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梁之际,诗歌创作以追求新变为主导趋势,而文学研究也针对各种新变的形式做出不同的评价。作为领导诗歌新变之风的粱简文帝萧纲,对晋宋以来的诗歌革新的取含抑扬无不渗透着齐梁诗人对诗歌艺术本体的重新认烈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本文拟从《与湘东王书》入手.通过分析萧纲对谢灵运的批评,探讨萧纲的一些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把《史记》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地评价了《史记》在中国史学界和文学上的地位。这已成了定论。《史记》中的传记,是“藉人以明史”的,不同于后世的“藉史以传人”,前者以写人为主,后者以叙史为主。《史记》为了说明人物的荣辱和升沉,辨事之成败与是非曲直,司马迁在先秦诸子散文与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茅盾对在新文化先驱中涌现出来的“四位久已不见了的作家:利民、王恩玷、朴园、李渺世”给予了足够的评价。对其在文坛上突然“失踪”,誉为“象慧星似地一现就不见了。”关于王思玷,茅盾说:王思玷写过七八篇.最早的一篇是发表在《小说月报》十二卷十二号(应为十二米九号.笔者)征文栏的《风雨之下》,到一九二四年以后就不见他了……王思玷大概是山东人,(我记得他的稿子都是从枣庄寄来的)……接着.茅盾对王思玷的《偏枯》等作品,逐篇作了评述。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王思用的《偏枯》等…  相似文献   

4.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显然是一部为“造今日之文学”而“造”出来的“史”。与其说胡适在写史,倒不如说他在表明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以叫作“评判的态度”。他评判的正确与否在今天已经昭然,但《白话文学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评判的正误,而在于评判本身所显示出来的文学观念的革新。这点在今天来讲仍然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萧衍、萧统、萧纲、萧绎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四萧”,与“三曹”“二主”毫无逊色。“三曹”、“二主”主要贡献在创作,“四萧”主要贡献在编撰文集。这是总结性的,承前启后的。萧氏贡献的基础是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根基是对儒释道思想的融会贯通。萧统编撰的《文选》具有里程碑意义。从不同角度研究《文选》,其整体价值必将大于分体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齐梁两代文学紧密相承,所以历来把齐梁两代文学视为一体。齐梁诗歌一向遭受批评,被认为是“华艳”、“轻靡”、“唯美主义”诗风的代表,虽近年来这种简单化的弊病有所纠正,但对齐梁诗风进行深入剖析的并不多。齐梁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其纯艺术的精神对后代影响较大。本文试从诗歌创作理论、诗歌题材及诗歌表现方法等几方面论述齐梁诗对诗歌发展的开拓。  相似文献   

7.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套洋洋五百万言,厚厚十大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一1927)(以下简称《大系》),反映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成就,“不失是一部空前巨著,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自有新文学以来最有系统、最巨大的整理工作”,“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一件大事”。《大系》的编辑思想及其成就,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对《大系》的编选特色,略加分析。选题切合现实需要且具历史意义1934年国民党在政治上加强法西斯统治,加紧进行文…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史论著作及其修订版。重“写”文学史,最终要落实到文本纂写环节上来,即体现为一种文本活动。因而写作的特性在直接决定了文学史的不真实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其修改的可能。本文通过《中国当代新诗史》前后版本的比较,从变动当中着重探讨文学史写作问题中所包含的时间(当代)与历史、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深入到文学史观的高度来回望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以兹为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写作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文学史》对中国百年文学史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考察,作者眼光敏锐,在文学史观、文学史分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在筛选及评价作家作品时,坚持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价值标准,并对新世纪文学入史做了初次的尝试。与同时期的文学史著相比,本书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学术动态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邓绍基在全国师专“中国古典文学”讲习班上透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正在合作编写十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其中包括:卷首、先秦一卷,两汉一卷,魏晋南北朝两卷,唐代  相似文献   

11.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編的《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第九章“南戏”部分,曾提到:“到了元朝,南戏仍然盛行……也有不少作家撰写南戏剧本,这些作家大都是书会中人,如武林书会的蕭德祥、敬先书会的柯丹丘、九山书会的史九敬先、刘一捧等。”錢南揚在《談本省的戏剧文献》(“浙江日报”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七日)一文中,也曾談及“九山书会編的戏文除《張协状元》之外;还有一种叫《董秀英花月东墙記》。”赵景琛在《元代南戏剧目和佚曲的新发現》(“复旦”一九五九年第六期)(下称赵文)一文中,根据《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摄南曲譜》  相似文献   

12.
宋元话本中有一篇《碾玉观音》,其中的女主人公璩秀秀,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虽然产生于古代,却包涵有近代人学因素在内,在中国文学史中树起了一座人学思想的丰碑。因此,璩秀秀是值得认真而深入研究的一个艺术形象。 (一) 《碾玉观音》见于《京本通俗小说》。明代冯梦龙将其收入《警世通言》一书中,改题为《崔待诏生死冤家》,并注明是“宋人小说”。可见此小说是宋代作品无疑。一般文学史家亦列入宋代文学加以叙述。 《碾玉观音》写一个装裱古今书画的手工业者的女儿璩秀秀,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被迫卖给咸安郡王,在王府内做为“养娘”,即  相似文献   

13.
晋中师专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游国恩等五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上列《文学史》的“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公元581——978年)”之“第三章盛唐边塞诗人”中,专辟了“第二节岑参”.在上列《作品选》的“中编第一册隋唐五代部分”之“一、诗歌”中,选录了“岑参诗(四首)”,即;《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照清代彭定求、杨中纳等十人所编《全唐诗》,计收唐五代诗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的情况来看,足见上列《史》和《选》的编者,对于岑参及其作品的重视.而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研究应当是全部“文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文学史的根本责任也正是要勾画出文学演进过程中所隐含的人的精神轨迹,“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确立”应当是作为独立学科的当代文学的核心支撑点,《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一书在这方面为我们现有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构架。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在先秦文学之后,无论称为“秦汉文学”,抑或称为“两汉文学”,无一例外把李斯的《谏逐客疏》算作秦代文学。但从秦发祥地及其拓展形势以及秦地文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秦统一中国前12年,后15年无文学。  相似文献   

16.
“文质彬彬”既是儒家评价君子道德修养的一个标准,也是儒家对文章写作的审美追求。《论语》是儒家经典,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简朴生动,精炼形象,富于哲理和文学色彩,做到文质相谐,符彩相胜。这种文质彬彬具有典雅美的语言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文学课指的是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有关文学基本原理和中外文学史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各类高等师范院校的不同情况,其所开设的文学基础课程的科目虽略有参差,但大体均不超出如下范围;①文学基本理论课(包括“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文艺美学”等必修或选修课).②文学史课(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儿童文学”等).③文学作品选读课(往往与文学史课程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史料反驳了《玉台新咏》的编纂者是女性的说法,认为其写法是男子借美人以自喻;论证了编纂者为徐陵;论证了徐陵编纂此书时受到了萧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医典。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①,据《甲乙经》序:“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②。  相似文献   

20.
如何评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如何评价鲁迅是一个原则问题 ,大非问题。本文针对葛红兵的《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存在的几个原则问题进行了辨析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从《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中总结出应该得到的三点反思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