”字中的偏旁“齐”表音兼表义。在“斋”字出现之前,“戒洁”等义是用“齐”的,出现之后与“齐”同用了一段时间,大概在汉以后,基本不再用“齐”表“洁戒”义,而用“斋”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藏文“宗(rdzong)”一词所含内容和《格萨尔》部名上“宗(rdzaong)”一词在《格萨尔》部名上所含内容、确切地说“宗”一词在《格萨尔》部名上实际所起作用之比较分析,认为《格萨尔》部名上的“宗”,既不能和过去作为西藏地方政权机构——行政区域治所之名的“宗”等同起来理解;也不能与作为过去有别于普通民宅的特殊建筑物之名的“宗”等同起来理解。提出《格萨尔》部名上的“宗”类似于汉族长篇小说的叙述法“篇”,是一种便于记忆和说唱史诗而采取的该文学作品形式上的一种程式法或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说"通杀"     
"通杀"是一个新兴词语,正在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对"通杀"一词的意义、用法作了剖析,对新词语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语言的规范问题谈了有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浑言”“析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言""析言"这一对术语所指称的词义通别之理在训诂学上的三个问题:1 词义通别之理在《尔雅》《毛传》《方言》中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体现,西汉的训诂学家已有一些语言学学理自觉地指导训诂实践,训诂学在西汉已告成立;2 历来训诂在词义通别处理上的失当,主要原因是对"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缺乏认识;3 从词义通别角度考察"同义连文"现象,词义通别之理是判断同义连文属于词还是非词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的上下文界定develop的词意,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在历史演进、时代变迁的过程中阐释了"自然"的涵义,从而展示了"自然"这一常用词蕴含的异常丰富的内蕴,并希望藉此为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必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杜诗“逃禅”一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禅"一词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宋以后,文人多用之,但其意义却多有不同,历代注家对此词的理解也多有歧义。杜诗"逃禅",其义实为"逃出禅戒",后引申发展为"遁世而参禅事佛",即逃入禅,同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第三义:禅坐,有类似禅定之状态。  相似文献   

19.
四声别义是古代汉语的形态之一,它兼具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根据先秦典籍,它产生于西周时期,弥补了上古单音词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近义"说是目前对汉语同义词最流行的界说,以为同义词是"意义相同、相近的词",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这种同义词观界域含糊、概念混乱,误解等义词,误用、误解近义词,以(或"兼顾")整个词为辨析单位.若干年来,它对汉语同义词,特别是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理论上模糊、混乱;词义辨释上使同义词的构组、立义、辨异诸方面产生种种弊病,因而不能出现精审的辨释成果,至今无法产生一本科学的中型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因此"近义"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表明是误说,应当坚决、彻底废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