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浓度螺旋体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不同浓度的旋波介质进行了测量,给出一种在自由宽间测量旋波介质手性参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介质板的两次反射系数,透射波偏转角和椭偏率,计算得到介质的手性参量和电磁参量。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以Mn Zn铁氧体与苯胺聚合的Mn 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为基底的旋波介质材料 ,利用开槽波导测量线进行了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 ,改变旋波介质的基底能够作为调节手性介质电磁性能的一种方法 .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3.
Mn—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旋波介质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以Mn-Zn铁氧体与苯胺聚合的Mn-Zn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物为基底的旋波介质材料,利用开槽波导测量线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旋波介质的基底能够作为调节手性介质电磁性能的一种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将椭圆偏振测量法(椭偏法)的电磁频谱从原来可见光、红外波段拓展到毫米波段,对毫米波椭偏法测量原理进行理论分析,使用已构建的实验装置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入射角,经过大量测试,计算出被测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5.
作者使用椭偏理论并结合扩展边界条件法,得出亚波长正弦介质光栅的椭偏参数。分析了两个椭偏参数的特性,并对其特性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差商代替偏导数,利用计算机近似地模拟计算了两种环境一吸收膜一基板系统椭偏角φ、△与反射率R对于膜系参量n_0、k_0、n_1、k_1、d_1、n_2、k_2的偏导数,以及这些偏导数对于入射角φ_0的依赖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吸收膜椭偏测量中的最佳入射角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PAN和MnZn铁氧体复合基质手性材料电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导电聚苯胺与MnZn铁氧体的复合物为基质,以碳纤维螺旋体为手性掺杂体,制备了复合手性材料.用微波圆波导法在8.5~11.0GHz内测量了手性材料的旋波性、圆二色性及电磁参数,分析了MnZn铁氧体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椭偏测量原理和4×4矩阵法原理,提出了利用单波长椭偏仪在光轴平行于薄膜表面方向上测量各向异性薄膜的薄膜参数(包括双折射率、厚度及欧拉角)的方法.通过转动待测样品90°的方法,得到2组椭偏参数,利用反演算法对2组椭偏参数进行反演,得到各向异性薄膜的4个薄膜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射角、薄膜厚度、欧拉角及其定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测量了光轴平行于样品表面的各向异性聚酰亚胺薄膜样品在转动前后的椭偏参数,并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出的算法反演稳定性好、精度高;该方法测得各向异性薄膜的寻常光折射率、非寻常光折射率、厚度以及欧拉角的精度分别达到0.000 1、0.000 1、0.1 nm及0.03°;寻常光折射率、非寻常光折射率、厚度的最大测量误差分别为0.001 2,0.004 4以及4.57 nm;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测量稳定性、自洽性及可靠性.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测量过程简单、对实验仪器要求低的优点,拓展了单波长椭偏仪的测量范围,提出了各向异性薄膜参数的测量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椭圆偏振法快速准确测量葡萄糖溶液浓度.首先基于椭偏测量的原理和液体宏观尺寸厚的特点,建立了溶液的单界面反射分析模型,针对该模型设计了由椭偏参量求解溶液折射率的算法.为了快速检测,该算法合理地忽略了葡萄糖溶液在短波段的消光系数并仍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折射率.接着,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的椭偏参数进行了测量.从椭偏参数拟合出了葡萄糖溶液的折射率,根据柯西公式,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折射率与柯西色散参数、溶液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用模型分析了葡萄糖溶液的光吸收对本测量方法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将实验拟合结果与参考文献值比较,发现此方案和棱镜全反射法和激光干涉法测量得到的折射率吻合得相当好,说明椭偏测量法具有较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关于PCSA式椭偏仪测量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琼斯矩阵法讨论了PCSA式椭偏仪的测量区域问题。对四个不同测量区域,分别得到了由起偏器与检偏器的消光位置,求出椭偏角φ与⊿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量不含手性原子的手性化合物被发现或人工合成,而这类化合物构型的标定方法在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甚至高等有机化学的立体化学部分也未见涉及,少数书中只给出一些化合物构型的标定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既直观,又简便的标定这类化合物构型的方法。该方法容易掌握,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亦适用于含手性原子的手性化合物构型的标定,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广泛存在具有手性的有机对映异构体,还有很多人工合成的手性化合物.这些手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相似相近,但其旋光性、生物活性和环境行为迥然各异.对这些有机对映体的手性识别和分离分析则是分析化学中很有吸引力的课题.人类对手性化合物的认识和手性识别经历了感性和理性的飞跃,尤其是对其手性识别从操作到理论分析,产生了许多手段和方法.但是适应不同要求的分离分析仍然在快速发展,尤其是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中.笔者拟用高灵敏度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主的分子光谱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拟建立一种快速简捷高效的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现代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手性分子与核磁共振(NMR)谱图之间的关系,为手性化合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举例分析,阐述手性分子与NMR谱图之间的关系.如毗邻一个手性中心的亚甲基中的2个质子化学位移并非等价,-CH2-基团实际上是-CHaHb-结构.此方法可以用来确定ee%(对映体过量)值.结果 给出了应用手性衍生试剂、手性溶剂化试剂和手性位移试剂来确定ee%值的方法;此外,对手性螺环化合物的1H NMR谱图也进行了讨论.结论 对于手性分子与NMR谱图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为通过NMR谱图表征手性分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螺旋体结构参数对手性材料反射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蜡为基底,以铜螺旋体为手性掺杂体,制作了手性复合材料,利用圆波导测量法在8.5~11.5 GHz频段内测量了各样品的反射系数.分析了螺旋体的螺径、螺距、线径、环数对手性材料的反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结构参数的螺旋体,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性材料的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15.
手性药物的化学拆分—形成和分离非对映体拆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和不同的用途。因此,获得单一对映体的药物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化学拆分法作为拆分的最基本的方法应用最广泛。本文通过具体手性药物的拆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Optically active secondary alcohols are versatile building blocks for synthesis of unnatural biological active compounds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 Therefore, study o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alcohol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Catalytic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is a practical method to create chiral alcohols. For the past decades, a large number of catalytic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chieve this goal. …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使用AutoDock软件计算手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COF5与手性对映体相互作用的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CCOF5与对映体的结合能差大小与对映体分离度大小相一致;CCOF5与对映体的结合能大小与对映体出峰时间顺序基本一致。采用Avogadro软件对AutoDock分子对接构象进行分析,并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手性合成是有机合成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以手性催化剂催化完成的有机化学反应在手性化合物的制备中具有重要地位。壳聚糖作为含有手性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手性催化剂的制备。主要介绍了基于壳聚糖为载体材料的典型固载型手性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Two chiral selectors were synthesized from tartaric acid. The selectors were simultaneously immobilized on 3-aminopropyl silica gel to obtain a new biselector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CSP)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elector structure of biselector CSPs on the chiral recognition capability. For comparison, the single-selector CSP was also prepared. The biselector CSP shows an improved overall chiral recognition capabilit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ingle-selector CSP. During the enantioseparation, temporary diastereoisomers are likely formed by complexation between a chiral analyte and the two selectors on the biselector CSP. The functional groups in the two selectors are complementary in electronic effect and/or in steric hindrance for the chiral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