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治疗胫骨中端骨折的几种常用固定器进行对比,为临床选择理想的固定器提供理论依据.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5月196例胫骨中端骨折,比较各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解剖钢板组62例,男44例,女18例;带锁髓内钉组79例,男51例,女28例;外固定支架组55例,男38例,女17例.带锁髓内钉组及外固定支架组手术切口、出血量、放射学愈合时间优于解剖钢板组,带锁髓内钉组、解剖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优于外固定支架组.三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都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带锁髓内钉固定轴线在长骨的中轴不会造成应力遮挡作用,符合生物力学;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21例股骨干骨折,均为新鲜骨折,16例小切口开放复位,5例C型臂X光机下闭合复位,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21例术后均随访12~30个月,骨折愈合,远期疗效优良率达到96%.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有效防止骨折断端旋转及移位,应力遮挡小,骨折弹性固定,骨折愈合快,可早期施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不同类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35例,其中股骨骨折20例、胫骨骨折15例;选用带有远近瞄准器的股骨、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横形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穿钉;其它类型股骨、胫骨骨折采用开放复位;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采用静力固定并一期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患肢抬高30,术后第3天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对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主动锻炼有困难者,术后第3天结合CPM机被动锻炼膝、踝关节。结果随访10月-2年4月(平均13月),35例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发骨折、断钉、感染及膝、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例胫骨远端1/3处骨折出现骨折远端5。向后成角畸形,未出现膝关节、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带锁髓内钉闭式穿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闭式穿钉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均采用带锁髓内钉闭式穿钉治疗,并应用术中加压技术。结果:32例随访20mo,骨折全部愈合,采用Klemm评定标准进行评估,优25例、良7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闭式穿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少,又具备骨折必需的固定强度和应力刺激,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股骨干和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67例(男48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岁(18-63岁)。肱骨干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35例,胫骨28例。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48例;B型11例;C型8例。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64例。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7.8d;闭合复位25例,切开复位42例。全部病例均行扩髓固定。结果:65例骨折愈合,愈合率为97%,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4-16个月),不愈合2例(股骨1例,胫骨1例),总不愈合率为3%。改为动力固定后,2例均骨性愈合。术后未出现感染。术中1例出现骨折端劈裂,为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髓内钉未出现断裂情况。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效果满意,并发症低,是治疗骨干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兴平 《甘肃科技》2011,27(12):155-156
探讨了带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共120例,合并腓骨骨折3例,同时行腓骨骨折固定14例。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除2例延迟愈合外,余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前腓总神经瘫的病人6个月恢复正常。无出现术中误伤神经、血管,术后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肌间隔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最终结果采用Johner-wruch评分标准,优18例,良2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后的愈合,能早期功能锻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开放复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结果:随诊8~18月,骨折达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开放复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以获得优良的临床疗效,可使患肢早期、主动、无痛功能活动,预防骨折的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发生,而且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杨同群  王秉义  张谦  耿喜林  史继德 《甘肃科技》2006,22(7):180-181,184
目的探讨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109例下肢骨干骨折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按OTA分型:A型32例;B型46例;C型31例;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决定手术中是否采用动力型还是静力型固定,股骨干骨折采用手术切开骨折复位,胫骨骨折根据骨折的类型决定是否采用闭合复位还是手术切开复位。结果95例患者得到随访,2例骨不连,2例主钉断裂,经二次手术治疗,均治愈;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者11例,经指导加强功能锻炼后,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有6例胫骨骨折患者小腿皮肤表浅感染,经局部清洁换药,伤口Ⅱ期愈合。没有发生骨外露者。结论急诊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坚强,骨折愈合高,患者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谦  耿喜林  史继德 《甘肃科技》2003,19(9):132-133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下肢开放骨折急诊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4月42例下肢开放骨折(其中胫腓骨骨折38例,股骨干骨折4例)采用带锁髓内钉急诊手术治疗,经过半年~3年的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采用joher-wruh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其中优37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达95.2%。结论:对于下肢开放性骨折,急诊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确切、骨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应用小切口,带锁髓内钉闭合穿钉治疗胫骨骨折 10例的临床和随访报 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在胫骨股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骨折39肢,开放性骨折17肢,均采用静力型锁定,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9例.结果:56例平均随访17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结论:在下肢长管状骨折中应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良设计股骨带锁髓内钉近端钉尾扩孔器,降低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该课题组于2004年逐步改进股骨带锁髓内钉近端钉尾扩孔器的设计,于2008年申请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31例,平均随访34个月.术中应用获得专利的新型近端钉尾扩孔器,所有31例手术都顺利完成,手术时间缩短至(45~60) min,平均为49 min.随访(16~48)个月,平均随访34个月.术后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6个月.无一例在术中及随访期间发生因钉尾扩孔不理想及髓内钉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术中医源性骨折、髓内钉钉插入困难、术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说明通过新型股骨带锁髓内钉近端钉尾扩孔器装置的改良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使手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更适用于在野战环境、应急抢险救灾行动和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我们新设计了一种可以远端自锁的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行远端联动叶片髓内钉固定和交锁钉固定后,对其生物力学进行测试,了解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6个青壮年男性尸体取双侧完整股骨,中间做成横断骨折,然后用远端联动叶片自锁髓内钉和国产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对股骨-髓内钉复合体进行力学测试,实验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三点弯曲及扭转实验方面,远端联动叶片自锁髓内钉较国产交锁髓内钉无明显差异,抗轴向载荷时较国产交锁髓内钉差,但满足在肢体非负重状况下生物固定。结论:股骨型远端联动叶片髓内钉力学稳定性好,在治疗股骨简单骨折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尺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85例尺骨骨折患者,51例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34例行交锁髓内钉术(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前臂旋转角度、握力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髓内钉组(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优良率为74.51%,高于髓内钉组(50.0%),前臂旋转角度、握力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髓内钉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交锁髓内钉相比,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时间内可恢复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可以远端自锁的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行远端联动叶片髓内钉固定和交锁钉固定后,对其生物力学进行测试。了解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选6个青壮年男性尸体取双侧完整股骨,中间做成横断骨折,然后用远端联动叶片自锁髓内钉和国产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对股骨-髓内钉复合体进行力学测试。实验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三点弯曲及扭转实验方面,远端联动叶片自锁髓内钉较国产交锁髓内钉无明显差异。抗轴向载荷时较国产交锁髓内钉差,但满足在肢体非负重状况下生物固定。说明股骨型远端联动叶片髓内钉力学稳定性好,在治疗股骨简单骨折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 32例胫腓骨中、下1/3不稳定性骨折,采用腓骨内固定、胫骨闭合性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32例中胫前皮肤条件较差的闭合性骨折26例,开放性骨折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5例,斜形、螺旋形骨折17例。腓骨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结果 32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 腓骨固定适合于胫前皮肤条件不好的闭合性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和胫骨下1/3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住的小粗隆平面粗隆下骨折35例(36个肢体)用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5~32个月),除1例骨折不愈合外其余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周(7~21周)。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针是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2007年2月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29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例随访10-48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28例,不愈合1例。膝关节功能按Karlstrom标准评价:优良率89.6%。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能早期锻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