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由带电链节与不带电的中性链节组成的交替共聚物和随机共聚物与带相反电荷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考察了随机和交替共聚物中中性链节的亲、疏水性对所形成复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聚物中中性链节表现为亲水特性时,交替与随机共聚物吸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能力差别不大,在所模拟的浓度区间内,两种聚电解质与表面活性剂均形成瓶刷结构。当中性链节表现为疏水特性时,带电链节的交替分布和随机分布不仅影响了其吸附表面活性剂的能力,也影响了复合物的最终结构。在所考察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疏水性的随机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会形成较大的聚集体,而疏水性的交替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仅能形成瓶刷结构以及较小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分子主链由共轭链段-1,4-二苯乙烯苯基(DSB)与非共轭链段-三缩二乙二醇(TEO)组成的交替型共聚物(TEO-OSB),用多种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TEO-DSB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可以采用旋涂的方法制备成均匀,透明的高质量的薄膜,TEO-DSB具有优异的耐热稳定性,在氮气中的最低分解温度高达420℃,这种交替共聚物可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制作。  相似文献   

3.
选定单体A为4-乙烯基吡啶,B分别为丙烯酸甲酯和丁烯酮,采用以ASED-MO(含原子对排斥的EHMO法)为基础的结构自动优化的EHTOPT法及Monte-Carlo法对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催化剂的共聚物配体交替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了改变温度及单体浓度对共聚物配体交替结构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共聚物配体对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以ASED—MO(合原子对排斥的EHMO法)为基础的结构自动优化的EHTOPT法及Monte—Carlo法对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催化剂的共聚物配体交替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AA,AB,BB,BA二聚反应的反应途径,找出了过渡态,并确定了反应活化势垒,在假设两反应频率因子相同的前提下,求出竞聚率,采用Monte-Carlo法模拟共聚物结构,计算出共聚物配体中起催化活性的AB交替结构所占比率,比较不同共聚物配体中AB比率,并研究了改变温度及单体浓度对共聚物配体交替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分子单体法合成了结构明确,规整性好的两亲接枝共聚物-聚甲基丙烯到甲酯接枝聚氧乙烯(PMMA-g-PRO)并以IR,NMR和GPC方法表征了两亲接枝共聚物,通过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证明两亲接支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两亲共聚物的结构,分子量与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分子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双马来酰亚胺和烯丙基醚化酚醛树脂的二元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TGA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的热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热性能与纯酚醛树脂相比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而液晶双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体系较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共聚物体系具有更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非螯合型手性二膦配体DDPPI(DDPPI:1,4:3,6-dianhydro-2,5-dideoxy-2,5-bis(diphenylphosphino)-L-iditol),在PdCl2-CuCl2-DDPPI催化体系中,合成了高全同结构的光学活性CO/苯乙烯交替共聚物.聚合条件是:甲基乙基酮为溶剂,CO压力6.0MPa,70℃下反应72 h.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这一新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式,综述了利用这种聚合方法制备的多种结构的聚合物,包括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星形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梳形聚合物等。  相似文献   

9.
刘展  刘振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8):2124-2127,2137
描述了共聚物ESA/AMPS的合成。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考察了其阻垢分散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形成的垢样CaCO3形貌和晶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ESA/AMPS共聚物对垢样晶形有扭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嵌段共聚物P(MAn-alt-St) m-b-PStn,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认3种不同交替段/均聚段(m/n)比例的嵌段共聚物组成分别为P(Man-alt-St)49-b-PSt70,P(MAn-alt-St)48-b-PSt97和P(MAn-alt-St)50-b-PSt131。将所制备的交替嵌段共聚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后得到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扫描电镜(SEM)对两亲性共聚物的自组装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两亲性共聚物中PSt均聚段比例的增加,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形貌出现由分散的类棒状到支化状再到密集的网状转变。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沉淀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并详细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0℃、引发剂用量0.7%、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1:1、时间2 h的条件下,聚合物收率可达96.6%.用13C NMR、IR、GPC、元素分...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要地回顾了丁-丙交替橡胶的开发历史,评述了两类催化剂(Ti系和V系)的演进,着重讨论了V系催化剂在改变配体,聚合动力学特征,活性中心模型、交替共聚机理,活性中心量化论证及V-AI三组分催化剂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RAFT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由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序列组成的两嵌段共聚PST101-b-P(MA-alt-ST)29;用1HNMR和GPC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将其中的马来酸酐用氨基丙基甲氧基硅烷进行氨解开环,得到含有甲氧基硅烷侧基的嵌段共聚物.进一步在碱性催化剂三乙胺的作用下,侧基上的硅氧烷迅速水解反应,并发生聚集.该聚集由于受到可溶性的聚苯乙烯链段的辅助,不会形成宏观的沉淀,而是通过化学反应诱导自组装过程,一步获得聚合物--二氧化硅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对所形成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详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新的单体 4-叔丁氧羰氧基 - 3-三甲硅基苯乙烯已以较高的产率被合成 (经过七步反应 ,其总产率为 5 0 .1%以上 )。该单体的均聚物和与二氧化硫的交替共聚物已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被分别制备。聚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已被提出 ,而由它们形成的包含有硫盐的薄膜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也通过 IR和 U V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滴加预乳化单体与引发剂,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全氟己基乙基酯(PFEA)、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考察了PFEA、乳化剂的质量分数和温度等因素对微乳液聚合及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在2%~3%,PFEA质量分数在12%~20%,聚合温度在75~80℃时,聚合反应稳定,且制得的共聚物憎水性优异.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丙烯酸(AA)、N′-羟基琥珀酰亚胺(NH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以乙醇水溶液为制孔剂条件下进行反相悬浮聚合,得到珠状共聚物载体,该载体是一种新的酶载体形式,在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中均未见报道.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载体与有机胺的胺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共聚物载体分子链上的丙烯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基易于在温和条件下与胺基发生胺解反应,从而为该类载体应用于含游离胺基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的固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1,1'-二乙烯基二茂铁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分别用自由基聚合法和阳离子聚合法合成了聚1,1'-二乙烯基二茂铁-丙烯酸乙酯.用XRD,IR,1HNMR,GPC和XPS对由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自由基共聚物内的二茂铁单元以桥式结构存在;而阳离子共聚物的二茂铁单元有两种不同结构:一个烯基未参与聚合反应的悬挂结构(38.9%)和两个烯基分别成链的交联结构(61.1%).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为引发剂,以Al-Salen为催化剂,催化己内酯的开环聚合,研究了时间、温度及单体与引发剂的比例对产率和分子量的影响。采用红外、GPC和DSC等手段对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要得到分子量较高的三嵌段共聚物,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时间17h,聚合温度180℃,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20:1;要得到较高产率的三嵌段聚合物,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时间14h,聚合温度140℃,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24:1。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马来酸酐—苯乙烯低分子量共聚物的接枝改性物(GMS)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溶液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20.
A acrylonitril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with(NH_4)_2S_2O_8-NaHSO_3 as oxidation-reduction initiator in water.The effects of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such as contentof adjustment reagent of molecular weight,concentrationof monomers,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ratio ofinitiator to monomer and ratio of reductant to oxidizer inmole)on composition,molecular weight and conversionof the copolymer were investigated.The copolymer wascharacterized with IR and Elementary Analysis.Its ther-mal property and crystallinity were determined with DTAand WAXD,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