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牧区县和半牧区县划分及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地与农用地面积比指数和畜牧业与农业产值比指数为主要依据,提出新的牧区县和半牧区县划分方案,包括111个牧区县和168个半牧区县;以资源和环境定位为主,确定牧区县和半牧区县的保护建设型、基地建设型和生态旅游型等产业定位类型;牧区和半牧区应采取立足于区域整体发展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今龙岩市所隶七县(市、区),其中原龙岩县(市)、漳平县(市),从历史建置沿革、语言、宗教信仰、民情风俗以及人文精神各方面均与客家文化有本质差别,而与闽南漳、厦、泉文化却有密切渊源关系。原龙岩县、漳平县河洛文化理应纳入闽南文化圈。  相似文献   

3.
陈泰 《安徽科技》2002,(12):7-9
11月21~22日,安徽省科教兴市(县)经验交流会暨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及全国科技兴市(县)工作交流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各地开展科教兴市(县)工作和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经验,表彰了在实施科教兴市(县)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市(县)和先进个人,部署安排了下一步全省科技兴市(县)工作和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研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以努力开创安徽省科教兴市(县)工作及农村科技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中、小城市,二级公路的数量远远超过高速公路及市政道路的规模,它是连接市区与县(乡)、县与县、县(乡)与区之间的必要通道,此类公路不设收费站,不封闭,没有中央隔离带,存在着更多的交通事故隐患。该文以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为研究对象,从突发性公共事件救援的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事故应急救援路径选择的实际特点,应用基本蚁群系统模型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省级贫困县17个,约占全省总县数的50%,其中80%的县煤炭资源丰富.在这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县中,农民的收入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并不大,出现了"县富民贫"的现象.本文以宁武县和武乡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贫困理论分析了两县十年来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两县的脱贫对策,以期为山西省贫困县脱贫致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连日来,蓝山县普降大到暴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为发挥县安委办在应急救灾中的作用,配合市应急管理局(市防汛办)相关调度工作,县安委办依托县安监局应急中心开展对新的应急救援职能进行适应性运行和应急灾害情况调度。蓝山县安委办(安监局)应急中心启动了应急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早上8时与下午16时,县安委办应急中心都与县气象局、水文局、水利局对全县雨情、汛情、民情进行调度,  相似文献   

7.
富宁史称富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南与越南河江省接壤,东部和北部分别与广西百色右江、西林、田林、那坡、靖西五县(区)毗邻,西与文山州的广南、麻栗坡两县相连,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国道323线、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及Simpson指数研究山西植被多样性空间变化。在ArcGIS软件将山西县市地图与群系图进行叠置,统计群系数目及面积,计算多样性指数及制作其空间分布图.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增加的县要比减少的县多,而Pielou指数则相反.栽培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增加的县要比减少的县多,但Simpson指数却相反.其他植被的三个指数增加的县均比减少的县多.植被的三个指数均没有不变的县,栽培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不变的县最多,但Simpson指数却无不变的县.森林的三个指数不变的县较多,而灌丛、草本植被则较少不变的县.  相似文献   

9.
县际公路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工程,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县际公路建设的亲身经历,从政策、资金、设计、管理、养护五个方面揭示县际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地一些问题,以期在今后类似工程建设中能得到参建各方的高度关注与改进。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带"县"字的标题中,有六处传抄错误,分别是:胡城县、孟县、梓桐县、萍县、茅山县和桂江县。本文经过史志等资料的考证,将这六处错误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1.
江西县制考     
县是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最稳定的行政区划。通过对不间断县的始设年代,县名渊源和县治迁徙的研究。可以探究江西各县开发的沿革、县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县名与物产资源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怀庆府所辖河内县、济源县、孟县、温县、武陟县、修武县、原武县、阳武县简称"怀府八县"。从清康熙、乾隆至清末,怀庆府城镇贸易持续发展。城内店铺贸易与集市贸易结合,城镇经济发达。怀庆府城镇经济繁荣,出现了清化镇、木栾店等商业重镇,对当时整个中原地区的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影响地方教育支出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撤县设区"的关系,探究撤县设区与地方教育支出之间的关系。以江苏淮安的三县区为例,对比各个指标数据在2001年撤县设区前后的变化,得出撤县设区对教育支出正的影响关系,这些因素的变化最终导致地方教育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2004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已于近日揭晓,杭州市13个区(县、市)科技进步综合情况比2003年度有明显进步,但发展不平衡,尚有不少值得改进的薄弱环节。现根据省统计局、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对全市各区(县、市)科技进步情况及与全省88个县(市、区)比较,分析如下:一、综合科技实力与水平我市13个区(县、市)2004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见表1。显示了以下特点:⒈从科技综合实力(规模)来看,萧山继续稳居全省第1,滨江从第5位上升为第4位,余杭从第12位上升为第11位,临安、建德、桐庐、下城都比上年度前进了1~2位,其余区(…  相似文献   

15.
在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全省工程质量基本保持了稳定,但发展不够平衡,市与市、县与县、市与县、城区与乡镇之间的工程质量存在差距,特别是整体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批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指导,从而使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做了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依据科技部组织开展的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分析所收集的45个县(市)数据,采用多指标评价理论中的加性加权法,定量对考核指标体系中各分项进行评分,并结合县(市)经济发展,分析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甘肃省县(市)科技投入、科技实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先进县(市)和后进县(市)间在科技进步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评估近年来赞比亚钦萨利县的有关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的机构,讨论这些机构对钦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的影响,概述钦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方法 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共用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按整个钦萨利县的户口数目比例取样,并对关键信息抽样调查及对有水箱设备的社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非正式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现场考察及文献综述审阅等方法对钦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进行深入研究.使用SPSS 20软件包与excel进行定量分析,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涉及钦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四家机构:社区基层组织(CBOs)、谦比西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公司(ChWSC)、钦萨利县议会(CMC)和地方政府及住房部门(MLGH).在使用水箱供水的家庭和社区,自来水供应不稳定且明显不足.供水费用一般家庭和社区都能承担,但仅有10%的家庭连接到盈利性的污水网系统.谦比西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公司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陈旧、电力供应不足、官僚主义等.地方政府及住房部资助了一个有关铁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的新项目,而这个项目的开展将为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新的机会.结论 铁萨利县拥有提供供水和卫生服务必要的基础设施,钦萨利县的机构的变迁严重影响了供水和卫生服务,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供水和卫生服务变得越来越不稳定.钦萨利县的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基础设施陈旧、电力供应不足、官僚主义等.地方政府及住房部资助的项目有助于提升供水系统和卫生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2006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已于近日揭晓,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科技进步综合实力(科技进步规模)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西湖区和滨江区居前10位,科技进步水平滨江区、西湖区、江干区和拱墅区居前10位.上城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位次比上年度前移25位.现根据省统计局、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对杭州市各区(县、市)科技进步情况及与全省90个县(市、区)的比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使县调调度员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建立适合地、县联合统一模型的县调PAS/DTS系统,解决县调突出的配网模型建立、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判断、配网合环计算等问题,为县调调度员培训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效果和效益,在碳中和视角下对广东省121个主体功能区县进行碳平衡测算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主体功能区提出空间低碳优化策略。碳平衡测算结果表明:自2012年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碳中和工作成效总体初步显现,但仍有一部分主体功能区县的实际发展与规划定位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2017年,有14个优化开发区县的净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重点开发区中除了赤坎区、霞山区和城区等8个县(市、区)的发展方式相对较好外,其他31个县(市、区)在加快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相对突出;有12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和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净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有13个农产品主产区县的耕地碳吸收量呈现减少趋势;121个主体功能区县中,仅连平县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