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乐民 《科技信息》2009,(30):345-345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些全新的家长工作理念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将以往的"教育家长"的重心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两者密不可分,幼儿园应该坚持以合作共赢、平等协作的原则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体系中去。"因此,在学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不能简单地将家长视为幼儿园教育计划开展的配合者,而要将家长视为学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合作者。新时期,家园共育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模式,同时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于家园共育的思想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对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杰  赵欣 《科技资讯》2012,(20):190-190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合作整合,充分利用好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完成学前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本文从四大方面浅议了学前教育家园合作的模式,并分析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给出了实例。为更好的开展家园合作,推动幼教事业进步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家园合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文化维度理论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家园合作组织成员目标不一致,家长和幼儿园双方不能平等对话,家园合作工作流于形式,家园合作工作缺少制度化,忽视幼儿发展。可以通过创造家园合作文化氛围,促进家园合作者心理文化和知识文化发展,通过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途径提高家园合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包骁斌 《科技信息》2011,(12):280-280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互动是教师指导家长,家长配合支持教师的最好形式和方式,更有利于家长接受并参与幼儿教育,特别是在低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成效明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刘亭 《科技信息》2010,(28):I0301-I0302
幼儿教育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总和。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教师培养、同伴互动,更需要亲情关爱、家园共育。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新《纲要》主张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严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对儿童身心发展不利的教育。具体表现为注重知识教学,重视课堂教学,重机械学习,重视结果评价,用小学制度管理幼儿行为。"小学化"现象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良影响,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利。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在于农村家长的教育期望问题、农村幼儿园举办者的心理预期以及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相对较低。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水平,开展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8.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之一,幼儿园普遍开展了家园合作工作.所谓"家园合作策略"即合作双方采用的各种家园合作方式方法的总和.本文从厘清家园合作方式的性质出发,系统考察国内外现存的家园合作策略;从概括家园合作方式的特征出发,分类考察国内主要的家园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贵英 《科技信息》2008,(21):282-282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行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新《纲要》将幼儿同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提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同时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也就是加强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意识,让幼儿在渗透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学习共同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以及家长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强,幼师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深入对比新老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淮安市内部分公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普遍存在且压力偏高。对比新、老幼儿教师在幼儿和家长、工作负荷、社会地位与要求、管理和人际关系、自我期望和个人实现等方面承受的压力发现其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幼儿教师、社会和政府需要多方合作,从而保证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这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来源,也是支持幼儿茁壮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之一,但目前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较匮乏,幼儿教育仍偏重于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园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积极构健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游戏为载体、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重视家园合作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吴晓琼 《科技信息》2012,(4):320-320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重头工作,幼儿园应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幼儿在园安全,同时还应密切联系家长,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13.
陆彩萍 《科技信息》2012,(1):545-545
本文论述了城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原因有家长、幼儿园、教育部门的责任。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教育观,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水平,以尽量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严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对儿童身心发展不利的教育。具体表现为注重知识教学,重视课堂教学,重机械学习,重视结果评价,用小学制度管理幼儿行为。"小学化"现象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良影响,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利。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在于农村家长的教育期望问题、农村幼儿园举办者的心理预期以及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相对较低。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水平,开展家园共育,转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5.
重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整合,实现家园共育是幼教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系统之间形成一个重要的中间机制——家园联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信息化时代,网络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为实现家园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渠道。本文以萍乡市实验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建立有效而实用的家园共育网络平台,为幼儿园和家长们提供有效合作和互动的机制,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幼儿的生命教育有赖于幼儿教师和家长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幼儿园作为幼儿生命教育的有效场所应责无旁贷地发挥出他的作用。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定义与内涵、生命教育的迫切性与紧迫性、生命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王盼 《科技咨询导报》2012,(15):232-232
本文分析了目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现状。介绍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芯 《科技信息》2011,(12):293-293
《纲要》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的幼儿园都相当重视家园合作,利用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合力。几乎在每个幼儿园里都设有"家长学校",在每个班上都开辟"家园共育"的栏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中,由于存在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教育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幼儿已有的经验不相适应、活动评价单一等问题,降低了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对策,如: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制定明确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要整合教育活动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幼儿教师活动后进行评价和反思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主要涉及职前与职后两个层面,高校与幼儿园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是人才培养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在高校与幼儿园合作共同体构建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双方文化上存在差异、双方关系不对等、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等。为此应考虑融合双方文化、建立由高校、幼儿园、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成的指导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以提高合作效率,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