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奴性的忠实"在翻译中具体体现为字、词上的盲从,句式上的亦步亦趋,以及无视文化背景和认知语境的差异而照搬原文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翻译实践中普遍出现的不妥译例,论证了当"奴性的忠实"表现为字、词、句义翻译上的盲从时,语内译在语际翻译中使用的必要性,它是挑战"奴性忠实"的有效工具.而针对后两种体现,译者则需要培养对汉英的语言结构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和认知语境差异的敏感,善于变通才是求"信"之道.  相似文献   

2.
程頔 《科技信息》2011,(23):214-214,199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有更多的外国企业及其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在这场以产品市场为主导的争夺战中,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广告国际化,其中涉及的商品广告翻译应当充分考虑产品销售对象的语言习惯、文化沉淀与心理定势,以便能更好地为广告业服务从而更好地推销产品。本文将对商品广告翻译的语言特点和策略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任芝芹 《科技信息》2012,(19):265+290-265,290
翻译题的得分对于专八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全面分析了句子翻译技巧在专八考试中的运用,希望对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专八考试中翻译题目的准备能有所指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语境与翻译     
在翻译活动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来确定,由于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所以影响翻译活动的语境还应包括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影响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5.
文章题目的翻译要慎重张庆路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文章的题目就相当于龙的眼睛。俗话说,“画龙点睛”。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好题目,那就好象一条龙没有好眼睛。一般说,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题目。这个题目往往要能说明、概括甚至深化整篇文章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6.
高达 《科技信息》2013,(26):190-190
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本文基于对我院学生在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中在翻译题目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神似”本为书画评语,自从被引入翻译后,一直奉为文学翻译的圭臬。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作文学翻译的译文往往也是神似的,所以“神似”作为翻译的根本原则和最高标准适用于任何文体。  相似文献   

8.
张文英  王宇航 《科技资讯》2008,(32):232-233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英语科技新词的涌现。翻译工作者对科技新词给予更多关注,研究成果显著,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多数观点只是基于个人经验,缺少理论依据。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科技新词翻译策略上,现有的策略主要局限于音译、直译和意译。太过笼统,参考价值不大。本文作者认为,翻译策略的提出,应建立在洞悉翻译本质的基础之上。本文重点研究了科技新词翻译的本质,创造性地提出“所指的同一性、意像的扭曲、语境筛”等概念,揭示英语科技新词翻译的本质,为翻译方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汉英两种语言里,有不少修辞格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有很大难度。虽然英、汉语的修辞格在分类和使用时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语言环境、美学观念上的不同和文化差异,往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使用不同的修辞格;即使采用同一个修辞格,在结构方式和运用范围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双关语等常见而难以翻译的语言现象。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和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戴伊克(van Dijk)的话语宏观结构论对认识翻译实质以及翻译技巧的意义,提出以它作为翻译技巧教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汉语成语的英译或英语成语的汉译,即汉英成语之间的互译,却很少关注汉英词语在英译汉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更忽视了其使用选择限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采用汉语成语能使语言生动、简洁。但是究竟怎样才可以使译文生"花"而不是"拙"?本文拟就借用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对汉语成语在英译汉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使用选择限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2.
金仁旻 《科技信息》2007,(17):150-150,92
英语和汉语都大量使用颜色词。"红"作为常见颜色词在汉英表达中频繁出现,有时能出现对应情况,但往往不能直接翻译,从而反映出两种语言系统的颜色词在不同领域的使用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就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文论中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思想,揭示了隔“代”文学的传承特点,实际上就是文化内涵转移中的创新特性,这和文学翻译的情形很相象。语用学中的“语境”和“语用策略”理论之所以能有效地解释翻译实践中的诸多难题,就是当代翻译学的这类“文化横移”式的跨学科研究的运用结果。在对汉诗英译等翻译活动中的“创译”、“重译”和“破译”等现象,这样的方法都是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比较汉语"但是"、"却"和英语"but"的语义异同,探讨了它们互译时的制约条件及英汉两种语言把它们分别归于不同词类系统的原因所在,指出汉语语法论著在解释汉语转折连词以及转折连词和副词连用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汉语转折词用与不用以及用什么转折词所表现出的语气强弱的差异和英语的互译关系.  相似文献   

15.
曹鑫慧 《科技信息》2013,(18):177-178,180
English prepositions,a kind of function words,are one of the main connectives to form sentences and articles.Both English sentence expansion and the exact meaning expression depend on prepositions.Some affirmative prepositions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negatives in the translation;some could be omitted in the translation while others need to be complement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But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translate them into idiomatic Chinese in accord to the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中医英语等值翻译研究——以《黄帝内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英语的翻译属于科技英语翻译范畴,但是在译法上有别于其他科技文章.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的一大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力求等值再现原文内容,将翻译对等理论和合作原则运用到中医英语翻译中,使译文和原文尽可能达到翻译中的等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两方面讨论了英语翻译中由于习惯、理解方面的原因,中英文在翻译上的差异及多义性。论述了只有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译出符合中文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汉译英中保留汉语当中的文化形象,此问题一直困扰着译者。“同化”这种翻译方法在汉译英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译者应力求保持汉语的原貌,也就是要尽量传译“中国特征”,具体说,就是要尽量表达中文原作的文化特色、语言形式及异常写作手法。“同化法”也要注意限度,实在行不通,还要利用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深层结构理论在英文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英译句子中一些典型错误的分析,来探讨有关语法结构的问题。并举例证明传统语法和传统的翻译技法远远不能对此做出满意的结论。文中所述的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同样也适用于翻译领域,对其理论的理解将会给翻译工作者进行有效、正确的翻译带来良好判断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模糊语言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模糊语言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英译中体现的基础上,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剖析《红楼梦》若干典型实例,总结运用模糊语言处理:史化信息所达到的理想预期效果及翻译方法,以期为汉语文学作品汉译英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