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CTAB法、改良SDS法、高盐低pH法提取了剑叶龙血树叶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了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CTAB法所提取的DNA浓度与纯度均高于其它2种方法,泳带分布集中,无拖尾现象,A260/A280=1.81,DNA浓度为735 ng/μL,能满足RAPD、SSR/ISSR扩增的要求,是提取龙血树叶片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F898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CTAB法、SDS改进法和SDS快速法3种DNA提取代表性方法,对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PF898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比较研究.CTAB法提取的DNA样品纯度最高,SDS裂解法制备的DNA得率最高;CTAB法和SDS改进法所得DNA都可直接应用于限制性酶切分析;3种方法所提取的DNA均能满足扩展青霉PF898脂肪酶基因和18S rRNA的PCR扩增.总体而言,SDS法简便、快速、得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扩展青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从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叶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用PVP和TNE洗液预处理样品并筛选出合适的清洗次数,比较了SDS法、CTAB法和改进CTAB法3种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NE和PVP预处理三次并且采用改进的CTAB法更适合于翅果油树基因组DNA提取.该方法提取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A260/A280为1.82,优于CTAB法(1.59)、SDS法(1.0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结果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不同方法提取鳗鲡病原茵DNA模板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吸光值、琼脂糖电泳及PCR差异扩增等指标,对酚一氯仿法、水煮法、碱裂解法3种方法制备的鳗鲡病原菌DNA模板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方法提取的病原菌模板DNA的浓度、纯度及分子质量大小存在差异,但以这3种方法提取的病原菌DNA为模板,均能成功扩增到细菌16SrD.NA和外膜蛋白的保守序列.其中,酚一氯仿提取的模板DNA浓度较低、纯度较高;水煮法和碱裂解法提取的模板DNA浓度较高、纯度较低.2)电泳显示,3种方法获得的模板DNA扩增出的16SrDNA保守序列条带均一,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外膜蛋白保守序列的扩增中却因菌种和模板提取方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从全血中3种提取DNA方法所需要的时间、样本量、提取的DNA纯度、产量以及方法本身的优缺点.方法:采用蛋白酶K法、氯仿.异戊醇法、碘化钾法直接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提取的DNA质量均能达到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要求,但碘化钾法提取的DNA纯度最高,且操作时间最短,该法简便、快速和DNA收获率高.  相似文献   

6.
比较3种DNA提取方法(溶菌酶法、CTAB法及珠磨法)对养殖池塘几种生境(底泥、饲料、彭泽鲫肠道内容物及肠道壁)菌群PCR-DGGE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DNA为模板均能进行16SrDNA V3区特异性片段扩增,但不同DNA提取方法对池塘不同生境菌群DGGE指纹图谱存在显著影响;人工养殖的彭泽鲫肠道内容物菌群与肠道壁的菌群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肠道内容物菌群比肠道壁菌群丰富.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地衣初生、次生代谢产物丰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于地衣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应用改良的CTAB法,对3种常见地衣进行了总DNA提取,经过琼脂糖电泳、紫外吸收分析DNA质量。结果:3个样本DNA的A260/A280值均在1.8~2.0之间,琼脂糖电泳图像清晰。结论:改良的CTAB法简便、省时、价廉,适合于地衣总DNA的提取,获得的DNA含量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8.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方法 选用3种常见有效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与本实验设计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对麦田土壤微生物DNA进行提取比较.结果 4种方法均能从麦田土壤中提取到片段长度大于22kb的DNA片段,不同方法提取的DNA浓度有一定的差异.提取得到的总DNA不需要纯化就可以用于PCR扩增,使用细菌16S rDNA的通用引物可以扩增得到相应的片段.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提取快速、DNA纯度和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物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法、SDS法、CTAB法、NaCl法4种方法提取摇蚊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所得样品DNA在波长为260nm和280nm的吸光值,根据A260/A280的比值检测其纯度和浓度.采用PCR技术获得摇蚊COI基因,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COI.综合分光光度法与电泳结果筛选出最适合提取摇蚊基因组DNA的方法.结果表明:SDS法所得样品DNA纯度最高,试剂盒法所得DNA浓度最大.同时综合比较DNA纯度与浓度分析得出:试剂盒法SK8222(改良)提取摇蚊基因组DNA为最佳方法,其次为SDS法或CTAB法(改良).  相似文献   

10.
为获取抽提水溞基因组DNA的最适方法,本研究采用酚-氯仿法,CTAB法和试剂盒法3种方法提取水溞基因组D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DNA提取方法均获得较好的DNA,其中试剂盒方法提取的DNA最为理想,完全可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为中药领域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利用国内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作为主要文献检索平台,整理文献建立研究对象文献数据库。结果 从311746篇文献中,整理得到345篇相关文献;分类算法的应用较多集中在中药药性研究、药物分析、药物安全性/毒性、方剂配伍规律和中药功效等5个研究子领域;且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运用的范围最广,适用于中药科研的多个子领域。结论 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应用种类多,且涵盖的研究范围广;不同数学模型的分类算法均有特色,应当结合中药数据的特点,优选不同的分类算法;通过改进完善传统的分类算法,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分类算法在中药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子吸收光谱在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在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别及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鉴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被用于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己成为中药材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的新兴方法.本文叙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和定量分析技术常用到的几种分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别和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药学及分子生药学方法,对美洲大蠊的中药材特征进行鉴别。采用高效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数码显微镜对美洲大蠊的性状特征及其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对美洲大蠊DNA做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同源性比对,检测结果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相比较,验证生药学鉴别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美洲大蠊粉末体壁碎片多鳞片状纹理,内外壁分层明显;刚毛分粗细两种,颜色分明,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复眼碎片特征明显。分子生药学鉴定结果为蜚蠊科大蠊属昆虫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同源性100%。该研究可以确认美洲大蠊的中药材鉴别特征,为保障美洲大蠊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治疗痛风的中药处方,建立中药治疗痛风方药数据库,规范中药名称后,应用 SPSS Modeler18 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4 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得出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在TCMSP数据库获取这些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和相应作用靶点,并取这些中药与痛风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PPI)分析、生物功能富集(GO)分析及相关作用通路分析。数据挖掘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302首,根据得到高频次中药及高置信度、高支持度中药处方,综合分析确定了茯苓、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萆薢、威灵仙、泽泻这八大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并已这些中药为基础,分析了它们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确定了核心作用靶点为AKT1、TNF、IL6、VEGFA、TP53、IL1B、PPARG、EGF、PTGS2(COX-2)、MMP9等,主要作用通路为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通路等,主要调节过程包括白细胞介素、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基因转录途径等。中药治疗痛风的主要药物组合为黄柏、苍术;牛膝、忍冬藤;赤芍、山慈菇、秦艽;泽泻、地黄;茯苓、萆薢、威灵仙;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黄芪;甘草、白术、桂枝,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对多种酶、炎症因子、炎症通路的调控,这些中药能够显著抑制炎症急性期反应、促进尿酸排泄,该研究拟为痛风的深入研究及相关中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侧重点在课程本身,学生兴趣不高。基于此,笔者探索出"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药学》教学实践。首先,由中药谚语、典故引入;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及野外实践教学的视觉刺激;第三,强化中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实验用小型猪应用于中医基础研究的方法学进行探讨。方法利用特定的笼具和监控系统观测记 录造模前后小型猪的行为学改变。结果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对大型实验动物行为学应用于中医基础研究的观测 方法。采用的笼具与行为学观测系统对全面、准确采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具有很大的作用。结论本方法已经成功 应用于实验用小型猪经络堵塞模型的行为学研究,并有望应用于其他中医基础实验研究,更多结论仍有待进一步 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9.
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提出只有通过加强中药分析方法的研究,特别是中药色谱指纹谱的推广,达到药品质量的可控,才能实现中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的异名不仅是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对象。本文从中医药学与汉语方言学相结合的角度,讨论了对中草药名称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