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高速磁浮上海示范线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慎重决策未来中国高速地面客运交通系统,我国政府反复研究后决定在上海建设高速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以获取高速磁浮系统与高速轮轨系统技术,安全,经济性的详细对比数据,介绍了建在上海的世界第一条高速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线的工程概况,建立进展和一些重要技术问题,着重介绍本工程建设中结合中国实际在德国TR线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技术改进,并探讨了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徐鹏 《科技信息》2009,(16):189-189
本文讨论了磁浮专网建设优化项目在实施时的沟通管理问题。磁浮列车专网是保障地面高速轨道中进行移动通信的专用覆盖网络。随着中国高速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的日趋加快,对于高速轨道的通信保障需求日显急迫,如何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高速轨道的通信水平,已经成为时代赋予信息化建设的使命。在上海磁浮列车线建成通车的背景下,磁浮专线建设和优化正式提上了日程。本文中首先提出了磁浮专线建设优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沟通管理中的重点与关键,指出把建立沟通管理计划,内部沟通注重文档化和尽早沟通、主动沟通原则融入沟通管理的具体措施,探索了一条对新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进行有效沟通的路子。最后,提出在沟通过程中设计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绩效报告有利沟通完善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发展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科学发展应该遵循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即统筹交通运输发展全局,将磁浮交通系统纳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和实施,促进磁浮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推动磁浮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促进磁浮交通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交通、城市化、能源、环保多方面的统一,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在我国未来综合交通系统中,应大力发展节油洁净的电气化交通。上海磁浮示范线的建成与顺利运营,宣告了作为人类第六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磁浮交通已经诞生,它将在我国综合交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从开拓应用、推进产业化与加强技术的研究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在我国积极发展磁浮交通的有关战略性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高速磁浮车-轨耦合系统进行动态机理和振动响应研究。首先,对高速磁浮中的各类耦合关系进行建模;其次,分别分析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车-轨耦合作用机理;然后,建立了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最后,对磁浮列车高速通过桥梁时轨道梁、功能件的动力响应和车-轨共振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运行时车-轨作用频率不同,长时间共振速度下运行时车-轨振动明显增大;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2,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16;若桥梁动力放大系数小于1.3,则基频比最小值为1.04。  相似文献   

6.
在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结构与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选取了车辆起浮前后的三个典型瞬间,分析了抗侧滚片梁吊杆的受力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刚性与柔性吊杆对悬浮架起浮能力的影响。为磁浮列车悬浮架抗侧滚吊杆的设计提供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发展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科学发展应该遵循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即统筹交通运输发展全局,将磁浮交通系统纳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和实施,促进磁浮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推动磁浮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促进磁浮交通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高速磁浮示范线,于2002年12月31日在上海胜利通车,路程为30千米。所谓磁悬浮,就是利用了电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构思发明的。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对常导和超导两种磁浮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上海的这一磁浮列车采  相似文献   

9.
超导磁体的稳定性和线圈产生的热量在线圈中积累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超导线圈在大电流冲击下的热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就有着典型意义.本文建立一个载流高温超导线圈的温度分布随时间的推移数值模型,并采用差分法模拟线圈在大电流冲击下的发热和传热情况.研究发现超导线圈的散热能力和热容是决定其能否工作在很高温度下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规划中的株洲段磁浮跨湘江大桥为背景,推导出磁浮列车系统的总势能,根据弹性系统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和对号入座法则,建立磁浮列车—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响应方程。基于Fortran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对中低速磁浮列车—大跨度桥梁的耦合振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改变磁浮列车—桥梁耦合系统的动力响应参数,包括行车速度、列车载重、车道数及轨道不平顺,分析各参数对车桥耦合系统的影响规律,并综合采用狄克曼指标和Sperling指标对磁浮列车的行车舒适性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桥梁振动舒适性良好,动力参数分析所得结论可为磁浮桥梁设计施工、日常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防护速度的高速磁浮辅助停车区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满足高速磁浮列车安全连续运行需求的前提下节约建设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防护曲线的辅助停车区设置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基准运行速度曲线的辅助停车区算法,同时能满足多目标速度曲线并存的线路上列车安全连续运行的要求.考虑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性的要求,给出了工程应用中相应的辅助停车区调整方法,并在一定工况条件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辅助停车区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 ,提出了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以枢纽 /辐射结构、干支分离、网运分离为特征的营运模式 ,并分析了该营运模式下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对中国现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格局的调整、优化和改善作用 .最后探讨了高速磁浮的市场前景 .  相似文献   

13.
正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我国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2019年5月23日,中国智造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我国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磁浮轴承的优点,并提出了磁浮轴承作为磨床主轴轴承的设计方法.同时,首次提出了超高速数控外圆磨床磁浮轴承主轴单元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并针对一台250m/s超高速外圆磨床磁浮轴承主轴单元进行了设计.经过实验证明,提出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并指出,应用该技术的超高速磨床,虽然初期投资成本高,但其优越的使用性能使其综合效益高.该结果对我国发展高速主轴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速磁浮线路圆曲线参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浮线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磁浮关键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运用行驶动力学理论,对不同速度、横坡、纵坡等条件下的线路平、竖圆曲线参数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结合线路具体技术条件的参数合理匹配取值,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制定高速磁浮线路设计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世界首套时速600千米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是我国高速磁浮交通领域取得的创新突破。发展高速磁浮技术有效填补了航空和高速轮轨之间的速度空白,可以助力形成高效、灵活、便捷的多维立体交通构架,丰富我国交通运输速度谱系,提高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使同城化交通、城际化交通、走廊化交通等构想成为现实,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7.
一台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匀场超导磁体现已完成设计、制造和测试,磁体室温孔径为30mm、中心场为5.51T.为了提高磁场的均匀性,设计的磁体由3个同轴线圈组成.所有的超导线圈串联运行,并由1台电源供电.磁体轴向从-30mm至30mm处磁场均匀性优于±0.5%.磁体可以通过超导开关进行闭环运行.此外,利用一对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和两级GM制冷机(4.2K@1.5 W)可以实现超导磁体的零液氦蒸发.这里给出了该超导磁体的设计、制造、力学分析,并给出了磁体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该文是在日常所从事的上海磁浮商业示范运营线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高速磁浮在区域经济中,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交通方式。从高速磁浮交通的技术特性和安全特性出发,介绍了高速磁浮车辆、线路轨道、牵引供电、运行控制等子系统的运营安全保障,以沪杭线磁浮项目为案例,探讨高速磁浮在中长线交通中的运营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德国电磁型磁浮列车40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德国MBB公司1971年开发的世界上第一列磁浮示范列车。及后续开发的Transrapid系列磁浮列车系统技术。对目前电磁型磁浮列车的电磁支承和导向控制系统、线性电机推进系统及磁浮列车的高架轨道等磁浮列车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磁浮运输系统的未来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高速磁浮道岔振动响应的原位实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岔是磁悬浮线路的重要部件.以上海浦东高速磁浮交通示范线为背景,对6种工况下道岔箱梁跨中截面、支承截面等进行了动力响应原位实测,采集道岔的加速度响应.采用最小二乘修正积分,得到道岔的位移响应.磁浮列车低速(20 km/h)行驶时,道岔梁竖向响应大且呈“拍振”特征;高速行驶时,道岔竖向位移小且沿轴向分布均匀.支墩跨度对道岔振动响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