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分解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破坏其细胞结构,从而获得对真菌的抗性.试验以转苦瓜几丁质酶基因烟草(T-Chit)为供试植物,测定植株根系和叶片内几丁质酶活性,选取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真菌:毛霉、木霉、禾谷镰刀霉,通过抑菌试验验证了T-Chit组织萃取液对真菌的抗性.结果表明:1)T-Chit几丁质酶活性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烟草(Nt-X),且转基因烟草根系几丁质酶活性比叶片高86%;2)T-Chit组织萃取液对毛霉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根系强于叶片;3)T-Chit对木霉和禾谷镰刀霉的抑制具有时空效应:抑菌效果与植株部位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木霉菌对3种蔬菜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1种木霉对黄瓜枯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黄瓜黑星病瓜疮痂枝孢霉(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和番茄叶霉病褐孢霉(Fulvia fulva)的拮抗作用,筛选出1株M6粘绿木霉对3种病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而且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盆栽防效可达65.66%。与此同时还观察到多数木霉生长速度快、生长繁茂,快速覆盖病原菌的菌落,竞争作用、抗生作用和重寄生作用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7株拮抗菌和3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研究7株拮抗菌对伴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快速生长菌中,木霉属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对2株云杉八齿小蠹伴生真菌[Ophiostoma penicillatum1(OP1)和Ophiostoma penicillatum2(OP2)]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对伴生真菌[Ophiostoma sp(OS)]抑制效果显著的为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慢速生长菌中,对OP1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为Fusarium tricinctum,次之为Gibberella moniliformis;对OP2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为Alternaria tenuissima,次之为Fusarium tricinctum;对OS有抑制效果的菌株为Gibberella moniliformis、bionectria ochroleuca.以此筛选出数种拮抗菌株均具备作为生物防治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云南烟草根结线虫拮抗真菌分离鉴定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省28个县采集152个土样及发病烟根,利用直接分离法和诱集分离法分别从根结线虫卵囊、卵、雌虫和幼虫分离到400株拮抗真菌,它们包括拟青霉属、镰刀菌属、普可尼亚属、木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青霉属、柱孢菌属、茎点霉属、单顶孢属、钩丝孢属、节丛孢属、矛束孢属等21属及一些不产孢的拮抗真菌,其中淡紫拟青霉、厚垣孢普可尼亚菌、尖孢镰刀菌为分离频率最高,约占分离数的60%.卵囊、卵和雌虫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远远大于二龄幼虫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不同县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木霉是一种具有良好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灰霉病防治菌,但是目前的木霉菌株大多是在常温条件下筛选获得,造成其对冬季低温条件下发生的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差.筛选鉴定耐低温且拮抗效率高的木霉菌株对低温地区灰霉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集冷凉地区的土壤样品,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在16℃低温条件下分离培养木霉,共获得88株具有良好低温适应性的木霉菌株;利用平板对峙法对这些木霉菌株在低温条件下拮抗灰霉病菌的效率进行了研究,获得3株高效拮抗灰霉病菌的木霉菌株J4-1,J4-5,C2-7;经分子生物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J4-1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J4-5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C2-7为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获得的低温环境下高效拮抗灰霉病菌的木霉菌株将为北方冷凉地区植物灰霉病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植株的各组织中共分离得到462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排重、按比例缩取从中选取出64株内生真菌.采用ITS排序、系统树构建的方法对64株真菌的种属地位及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抑制能力进行了测定.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酿酒葡萄内生真菌分布于20个属,其中交链孢霉(Alternaria)17.24%,青霉(Penicillium)15.52%,镰刀菌(Fusarium)10.34%,曲霉(Aspergillus)、Discostroma、赤霉菌(Gibberella)、Passalora、Pestalotiopsis各5.17%,交链孢霉、青霉、镰刀菌是其中的优势种群.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抗性的菌株分布于15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的6株菌对3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镰刀菌是酿酒葡萄植株主要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Fum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幼菌丝具有强烈的寄生能力,对于老熟菌丝的寄生能力较弱。木霉能够产生琼脂扩散性和挥发性抑菌物质。绿色木霉LTR-2产生的挥发性抑菌物质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木霉生物防治作用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研究发现葡萄糖是竞争对象之一。木霉具有很强的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培养液中添加几丁质、木霉菌或者棉花枯萎病菌菌丝干粉后培养木霉,培养液上清能够破坏枯萎病菌的菌丝尖端并导致原生质体的泄露,该现象主要与木霉的几丁质酶活性有关。木霉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木霉对蔬菜立枯丝核菌病害的生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研究室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 (Trichodermasp .)菌株T1 ,通过对峙法对立枯丝核菌进行了体外拮抗作用测定和评价[1 ] 。并对木霉的竞争、重寄生、抗生、溶菌等拮抗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同时 ,利用制备的木霉菌剂 ,对黄瓜立枯病进行了室内盆栽生防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T1 防治效果达 93 % ,而且具有防效长久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马尾松树干内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分离法,对安徽省9县(市)不同健康状态马尾松树干内真菌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健康状态马尾松树干均存在大量真菌,笔者分离到长喙壳等24类可鉴定真菌以及一些待鉴定真菌,其中长喙壳和待鉴定菌Ⅰ为木块变色真菌。对不同健康状态马尾松树干内真菌相对检出率进行比较,死亡马尾松中最高,濒死马尾松次之,健康马尾松最低。健康马尾松树干中不存在变色菌,优势真菌为木霉和镰刀菌,濒死马尾松树干优势真菌为待鉴定菌Ⅰ和长喙壳,死亡马尾松树干优势真菌为木霉和待鉴定菌Ⅰ。  相似文献   

10.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木霉LTR-2拌种剂拌种小麦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麦根际土壤真菌进行测序,分析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以及结构。结果表明,木霉拌种处理小麦可以增加小麦根际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对真菌群落的均匀度影响不明显,但真菌群落的优势度有明显的增加;木霉拌种处理后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的菌群结构构成相近,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各真菌类群所占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一些病原真菌如链格孢属、赤霉属、镰刀菌属所占比例较不拌种处理均有所降低。该研究为木霉菌LTR-2防治小麦土传病害的生防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机制及其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菌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采用对峙法测定其对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该菌对黑胫病菌具较强拮抗作用,拮抗机制主要为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采用温室盆栽,田间试验,分别测定该 对黑胫病的防效,室内防效为97.6%(10^6个/mL浓度级),田间移栽时,每株施用4克效果较好,田间防效可达67%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和感染松枯梢病的松树针叶上分离了叶栖微生物1 862株.选取有代表性的菌株通过室内平皿对峙培养,初步筛选出对松枯梢病菌和松赤枯病菌具有较好生防潜力的菌株12株.其中,拮抗细菌菌株6株、酵母菌3株、丝状真菌木霉(Trichoderma sp.)3株,拮抗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细菌、木霉、酵母菌,细菌无菌滤液的拮抗效果明显好于菌体本身.拮抗菌的筛选以相对抑菌效果为准,同时应考虑被抑制率和菌种本身具有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亮耳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日本亮耳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除对竹荪疫霉(Phytophthora sp.)的拮抗方式是菌丝缠绕作用外,该菌株的菌丝体及其发酵液滤液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均有很强的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利用平板对峙实验及小区试验,筛选高效防治西洋参立枯病的木霉菌株,并采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与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株在PDA平板上对立枯丝核菌(R. solani)均有抑制作用,菌株HB20111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9.33%;菌株HB20111对西洋参立枯病的小区效果显著,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年拌种处理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单株参增重率及总参增重率分别达71.81%、33.54%和92.75%;第2年蘸根处理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单株参增重率及总参增重率分别达91.04%、158.06%和1 369.34%;菌株HB20111的分生孢子梗为典型的单侧分枝,其他形态学特征同深绿木霉(T. atroviride)一致,ITS序列与T. atroviride同源性达100.0%,将菌株HB20111鉴定为T. atroviride。HB20111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生防效果高,有望替代化学杀菌剂应用于西洋参种植中。  相似文献   

15.
以水提法提取霍山石斛多糖,用壳聚糖进行澄清,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口感配方;结果表明,霍山石斛多糖提取液浓缩至2mg/ml,用0.12%壳聚糖澄清效果好,最佳配方为:多糖提取液90%,蔗糖4%,蜂蜜4%,柠檬酸0.15%。利用此研究工艺制备的霍山石斛多糖口服液呈淡黄色、均匀透明、口感好,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6.
 评价由金钗石斛提取物等多种成分精制而成的健康食品金石斛含片对于改善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症状及体征的功效及其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结合咽部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的测定,随机选取40例年龄在18~65岁的慢性咽炎患者在西苑医院进行金石斛含片清咽润喉功效的人体试食试验,所有数据在试验前后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受试者在连续含服金石斛含片15 d后,咽部症状改善明显,31例有效,有效率为77.5%;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无明显改变.显著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金石斛含片能有效改善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症状及体征并且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流服务在生产性服务中作用的凸显,区域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基于供需耦合的多主体物流系统作为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物流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带动物流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创新区域物流多主体系统协同的构造、机理和应用的研究分析,有利于促进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协同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为物流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检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1×108 cfu/g)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剂拌种和灌根的防治效果达到71.59%,增产率为16.8%,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环境安全、选择性高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铁皮石斛样品,建立快速鉴别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铁皮石斛特征成分提取条件:最适称样量0.2000 g,最佳提取时间30 min;分别用石油醚、氯仿和无水乙醇3种溶剂提取铁皮石斛样品并进行紫外光谱测定,建立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紫外指纹图谱.结果显示,铁皮石斛的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提取液在24 h内稳定性RSD分别在0~0.99%、0~1.79%、0~0.52%之间,精密度RSD分别在0~0.04%、0~0.04%、0~0.09%,重现性RSD分别在0~0.34%、0~0.30%、0.03%~0.13%,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以样品紫外吸收波长、吸光度值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得分的二维投影图可以准确区分5个产地铁皮石斛样品.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鉴别同一种源不同产地种植的铁皮石斛,为其他物种的产地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