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仙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作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试验设计,将仙草中黄酮的提取率作为响应指标值,进行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说明各个因素对仙草中黄酮的提取率影响强弱次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仙草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5 h,液料比30∶1(m L/g),该条件下得到的黄酮提取率最大,实际测定值为14.37%,与预测值(14.79%)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响应面优化法分析的结果可信,所得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仙草中黄酮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桔皮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桔皮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以桔皮类黄酮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质量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对类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固液比1∶25,乙醇质量分数70%,提取时间2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2.03%.  相似文献   

3.
菟丝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优选水浴振荡提取方法,以菟丝子总黄酮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总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菟丝子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固液比1∶14,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  相似文献   

4.
以甘草为原料,碱性乙醇溶液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甘草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氨水浓度、液固比、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为响应变量,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11,氨水体积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66%,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74℃。在该条件下,甘草总黄酮提取率为2.15%。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刺绿绒蒿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盐酸质量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总生物碱吸光度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分析这些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3.7%,液料比38∶1,提取温度56℃,总生物碱提取率达1.18%。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考察了乙醇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质量体积比以及温度对盘龙参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盘龙参多酚的提取工艺,并对优化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47%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48℃下微波提取84 min,多酚提取率达0.551%.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瞿麦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法进行考察,以大黄素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液固比、超声时间、温度、盐酸质量分数及用量对大黄素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超声提取瞿麦中大黄素的工艺进行优化,再与药典中虎杖提取大黄素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大黄素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液固比为61倍,温度为40℃,超声30 min,加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1 m L.通过优化得到的大黄素超声提取工艺省时,稳定,且与回流法相比提取量高.  相似文献   

8.
以米曲霉C-2为出发菌株,紫外诱变后,利用透明圈初筛,再分别以农业废弃物1%蔗渣-1%麸皮复合物、2%蔗渣、2%碱提蔗渣半纤维素和2%纤维素溶剂分馏法(CSLF)提取的蔗渣半纤维素为碳源摇瓶复筛,得到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米曲霉菌株A73.结果表明:米曲霉A73在上述碳源培养基中,产木聚糖酶酶活力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281...  相似文献   

9.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狭叶荨麻中黄酮和木脂素的工艺,以黄酮和木脂素得率为指标,在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料液比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是乙醇质量分数为87.62%、提取温度为54.15℃、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45.64(mg∶mL)、提取时间50min、提取3次;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10.875mg.g-1,木脂素提取率1.100mg.g-1;证实响应面法在同时提取2种以上中药有效成分时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来提取紫苏叶总黄酮,通过研究提取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浸提水浴温度等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浸提液为30%的乙醇、料液比1∶40、超声波(80 Hz、200 W)处理70 min、80 ℃水浴温度下提取2次,得到的紫苏叶粗提液总黄酮含量最高,提取率为21.81 mg/g.  相似文献   

11.
以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为反应装置,结合Fenton试剂,研究了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酸性黄23印染废水的效果。考察了初始pH值、Fe 2+离子浓度、H2O2浓度、臭氧质量浓度、旋转填充床转速、NaCl质量浓度、KH2PO4质量浓度、Na2SO4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00r/min、pH=4、Fe 2+浓度为0.6mmol/L、H2O2浓度为1.5mmol/L、O3质量浓度为40mg/L、液体流量为30L/h时,酸性黄23的脱色率可达到90%以上,溶液COD去除率可达到33%;随着NaCl、KH2PO4质量浓度的增加,酸性黄23脱色率与溶液COD去除率不断减小;改变Na2SO4质量浓度,酸性黄23脱色率与溶液COD去除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二维TiO2纳米片(2D TiO2),然后通过原位生长法在其表面沉积Ag3PO4,得到2D TiO2/Ag3PO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法(BET)等手段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评价了2D TiO2/Ag3PO4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 (RhB)的性能,并结合荧光和电化学测试结果,提出了2D TiO2/Ag3PO4的可见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2D TiO2/Ag3PO4的吸附-光催化降解性能随着Ag3PO4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少量H2O2可以极大地提高2D TiO2/Ag3PO4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是·OH和·O-2,异质结的存在使2D TiO2/Ag3PO4具有比2D TiO2更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电荷分离能力和更快的光电子转移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可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新型黄绿色荧光粉,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1-x)Zn_(0.9-x)PO_4:Mn_(0.1),Al_x系列的荧光粉。用XRD表征并分析了样品,获悉样品具有LiZnP04的结构。用荧光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表征了样品的发光性能,讨论了Al~(3+)掺杂对LiZnPO_4:Mn,Al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3+)掺杂量对激发及发射光强度的影响均为开口向下、有极值的抛物线,Al~(3+)的最佳掺杂量为3%,对应样品是Li_(0.97)Zn_(0.87)PO_4:Mn_(0.1),Al_(0.03);Al~(3+)最佳掺杂量样品的发光强度是未掺Al~(3+)样品的3.98倍,说明在LiZnPO_4基质中Al~(3+)对Mn~(2+)的发光具有增敏作用;Al~(3+)的掺入只影响Mn~(2+)的发光强度,不影响Mn~(2+)的发光模式。Li_(0.97)Zn_(0.87)PO_4:Mn_(0.1),Al_(0.03);的色坐标值表明,该样品为黄绿色荧光粉,其在紫外线激发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过程中的H2O2浓度、预处理温度以及预处理时间3个因素对醋渣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浓度、预处理温度和预处理时间的最优条件分别为4%、40℃和12 h。经实验验证,在最佳联合预处理条件下醋渣厌氧消化累积甲烷产量(基于挥发性固体含量)达302.0 mL/g,生物降解率为70.0%,较未预处理醋渣提升了54.4%。  相似文献   

15.
以H2O2为助剂,对氯化镧溶液通过喷雾热解法制备氢氧化镧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热力学分析获得了H2O2与氯化镧反应的起始温度为288℃,并进一步研究了热解温度、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及载气压力对氢氧化镧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氯含量测定,XRD及SEM分析,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氯化镧溶液质量浓度400 g/L,H2O2加入量5%,载气压力0.4 MPa,在此条件下得到了转化率为99.96%的碎片状La(OH)3.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不同浓度营养元素对人工湿地基质生物膜酶活性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葡萄糖是影响脱氢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硝酸钾是影响多糖含量的主要因素. 3种营养元素不同的浓度组合对生物膜酶活性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也不同: 获得最大生物膜酶活性的营养元素优化组合为: C6H12O6 0.2 g/L, KNO3 0.8 g/L, NaH2PO4 0.05 g/L; 获得最大多糖含量的营养元素优化组合为: C6H12O6 0.2 g/L, KNO3 0.4 g/L, NaH2PO4 0.2 g/L. 与之对应的酶活性和多糖含量最大值分别为5.40 μg TF/g基质, 12 h和3 454.6 μg/g基质.  相似文献   

17.
选择1-甲基萘作为焦炉荒煤气中焦油组分的模型化合物,采用HSC Chemical软件对其蒸汽重整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发现,温度和S/C比(Steam/Carbon摩尔比)的增加能够促使H_2产量和浓度的增加,但是当温度或S/C比分别达到500℃,8∶1以上,H_2产量、浓度均变化不大;反应压力的增加不利于重整反应的进行,致使H_2产量降低,确定最佳的蒸汽重整反应压力为常压;当加入CaO作为CO_2吸附剂时,发现重整反应进程被强化,H_2产量、浓度均得到显著提升,当CaO/C比(CaO/Carbon摩尔比)为2∶1,S/C比为8∶1,温度在400~650℃时,H_2产率和体积分数均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nton氧化对聚乙烯(PE)悬浮接枝马来酸酐(MAH)工艺废水进行了降解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Fenton试剂降解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分批投加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投加量10 mL,n(H2O2)/n(Fe2+)=15,反应初始pH为4.0,反应时间为40 min是Fenton反应体系的最佳操作条件,化学耗氧量(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9.03%。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反应体系中的不同温度下合成可见光催化剂Ag_3PO_4,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进行光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Ag_3PO_4的粒径逐渐增大,形貌趋于规则;当温度为110℃时,光催化剂Ag_3PO_4表面出现少量Ag_3PO_4基元,随着温度的升高,表面基元增多;Ag_3PO_4降解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hB)高于降解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的效率;合成的180-APO在光照20min时降解率最大,MO和RhB的降解率分别达96.45%和99.73%;空穴正离子h+与超氧基负离子·O-2为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提钒废水中氨氮的高效回收,探究了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回收提钒废水中高浓度氨氮过程中磷源、镁源、pH值、沉淀时间和n(Mg)∶n(N)∶n(P)对氨氮回收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建模并用XRD分析产物.结果表明: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是最适合的镁源和磷源.最佳沉淀时间为20min.响应面得到的多项式回归方程表明各因素对氨回收率的影响程度为n(Mg)∶n(N)>n(P)∶n(N)>pH,在最优条件附近,pH值、n(Mg)∶n(N)和n(P)∶n(N)分别为9.51,1.22和1.12时进行实验验证,氨的回收率为98.32%,模型优化效果明显.综上,通过响应面优化MAP法对提钒废水中氨氮的高效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