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BP神经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问题,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建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BP 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进行评价分析,说明用BP 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是可行的.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学习、联想和容错功能,其分析结果和过程都接近人脑的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使得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SuperMap 为技术平台,以SuperMap IS.NET5 为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 2005 为数据库平台,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为开发语言,以Microsoft VS.net 为开发环境,开发了基于SuperMap IS.NET5 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应用该系统对大庆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实时、兼容性好、数据查询及统计分析等特点,评价出的大气环境质量级别准确、合理、客观,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地图上直接输出结果,直观、实时、形象地提高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速度和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黎平县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查明污染大气环境的影响因子,在参照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选取SO_2、NO_2、PM10作为评价因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黎平县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8年,黎平县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其中2014年主要污染物是SO_2;2011—2014年为轻度污染,2015—2018年为清洁且空气质量指数呈现波浪型递增趋势;研究时段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趋向好转。  相似文献   

4.
对多种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使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多种污染物,并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基于人群健康角度给出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在日平均的尺度上对北京市2014年至2015年全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将得出的每日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AQI(空气质量指数)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发现2种评价结果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且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更加客观全面.选取2种评价方法下1年中某几日污染物数值及评价结论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弥补了AQI指数方法的不足之处,结果更加客观全面,评价结果的极端值更少.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技术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GIS技术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依据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模型,在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属性查询功能的基础之上,对大气环境进行多因素复合分析,将城市大气污染因子的权重随区域差异按污染贡献率法进行赋值,即采用了一种基于"变权"思想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以合肥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评价的结果与合肥市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上.建立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多层面的分析.指出在由多因素构成的大气环境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有更加客观性、准确性.包容信息量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RBF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评价模型的精度,用评价标准表确定RBF网络的输入、输出,并给出了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MATLAB环境下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结构、仿真函数和输出方法.实例分析表明,MATLAB环境下的RBF网络方法,不仅能确定各评价对象所属的级别、进行不同评价对象之间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比较,而且精度较高、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物元分析的综合评判模型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本文建立了评判大气环境质量的物元经典域和节域 ,把每个监测点环境质量做为待评事物 ,计算待评事物与经典事物的关联度 ,对监测点所属的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实例表明 ,物元综合评判模型用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 ,易于推广 ,便于计算机编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的改进密切值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大气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城市环境质量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改进密切值法是开展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改进密切值法对福建省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全省的大气平均水平优于一级标准,其中宁德地区最好,其次是南平,三明最差,福建市略劣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模糊优化方法在泉港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能用于小样本条件下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并将所建立的模型用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该模型具有方法严谨、结果客观、标准可靠、识别清楚等特点 .  相似文献   

11.
刘玥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17-18,14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并以陕西风县寺沟铅锌矿区为例,在实验室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该矿区6个监测点的水样进行测试。在该矿区地表水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能较完整地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评价方法,且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陈润羊  王坚  花明 《江西科学》2007,25(3):341-345
以“十五”期间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9个监测断面和9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2002年度西津渡断面、2004年度南城断面和2005年度南丰断面为Ⅲ级水质外,其它各年度和各断面的水质等级都处于Ⅰ级和Ⅱ级,符合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在各污染因子中COD、BOD5、挥发酚类对河流水质的贡献率较大。由此分析了相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接上文介绍SXUEQAS中多污染源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模拟的一些数学方法。第一部分为单风向下模拟,使用网格法进行研究,它给出受影响分区计算方法以及受影响分区平均和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它被用到大气污染形势预报中。第二部分给出长期平均浓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到污染区域划分和等浓度曲线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的发展,能源的大量消耗,各种污染因子的释放,城市大气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对宣城市大气环境质量8个监测点的实测,采用等效数值法,对宣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宣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部分区域大气环境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为监测及评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噪声, 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声环境, 对校园学习工作区、生活区、运动区 3 个功能区的 10 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连续 7 天的噪声监测. 采用等效连续 A 声级法和噪声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并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校园生活区的夜间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运动区的夜间噪声量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山明食堂昼间以及风雨操场昼夜间的声环境超标严重; 机自楼全天声环境质量良好. 由此可知,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 基本能够满足在校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运用数学模型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过程中指标权重带来的主观性的缺点,运用基于熵权理论的属性识别模型,评价了福州市郊菜区8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并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可行的,且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较高等优点,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福州市郊菜区8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程度.此外,这些数据也可为相关部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寺沟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步骤。通过对陕西风县寺沟铅锌矿区的土样进行测试,选取Pb、Zn、Cu、Cd、Cr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能较完整地反映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屈家桥工业小区实测环境数据为例,定量地描述了环境质量水平的污染影响。对不同质、不同量的污染物统一在同一量纲或无量纲的数字上进行对比,定量地评价了环境污染程度,确定了该区重点污染户与重点污染物,为对该小区环境治理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对该小区的污染治理对策提供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基础,对黄柏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为了更好地反映黄柏河水体的污染来源,按工业和生活污染因子分为两个方案进行二级评价。经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出环境系统的模糊性,使评价结构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20.
模糊数学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何选择合理的模型并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监测信息,客观地描述环境质量优劣状况,为环境整体规划及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任务。文章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模糊数学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根据大气污染因子的复杂性,采用超标法赋权并归一化,按最大隶属原则,通过模糊数学模型对实例中某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单因子评定及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