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用电位滴定分析氮,溴离子含量及用指示滴定分析硫酸根离子的方法进行了—氮—S—三氮苯,N—β—卤代乙基磺酰胺及β-羟基乙基砜硫酸脂活性基在不同温度下,不同pH值下的均相水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氮—S—三氮苯的水解速度随介质酸性或碱性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增加。β—羟某乙基砜硫酸酯在60℃下,pH不大于10.9时主要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乙烯砜。而N—β—卤代乙基磺酰胺卤素水解的反应速度是随介质pH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结构相似的N—β—卤代乙基甲酰胺卤素水解的反应速度却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它因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呈灵敏的显色反应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在 pH 为3.8的 HAc—NaAc 缓冲溶液中,在溴代十六烷基(CPB)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测量MOS结构少数载流子寿命(τg)和表面产生速度(S)的I—t和Q—t法,其基本理论建立在C·R·Viswanathan的Q—t法的基础上.用国产仪器装备而成I—t和Q—t测量装置.本法在实验数据处理上较Q—t法简便而计算结果也更为准确.本法的测量结果与C—t法的测量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
1.本文系根据作者两年来的試驗結果,确定短日照是过早播种情况下黃麻早花的主导因子。不同品种的早花现象与其光照阶段发育特性密切联系,要确定该品种的早播适期,关鍵在于了解它的光照阶段发育特性。2.不同的黄麻品种具有不同的光照阶段发育特性:粤园一号的光照阶段开始期在出苗后9——12天,而在10小时日照下經过15——21天便可以通过;东莞园果在出苗后12——15天起,而通过光照阶段要求9——15天;新长一号在出苗后6——9天起,而通过光照阶段要求6——12天。3.试验用的三个黄麻品种(新长一号、粤园一号及东莞园果)的光照临界长度均为13.5——14小时。4.在过早播种的情况下,当其日照长度短于光照临界长度时用人工延长光照至14小时以上或夜间給予短暂光照20——30分钟均可以明显地延迟黄麻的开花期,因而获得较高大的植株。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针对化纤纺丝喷丝头的用材问题,而开展的对铌(Nb)、钽(Ta)、钛(Ti)以及Nb—10Ta、Nb—25Ta、Nb—50Ta、Nb—50Ti等七种金属和合金材料在热碱与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b—Ta系与Nb—Ti系二元合金的钝化性能及耐腐蚀性能优于纯铌,有希望作为喷丝头用材而替代昂贵的Au—Pt系合金。  相似文献   

6.
N—芳基吡啶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1—(4′—氯代苯基)—4,6—二甲基—1,2—二氢吡啶—2—酮—3—羧酸(Ⅰ)的钠盐(Ⅱ,RH-531),能使小麦、大麦雄性不育和使水稻、小麦矮壮。 M. C. Seidel等在研究Ⅰ的合成方法时指出,以1—(4′—氯代苯基)—4,6—二甲基—1,2—二氢—3—氰  相似文献   

7.
1—苯—3—甲丁—2—烯—1—酮通过双分子还原得到两种产物。红外光谱证明,它门分别具有二酮和环醇结构。在催化剂存在下酮式可以转变为环醇。双分子还原1,3—二苯丁—2—烯—1—酮及1—苯丁—2—烯1—1酮分别得到二酮,而没有得到环醇。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了Kirchhoff—Fresnel(K—F)和Rayleigh—Sommerfeld(R—S)衍射公式之间的差异.用实验测得单缝衍身的光强分布与理论曲线比较,结果表明R—S衍射公式与实际相吻合,而K—F衍射公式在衍射狭缝较小衍射角较大时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沙子为骨料,水玻璃作为黏结剂,三氯化铝作为固化剂,制备成大尺寸多孔沙砖,研究水玻璃黏结剂的固化机理和粉化机理。通过采用红外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固化时间黏结剂的结构变化和官能团变化,发现水玻璃凝胶在干燥环境不断脱水,其中的Si—O—Al键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形成稳定的网状交联结构;在潮湿环境,受到羟基作用使Si—O—Al键断裂而导致黏结剂粉化。  相似文献   

10.
以沙子为骨料,水玻璃作为黏结剂,三氯化铝作为固化剂,制备成大尺寸多孔沙砖,研究水玻璃黏结剂的固化机理和粉化机理。通过采用红外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固化时间黏结剂的结构变化和官能团变化,发现水玻璃凝胶在干燥环境不断脱水,其中的Si—O—Al键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形成稳定的网状交联结构;在潮湿环境,受到羟基作用使Si—O—Al键断裂而导致黏结剂粉化。  相似文献   

11.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正方)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Fe—C[1],Fe—X[2]和Fe—X—C[3]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正方)马氏体相变热力学。相变时的自由能变化可表述为△G~(ρ→α)和△G~(α→M)之代数和,△G~(γ→α)用来作为稳定体心结构核胚的能量,而△G~(α→M)是使体心核胚成为马氏体所需的能量。△G~(α→M)应包括:为形成马氏体及邻近奥氏体形变进行切变所需的能量,马氏体内储存的能量——形成位错的应变能和形成孪晶的界面能,邻近马氏体基体中形成位错的应变能以及表面能等。可将相变驱动力简列为:△G~(α→M)=5σ_(ms) 217,其中σ_(ms)为奥氏体在MS时的屈伏强度。由此可直接由热力学计算求得Ms。在Fe—C、Fe—Ni—C及Fe—Cr—C系中所求得的Ms和实验值很好符合,在纯铁、Fe—Ni、Fe—Cr和Fe—Mn中和部分实验值符合,论证部分偏高的Ms值属于Ma或表面马氏体的MS,而不是整块试样真正的Ms。本文对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作了统一处理,结果得到其热力学性质一致,纠正了过去一些矛盾的或不正确的论点。提出对Fe—X—C系热力学处理式,求得Fe—Ni—C及Fe—Cr—C系的Ms。dMs/dx。因碳在奥氏体活度的减小而增大。dMs/dx随碳及合金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碳主要决定相变驱动力,因而碳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正常人体刺激胫神经条件下观察诱发比目鱼肌(慢肌)和腓肠外侧肌(快肌)的H—反射和M—反应电活动的变化,分析慢肌和快肌直接反应和反射活动的差异,从而阐明脊髓何种类型α—运动神经元在单突触反射中起主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M—反应在阈下刺激时比目鱼肌和腓肠外侧肌的H—反射阈值几乎相同。增加刺激强度但不出现M—反应时,比目鱼肌和腓肠外侧肌的H—反射振幅增加,但前者比后者大得多,有明显差异。当M—反应在阈上刺激时引起M—反应和H—反射,并随刺激强度增大二者振幅逐渐加大,但慢肌H—反射振幅比快肌大得多,而M—反应变化二者无明显差异。比目鱼肌属红肌,几乎完全由慢肌纤维组成,腓肠外侧肌属于白肌,主要由快肌纤维所组成.前者由Ⅰ—型α—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后者由Ⅱ—型α—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由此说明Ⅰ—型α—运动神经元是主要调节慢肌活动的,它由Ia传入纤维所去极化,而在单突触反射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ALBERTO GALINDO在[1]中引进Hilbert空间J—对称算子概念,并证明了在此空间内每一稠定的J—对称算子有—J—自共轭算子扩充,于是,受此启发,引进如下定义的J—等距算子,并探讨其扩充问题,得到如下结论,在Hilbert空间(以下简称H空间)部分闭子空间M到N上定义的J—等距算子,①如亏指数相等而M,N是J—不变  相似文献   

14.
前言氮吡啉(Nitrapyrin)是氮肥增效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普通名称,它在植物、动物和土壤中迅速降解为6—氯吡啶羧酸(6—CPA),也是由于施用氮吡啉而产生的唯一显著化学残留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平面波方法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四种不同相的B—C-N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c-BC2N,d-BC2N和t-BC2N的体弹模量大于400GPa,而cp—BC2N的体弹模量最小-380GPa.其原因在cp—BC2N相中仅有B—c键和c—N键,而不存在另外三种结构中都有的c—c和B—-N键.拉伸时各个方向上都出现最大应力,则在剪切时至少有一个方向上不会出现最大应力,反之亦然.能带分析表明四种Bc2N均具有直接跃迁型结构,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C—N,C—B,B—N间存在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討論1—(2,4—=硝基苯基)—3—甲基—4—硝基吡吶唑酮—5的制备,这个类型的化合物,早前由德国化学家F.J.Neleher.制得1-(4-硝基苯基)—3—甲基—4—硝基吡吶唑酮,—5在无机分析上用來重量法测定釷,在有机分析上用来鉴定氨基酸、胺类植物硷等的试剂,作者希望能够旨成此种类型結構的化合物,而与小量数较1(4—硝基苯基)—3—甲基—4—硝基吡吶酮为大,因为考虑到分子量大在測定釷时得到的沉淀较重易准确与氨基酸植物硷生成熔点  相似文献   

17.
斯图膜—刘维尔方程在常规边界条件下的格林函数已有人研究过,但对左端有界而右端弹性支承这样一类特殊的边界条件下斯图膜—刘维尔方程的格林函数尚无具体结果,特别是这个函数的振荡性在研究膜的振动的定性性质时将要用到,为此导出了在左端有界而右端弹性支承的边界条件下斯图膜—刘维尔方程的格林函数,证明了这个函数的振荡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金华城镇可达性的影响,首先基于金华市公路路网结构和最短时间路径选择算法,运用Arc GIS 9.3软件对轨道交通建设前后的城镇可达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各城镇的整体可达性较好,其中87%以上的区域可达性在1 h以内,并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而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可达性分散图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以城镇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可达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兰溪—金华市区—武义—永康"和"浦江—义乌—东阳—磐安"这2条轴线上,而2条轴线间城镇横向间的区域可达性较差,而且并未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而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因轨道交通线未贯穿磐安县,因而无论其县域内还是与其他县市间区域的可达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WC涂层在飞机起落架的应用作为研究背景,对300 M超高强钢基体上电镀硬铬和超音速火焰喷涂WC-17Co和WC-10Co4Cr涂层的疲劳及与Al—Ni—Bronze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WC涂层300 M钢的疲劳寿命与无涂层300 M钢的疲劳极限和过载下的疲劳寿命相当,WC涂层对300 M钢的疲劳寿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而电镀硬铬使300 M钢的疲劳极限降低120 MPa,疲劳寿命则降低70 %~90 %。疲劳失效分析表明, WC涂层中的疲劳裂纹在界面上发生偏斜,转向沿界面扩展,因此对基体的疲劳寿命没有影响;而电镀硬铬中的的疲劳裂纹扩展到基体表面,显著降低基体的疲劳寿命。10#航空液压油润滑下涂层与Al—Ni—Bronze合金的摩擦磨损表明,与电镀硬铬对磨时,Al—Ni—Bronze合金发生明显的磨损,同时因质量转移而导致电镀硬铬的质量显著增加;而WC涂层仅略有失重,相应地Al—Ni—Bronze合金的失重仅为与电镀硬铬层磨损失重的1/50~1/100。WC涂层与Al—Ni—Bronze合金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电镀硬铬与Al—Ni—Bronze合金的磨损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20.
利用[Co(acac)_2(ph—en)]~ (acac=2,4—戊二酮离子,ph—en=N—苯基乙二胺)与配体ph—en在甲醇溶媒中及活性炭的存在下进行合成反应,制取了非对映体(diastereomer)的三种外消旋对,即△(SS),∧(RR)—,△(SR),∧(RS)—,和△(RR),∧(SS)—反式(N—ph,N—ph)—[Co(acac)(ph—en)_2]~(2 )。异构体在水、甲醇、乙醇等溶媒中,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而得到上述三种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为了防止异构化反应,溶液的酸性必须保持在PH<1.5。三种异构体的结构是基于~1H核磁共振光谱和吸收光谱而确定的。异构体在平衡时的分布是利用柱状色谱技术进行测定的。三种异构体(红色(R):棕色(B):绿色(G)的摩尔比为5:78: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