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软组织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罕见的手掌软组织混合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复杂,密集增生的上皮样、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片状分布,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瘤细胞增生明显,呈团块状排列且推挤纤维性包膜;另可见散在少许的异型性瘤细胞,间质玻璃样变及软骨黏液样变。肿瘤细胞在AE1/AE3、Vim、S-100、CD10和p63均表达阳性;GFAP呈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3%;p53在病变中呈广泛阳性表达。该病例术后建立随访,结果 为患者无复发,无转移。结论 软组织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病理异质性特点的间质性肿瘤,发生在手掌非常罕见。病理形态学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免疫指标S-100和p63联合检测可辅助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判断上,增殖指数Ki-67及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检测非常重要,肿瘤细胞推挤包膜的趋势或侵犯包膜的生物学行为都应作为风险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目的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方法法对5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结果果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多样性,呈现为密集增生的梭形肿瘤细胞排列成席纹状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另见细胞疏松区域,肿瘤细胞散...  相似文献   

3.
皮肤毛母细胞瘤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对8例皮肤毛母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呈小叶状或团块状分布,瘤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细胞CK17(+)、WE3(+)、P63(+),而AR(-)、CK10(-).结论:皮肤毛母细胞瘤是毛源性良性肿瘤,需与基底细胞癌、孤立型毛发上皮瘤做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水平,选取1980~2005年经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病例47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复杂多样,瘤细胞有上皮样、梭形、小痣细胞样、瘤巨细胞等多种类型.瘤细胞可呈巢状、腺泡状、束状、编织状或弥漫散在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结合临床表现,以HE染色切片的细胞形态观察为基础,合理应用S-100蛋白、Vimentin、HMB-45等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及时得出恶性黑色素瘤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查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常规石蜡切片,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重复切片,18例中有10例术后复发,其中4例2次复发,1例4次复发,无1例转移.组织学特点为梭形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呈车辐状结构,且遍布整个瘤体;瘤细胞成分单一,核轻度异型,核分裂像少见;瘤细胞常向皮下脂肪呈树枝状浸润性生长.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发生于真皮,病程长,常反复复发,罕见转移.临床上第一次手术尽可能做局部广泛切除,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张瑜  刘美 《甘肃科技纵横》2013,(11):121-122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诊。方法:选取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文中简称我院)2003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胃肠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42例中,恶性22例,恶性潜能有6例,良性有14例。主型为梭形细胞型30例,占71%;主型为上皮细胞型7例,占16.5%。CD117阳性39例,占97.5%;CD34阳性34例,占8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其中小肠部位的肿瘤恶性度高。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数量和肿瘤大小是决定肿瘤的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D117、CD34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附睾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病理资料、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患者平均年龄分布在22.8~47.5岁间,以阴囊内肿块、部分伴有阴囊隐痛或下坠为主要症状.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多在0.5~5cm之间,界清,无包膜.镜下见瘤细胞呈立方、低柱状,也可呈扁平状,瘤细胞AEI/AE3、Vimentin、EMA(+).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问皮起源,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后肾腺瘤是泌尿系统罕见肿瘤,对其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例手术切除的后肾腺瘤标本,应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其病理特点。结果 2例后肾腺瘤均为境界清楚的肿块;镜下瘤细胞小而密集,排列成呈腺泡状、腺管状及实性小巢状结构;核圆形、椭圆形,胞浆稀少、淡染;可见乳头样及不成熟肾小球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T1、CD57、Vimentin阳性,CK7、AMACR阴性。结论后肾腺瘤为罕见的肾脏原发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依据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皮肤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是临床病理工作者常常遇到的比较难以确定的诊断问题。该文将皮肤肿瘤及瘤样病变按照病变的形态的发生的部位进行归类,分门别类地归纳性地阐述了疣状赘生物、表皮性肿瘤及瘤样病变、表皮内其他细胞肿瘤、毛单位肿瘤及瘤样病变[见《皮肤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上),刊于《江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应2002(4)]和汗腺肿瘤及瘤样病变、间叶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淋巴细胞肿瘤及转移至皮肤的转移性肿瘤的镜下特点及病理诊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扫描电镜可见,正常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表面有微绒毛,似鹅卵石样外观,细胞与细胞之间间隙大小基本一致;而萎缩性胃炎胃小凹由圆形变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多边形,沟形;胃小凹之间的隆起高低不等,分布不均,呈山峰状或桥状;细胞增生呈结节状,细胞脱落呈网状,微绒毛增多增长,呈地毯样外观;在透射电镜下可见主细胞少,分泌颗粒减少,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脊消失,壁细胞几乎看不到.肠化生后有杯状细胞.病理分析认为:导致萎缩性胃炎组织结构病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胃粘膜防御系统受破坏后,胃壁细胞泌酸机能受到干扰,粘膜细胞大量破坏,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