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 L.)和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中分离并鉴定两株植物内生来源的虫草属真菌和一株拟青霉,并就已知昆虫、块菌来源的虫草属真菌ITS分子序列建立了在不同宿主体内的虫草属真菌系统发育树,重现了其物种在协同进化历程中在不同宿主体内发育的现象.发现虫草属真菌在进化过程中除了昆虫与块菌外可能还经由植物的"宿主跳跃"环节.  相似文献   

2.
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的活体材料采自湖南省桃江县。用虫草的虫体、菌柄、子座、及子囊孢子进行了纯培养分离,结果获得了分生孢子阶段的真菌的纯培养物。经鉴定分离到的菌体为亚香棒虫草的无性阶段。亚香棒虫草的寄主昆虫为蝙蝠蛾科的湖南棒蝠蛾(Napialus hunanensis)。  相似文献   

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的蛇足石杉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从蛇足石杉的不同部位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数目有所不同,茎部最多,有100株;其次叶部73株;根部最少,仅7株.经初步鉴定,这180株菌分属于13属,即交链孢属(Alternaria)、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球座菌属(Guignardia)、青霉属(Penicillium)、间座壳属(Diaporthe)、木霉属(Trichoderma)、茎点霉属(Phoma)、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轮枝孢属(Verticilliun)、组丝核菌属(Phacodium)、瓶梗青霉属(Paecilomyce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采用抑制率法对所分离到的菌株稀释十倍的发酵液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实验,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37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27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实验室收集保存的25种野生兰科植物的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实验室保存的兰科植物具有典型的菌根形态;从菌根中共分离获得82株真菌菌株,分属于镰孢属(Fusarium Link)、毛壳属(Chaetomium Kunze exFr.)和木霉属(Trichoderma Persoon)等11属,其中镰孢属真菌占70.7%.  相似文献   

5.
桉树林分枯落物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不同地点、不同时期采集桉树枯落物样品,对其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分离共获得195株微生物菌株,其中细菌129株分属于10属,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利斯特菌属(Listeria)等;放线菌23株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真菌44株分属于12个属,主要为镰刀菌属(Fusarium)、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等。分析表明:桉树枯落物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丰富,表现为细菌数量最高,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不同时期三大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另外,混交林中的三大菌数量比纯桉林中的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纯培养分离方式获得纯化延胡索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6种培养基筛选出代谢产功能酶菌株。分离获得312株内生真菌,可归类于9个属,其中镰刀菌属是优势类群。对已测序的30株内生真菌产酶活性研究表明20株试验菌株产纤溶酶,18株产复合酶,16株产碱性蛋白酶,10株产接触酶,1株产纤维素酶;其中4株内生真菌可代谢产生4种不同功能酶,为代谢产多酶系菌株。延胡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功能酶菌株的筛选不仅丰富了内生真菌资源,而且也为获得新颖结构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组织研磨涂布法对中国红豆杉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得到45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一株产紫杉醇的菌株Tax-4进行鉴定,其结果为黑团壳属(Massaria)。表明从中国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紫杉醇的黑团壳属内生真菌,丰富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实验室收集保存的25种野生兰科植物的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实验室保存的兰科植物具有典型的菌根形态;从菌根中共分离获得82株真菌菌株,分属于镰孢属(Fusarium Link)、毛壳属(Chaetomium Kunze exFr...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从泥河湾藉箕滩遗址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结合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以确定泥河湾藉箕滩遗址不同深度土层中微生物物种分布,为详细了解遗址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到96株细菌、34株放线菌、15株真菌.根据同源性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细菌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和短波单胞菌属;放线菌归属链霉菌属;真菌归属青霉属、曲霉属、被孢霉属和盐单胞菌藻.NHWB 1047,NHWA 1017,NHWF 1002等菌株与已知菌种相似度低于97%,可能为潜在新种.本研究首次从泥河湾藉箕滩遗址不同深度土层中分离鉴定微生物,是泥河湾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了解史前时代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青钱柳产黄酮内生真菌进行鉴定,探究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对青钱柳枝、叶、根、皮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分类;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筛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并测定总黄酮产量。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真菌rDNA的居间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的系统进化分析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7株内生真菌,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隶属于3纲、4目、6科、10属;最终确定4株产黄酮物质的内生真菌:PZ06、CY12、CP06、PP03,其中黄酮产量最多的是菌株PZ06,产量为3.61 mg/L。分子鉴定结合4种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PZ06、CP06、PP03均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CY12属于正青霉属(Eupenicillium)。【结论】青钱柳产黄酮的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该研究对植物内生菌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参考意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的发现为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北海竹林盐场极端嗜盐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采用高盐培养基分离盐场饱和盐度采样点的可培养真菌,并基于ITS基因序列进行菌株鉴定;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和海豚链球菌(Strepstococcus iniae,SI)作为指示菌,利用96孔板法评价真菌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本研究分离得到可培养极端嗜盐真菌16株,鉴定为6科6属12种,其中枝孢菌属(Cladosporium,3种)、黑孢霉属(Nigrospora,3种)和镰刀菌属(Fusarium,3种)是优势属。菌株F.incarnatum GXIMD00527和F.chlamydosporum GXIMD00541的发酵产物对4种指示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90%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90)<6.25μg...  相似文献   

12.
博落回内生真菌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药用植物博落回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博落回根、茎、叶中分离得到91株内生真菌,分属5个科11个属,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 spergillus)为优势菌株,分离率分别为1.06%、0.91%,其次为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分离率为0.83%.结果表明:博落回器官不同,其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及存在的数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叶器官内生真菌种类最多;季节对博落回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萌动早期,选取甘肃马衔山地区两种典型的生境,进行了沙棘根际微生物的分离、测数,并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对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从两样地共得到细菌菌株47株,分属于12个属;放线菌菌株31株,分属于3个属;真菌菌株20株,分属于4个属.同一地区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林缘河滩沙棘灌丛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阳坡干旱草地;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渤海湾驴驹河站位点10 m等深海水及底泥为样本,水样经滤膜过滤富集培养,底泥经稀释分离后,对孢子进行反复划线分离,筛除相同菌落后,共得到7个不同菌株,编号为BH01~07.经鉴定,分别为木霉属(Trichoderma Pers.ex Fr.)2种,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3种,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2种.首次阐明了渤海湾驴驹河水域海洋真菌分布的主要类群,其中,皱褶青霉(Penicillium rugulosum)系的两个菌株以及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Wilh.)为渤海湾水域初次报道的真菌种类.  相似文献   

15.
从健康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霉属、镰刀菌属、无孢类群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16.
广西的虫草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西虫草类真菌2科3属23种,其中珊瑚虫草Cordyceps martialis Speg.、红座虫草Cordyceps roseostromata Kobayasi & Shimizu和蚁窝线虫草Ophiocordyceps formicarum (Kobayasi)G.H.Sung,J.M.Sung,Hywel-Jones & Spatafora是广西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PDA培养基,对收集自广东茂名的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病原真菌(编号:Bba1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对Bba1菌株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态、大小进行观察和测量,从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同时对Bba1菌株的26,s r DNA和r DNA ITS区域进行序列分析,与NCBI数据库中球孢白僵菌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最终判定来自玉米螟的病原真菌Bba1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土壤磷利用率及微生物修复污染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平板涂布法,从不同蔬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1株降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解磷真菌.根据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的大小,从中筛选到3株分解无机磷较强的菌株WP-2、WP-5、WP-7;并进一步通过液体摇瓶培养复筛,确定其中的WP-5菌株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其解磷能力达66.88 mg/L.经初步鉴定,WP-2菌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 sp)、WP-5菌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 sp)、WP-7菌株属于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 sp)  相似文献   

19.
PGPR芽孢杆菌B-1菌株的鉴定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产品中分离得到一株PGPR菌株,编号为B-1;观察了该茵株的形态大小和茵落形态,进行了生理生化反应,通过热变性法测定其G+C(鸟嘌呤-胞嘧啶)摩尔分数为47.2%,鉴定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通过小麦水培实验研究了该菌株对小麦株高和鲜重的影响,地上部鲜重较对照增加10.64%,株高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及形态学常规分类法对30株虎杖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抑菌活性,12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抑菌活性,7株内生真菌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抑菌活性,分别占菌株总数的50%,40%和23%。根据菌落形态及菌丝结构对其鉴定,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及无孢菌类(Agonomycetales)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