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相长。要将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确立在对学生的"导"上,重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知识能力、科研能力进行指导。导师制不能流于形式,为此,学校、学院等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选导师与未选导师地的同学进行多项指标的比较,分析我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在学生学习素质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开展导师制提供参考。方法:对连续5个年级被指导的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导师指导的同学在科研能力、论文发表、英语过级、考研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结论:本科生导师制在学生学习素质培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药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药学院校培养对于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药学人才是发展医药事业的关键,作者针对高等药学院校本科生教育的特点,探讨了通过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活动、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的措施培养药学院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孙雷  陈健  黄薇薇 《科技资讯》2013,(29):182-183
我国本科教育于21世纪初引进本科生导师制度,旨在推行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许多导师制工作流于形式,推行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认为高校在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度中确立的教学理念有待改观,学校对于导师的监管和激励措施有待完善,精选和培养本科生导师工作方面有待改进。提出高校要瞄准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技能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是:导师聘用制与师生双向选择;分段式、分层次管理;发扬师生情、师徒爱;评价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激励监督机制。导师制实施中发现:导师的工作态度和专项技能是学生选导师的主要原因;导师对学生的帮助多体现在态度、学习和教学技能方面;学生期望在毕业论文、教学技能、专项技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指导;师生沟通尚需双方更加主动积极;导师指导态度认真负责;教学技能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学生满意度较高;本科生导师制起到了师生双向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践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过程中,摸索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旨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并针对实行科研导师制实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从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科研素养、生涯规划、导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全面剖析了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同时,从思想意识、专业知识、教育见习、科研素养、生活指导等方面论述了导师制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选聘德才兼备导师、实行双选择、激励机制、考核、评价、监督机制,为体育教育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高质量的生源的关键一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淀粉科学与工程研究室采用本科生教育全程导师制的教育模式,使本科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来.采用三个层次的逐级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从课堂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促进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胡淑莉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44-1746
梳理了高校导师制在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采用的主要途径:明确教学转化意识,扎实有序地开展以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交流形式,固化和提升实践心得;以导师在科学研究中的"帮扶"形式,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精神;以导师为引领、表率,在课题、项目的选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参与导师主导的产学研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制定健全、完善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管理体系,科学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本科生"导师组制"的实施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特有的育人模式在我国高校多有试行。作为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还不十分雄厚,导师制的实施还不具备,为此我们提出了“导师组制”,采取的方法是:一个导师组带几个学生。改变了导师制培养中“1个茶壶灌几个茶杯”现象。通过2004及2005届本科生的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给本科生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配备导师的人才培养制度,因其个性化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滨州医学院校结合该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发展特点,将本科生导师制应用于本科医学生培养,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科生导师制是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从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意义出发,探讨了班导师的特点、班导师的实施方案以及班导师的实践.实践表明,班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探索和研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任萍  李敬兆 《科技信息》2009,(31):155-155,135
导师制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和个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阐述了推行高年级优秀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和培养模式,给出了在实践过程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对学生教育、管理和培养的一种全新制度,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和缄默知识理论是导师制实施的前提基础。导师制的实施模式要突出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实施导师制以及导师制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何在现有固定实践教学计划以外,探寻新的培养和锻炼生物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该文提出了通过课外实践教学培养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模式,包括依托导师制,建立课外创新实验培养模式;依托导师制,建立指导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模式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模式有助于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已经实行了几个年头,但其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导师制配套制度的供给不足应是造成其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规范导师选择、明确导师职责定位、合理规定学生义务、考核评价办法制订、实施有效激励、监控培养过程等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深化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已从试点阶段进入实施推广阶段。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导师资源缺乏、导师热情不高、认识混乱以及过分专业化的问题。对此应从导师组的构成、高低年级学生的区别对待、建立导师全方位激励机制、导师选拔、导师制培训和导师约束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以保证这项改革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全程导师制是以学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规划、专业发展、科研创新、就业实习、创业孵化等各项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和"项目化"的引导,两项内容相融相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本科生就业率。大连大学在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入学教育、鼓励创新等措施,积极开展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机制,具体指转变教师角色,以导师的方式负责几名学生,完成从学习、论文以及就业指导和规划,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是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全新革新理念。然而,地方高校在践行这一体制的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实际执行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加强困境风险分析,并提出科学完善的举措十分必要。文章主要就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存在的困境及优化举措展开分析,从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