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检测食用油品质的几种方法,并进行了评述。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掺假食用油和地沟油重返餐桌的问题被不断曝光,引发了人们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担忧。目前,传统食用油质量的检测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缺陷,并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而现代的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尚不成熟。近年来利用食用油中脂肪酸和的DNA分析油脂是否掺假的方法值得人们深入研究,为开发出更加合理的食用油测定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地沟油的安全快速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研究了用电导率法和折光率法来鉴别地沟油。通过丙酮处理后直接测定电导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作为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的快速鉴别方法;直接测定油样的折光率,不同油品数值相差较大,也可将其作为鉴别地沟油和合格食用油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与发达国家废弃食用油脂监管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给消费者带来最震撼的食品安全事件莫过于"地沟油"事件.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共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黑  相似文献   

4.
正初步探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鉴别地沟油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吴鼎等对常见食用油和地沟油进行了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鉴别研究,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检验结果良好。选择本地超市常见的2种食用油和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提供的地沟油,以定量无尘分析滤纸为基底,获得了滤纸、豆油、调和油、地沟油4种样品各140组LIBS光谱数据,提取了24个特征谱线进行主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辨识地沟油,从而远离地沟油带来的危害?6月10日,食品安全快检车巡回检测工作机制在海南正式启动。据悉,食品流动检测车检测地沟油只需十几秒,此举可谓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福音。那么,在食品流动检测车未全面普及之前,我们应如何正确区分食用油和地沟油,从而避免地沟油带来的危害呢?  相似文献   

6.
解决我国地沟油问题必须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地方用餐厨废弃物提炼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餐桌的事件不断被曝光后,关于"目前地沟油根本无法检测"的言论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地沟油问题的恐慌,地沟油已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期专家论坛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从地沟油的行业监管办法,国内外废弃油脂的处理方法、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等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专业技术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专家提出的办法、技术、策略,能为地沟油事件的更好解决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张成意 《科技资讯》2014,12(18):100-102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地沟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和微量杂质以及外源性杂质同纯正植物油中的内源性微量成分想对比的方法不仅能够鉴别地沟油,还能够检验食用油品质。这种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对于阳性样品判断的准确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受经济利益驱使,食用油掺假造假现象频发,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食用油种类真实性鉴别技术为打击食用油掺假造假,保护消费者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加强政府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从理化成分分析、分子生物学和智能感官仿生学三方面综述了食用油真伪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食用油真伪鉴别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餐饮废弃油俗称泔水油,是地沟油的主要来源,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因此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泔水油鉴别方法迫在眉睫。实验随机收集餐馆的废弃粗泔水油作为原料,模拟泔水油的精炼过程进行脱色脱臭处理,使用适量正己烷和合理超声时间来优化前处理过程,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精炼过程氯离子浓度变化,以及与合格食用油的浓度差别,达到鉴别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正己烷的适量加入以及合理的超声时间,降低了油相黏度,油样与水达到了足够的混合程度;且超声后静置分层时水油界面清晰,不仅提高了氯离子的萃取量,而且缩短了萃取时间,达到了优化目的,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别泔水油和合格食用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美国Roper-Scientific 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对7个品种的食用油在波长200~600 nm的光激励下的荧光光谱进行实验测量和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溶入食盐、砂糖和味精等调味品的金龙鱼食用油的荧光光谱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调味品的食用油的荧光特性与纯食用油的不同,尤其荧光强度有较大差异。在波长375 nm的光激励下,食用油与溶入食盐、砂糖、味精的食用油均产生两个荧光峰,峰值波长分别为472 nm和670 nm、465 nm和670 nm、466 nm和670 nm、474 nm和670 nm,荧光相对强度分别为16 366和4 688、14 918和4 805、17 494和4 705、45 333和11 824,根据荧光光谱可有效区分纯食用油和含有调味品的食用油。研究结果可为应用荧光光谱检测食用油提供参考,也可为鉴别"地沟油"等劣质有害油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地沟油检测方法由于耗时长、操作繁琐,不便于现场检测。文章使用以辣椒碱为标志物的胶体金试纸条可快速检测地沟油,且检测实际油样的检测限为10μg/L。该实验使用胶体金试纸条对16个食用油样品进行检测,其中5个样品检测出阳性,证明胶体金试纸条法可以准确检测出地沟油。胶体金试纸条法以其方便快捷、实时检测的优点,非常适用于地沟油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掌握焦作市地沟油的回收利用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走访座谈法和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对焦作市市区和4个县地沟油回收利用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政府方面对地沟油的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均不到位;(2)粮油市场进货渠道不明,食用油质量不过关,且处于无管理状态;(3)居民随意排放地沟油,且对地沟油的关注较少,认知度较差,维权意识差;(4)高额利润是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沟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得出的结论为制定地沟油回收利用体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沟油事件频繁发生,介绍了地沟油的概念和卫生,并对目前国内地沟油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产业     
《科技潮》2012,(9)
中国商飞与波音出资研发地沟油提炼航油 日前,中国商飞与波音启动节能技术中心,首个研究项目就是使用废弃食用油,也就是“地沟油”提炼航空生物燃料。目前,中国每年消耗约2900万吨食用油,而中国航空业每年使用2000万吨航油,因此废弃食用油具有成为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原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尽管人们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这"地沟油"几个字显然不会明明白白写在人家的油桶上,而且人家"地沟油"的外表模样也同样黄澄澄的,十分可爱,一旦混在食用油中,你又安能辨我"地沟"出身?可见,地沟油在暗处,咱在明处,既然卫生部门都承认了,现有的检查无法杜绝地沟油流入餐饮环节,识别都成问题,治理还真是很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地沟油泛滥,已成为困扰国人的一大食品安全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吨以上,这意味着,国人每吃10顿饭,就有1顿可能会吃到地沟油。然而,正如同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样,数量庞大的地沟油里,其实也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生物柴油。地沟油vs生物柴油,在这样的危与机中,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解决地沟油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叶康  李战胜  王建  王松  谭莲子 《科技信息》2012,(35):85-85,125
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地沟油问题已成为人们食品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本论文基于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理论,根据油脂中不同成分在近红外光谱的光学吸收特性、各成分的特征吸收峰值,通过对废弃油脂光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对比,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理论,对采集的数据建立定标方程。通过建立标准样品模型,将采集的数据与样品模型进行比较,能够对不同废弃油脂进行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贾超 《科技资讯》2014,12(16):98-98
今年来我国食用油安全问题频出,地沟油、潲水油不断往返于人们的餐桌,一方面我国未来市场对食用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资源的紧缺、生产设备与技术的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下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反而制约着我国油脂行业的发展。本文将从食用油工业为论点,简要探讨新时期的油脂化工机械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油脂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频率均处在太赫兹波段,与太赫兹波相互作用可产生共振反应,因此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 TDS)可以快速灵敏地实现正规油和地沟油的检测与识别。通过对正规油(全新采购)、类地沟油(煎炸处理)和地沟油(回收处理)在0.3~1.6 THz波段的时域和频域光谱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延迟时间、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吸收峰等光学参数的差异,提取了地沟油的太赫兹光谱的特征信息,为地沟油的检测与识别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光谱特征信息和地沟油特有官能团信息,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可有效区分正规油与地沟油。  相似文献   

20.
刘士郡 《科技信息》2013,(15):203-203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出现了诸如皮革奶、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层、地方保护主义、道德失范等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法律、道德、监管等多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