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新科技》2020,(4):27-3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发展。本文从吉林省当前实施创新驱动的条件现状和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说起,分析吉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存在的明显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缺乏完善的科技金融政策和制度、没有搭建起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共享平台、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没有实现多元化阻碍了经济的高质量水平发展、无法降低科技金融的投资风险影响和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缺乏持久的创新力,对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极为不利、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稀缺制约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科技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从加快科技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出台、加快科技金融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建立以市场为调节机制的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增强金融风险意识、不断的进行金融服务渠道的拓宽、加快金融领域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探究了科技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周德田  冯超彩 《河南科学》2020,38(2):321-328
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选取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和测算中国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FGLS和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②科技创新能够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改进生产流程和更新生产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标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分析河南发展的省情和动能转换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河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帅  姜国新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9):1717-1726
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科技创新、创业创新、体制机制、人才创新等系统的要素出发,在剖析系统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动力模型;以辽宁省为例,确定了系统模型参数及主要方程,在相关子系统上赋予财政、教育及科技等调控因子,利用Vensim PLE软件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在设定的模式及参数下,创新政策的实施与调整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比于基础模式和渐进发展模式,加大教育及科技投入等财政支出的跳跃发展模式,更有利于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分析了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使用熵权法构建出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中国18个发达城市2011—2020年的统计数据,对2个指标体系分别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发达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仍不平衡,不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在中国发达城市之中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针对中国发达城市中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俊涛  陈卓 《创新科技》2019,19(7):77-8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河南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其作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河南省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创新驱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创新能力支撑不足的困境,须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开放创新、加快培育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加快建立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加快民生领域科技创新等措施为创新驱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河南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背景下,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河南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的客观要求。但是河南在这方面相关战略不落地、体制不协调、载体不突出、衔接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推进步伐与形势要求、竞争要求、自身发展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集聚高端要素、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打造创新高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深化供给侧改革,形成以创新驱动河南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九大首次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国家发展目标,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必要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重新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章基于中文研究论文与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从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实现路径的维度,辨析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关系,阐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总结概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在于以创新的外溢性为基础,促进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协同国家战略,调整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评价机制,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黄辉 《创新科技》2018,(1):23-24
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力,是“三农”的根本问题。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谈语言在馆员与读者沟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正确运用符号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馆员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政府从国有银行退出的艰巨性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建立真正债关系的艰巨性的角度,对国家通过注资的方式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不是简单通过注资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时下新闻语言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用语的纯净。为了使新闻语言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具体阐述了新闻语言弊病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希望能给新闻语言的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电能表及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几种主要智能化电能表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例,对我国各级电子政府建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点,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利真正提高政府的绩效,让公众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