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稀土复合氧化物 La0 .8Sr0 .2 Co O3为活性组分 ,Zr O-Ce O2 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燃烧催化剂 La0 .8Sr0 .2 Co O3/Zr O2 -Ce O2 .用 XRD、TPR、二甲苯完全氧化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还原性能及催化活性 ,并与负载型催化剂 La0 .8Sr0 .2 Co O3/堇青石和单一相 La0 .8Sr0 .2Co O3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负载型 La0 .8Sr0 .2 Co O3/Zr O2 -Ce O2 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抗高温性能 .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聚乙烯醇(PVA)为络合剂,合成出尖晶石型大表面纳米粒子MgAl2O4,用硝酸盐浸渍分解法制备出负载型La0.8Sr0.2CoO3/MgAl2O4催化剂,以XRD、BET、TPR、二甲苯完全氧化等手段,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形成的MgAl2O4性质的影响及催化剂的性能,并与负载型La0.8Sr0.2CoO3/堇青石、La0.8Sr0.2CoO3/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在MgAl2O4载体上是高度分解的,负载型La0.8Sr0.2CoO3/MgAl2O4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和抗高温烧结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La0 .8Sr0 .2 CoO3 燃烧催化剂 ,比较了γ Al2 O3 和堇青石 (Cordierite ,2MgO·2Al2 O3 ·5SiO2 )载体的负载效果和这两种催化剂对二甲苯完全氧化的催化活性 ,用XPS着重研究了不同载体所引起的催化剂物相变化和过渡金属元素钴的结合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γ-Al2 O3 为第一载体 ,Mg O为修饰物 ,在修饰过程中加入络合剂聚乙烯醇 ( PVA)制备复合载体 ,以稀土复合氧化物 La0 .8Sr0 .2 Co O3 为活性组分 ,采用浸渍蒸干法得到负载型催化剂 ,用 XRD、BET法、二甲苯完全氧化等手段 ,测定了复合载体及催化剂的相关性能 .结果表明 :加入 PVA可有效减小复合载体的晶粒至纳米量级 ,提高其比表面积 ,降低修饰物 Mg O的用量 ,其相应催化剂的活性也得到改善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载体(SiO2、Al2O3、TiO2)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的还原行为.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in-situ 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对催化剂的还原过程进行原位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活性相Co3O4在还原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和不同载体对Co3O4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体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还原均分为2步进行,2步还原过程为:Co3O4 H2→3CoO H2O和3CoO 3H2→3Co0 3H2O.不同载体负载的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的还原性大小顺序为:Co/SiO2>Co/TiO2>Co/Al2O3.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纤维、棒、片)Al2O3纳米材料,用满孔浸渍法负载钴基催化剂(Co/Al2O3),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物理吸附(N2-physisorption)、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测试其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载体Al2O3形貌影响Co3O4晶粒大小、催化剂还原性能和催化活性,Al2O3纳米纤维负载的催化剂上Co3O4晶粒最小,催化剂表面的钴金属活性位数量最多,费-托合成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催化剂Ni/Ce0.5La0.5O2/Al2O3和Ni/Al2O3,运用BET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石英管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对模拟生物质气化气(CO,H2,CH4和NH3的体积分数为3%,2%,1%和0.05%,N2为平衡气)的催化燃烧活性.结果表明,Ni和Ce以氧化物形式存在,没有检测到La的氧化物的衍射峰.虽然Ni/Ce0.5La0.5O2/Al2O3比表面积小于Ni/Al2O3,但10 Ni/Ce0.5La0.5O2/Al2O3催化剂活性优于10 Ni/Al2O3,且Ni/Ce0.5La0.5O2/Al2O3作用时燃烧产物中燃料型NOx体积分数大于Ni/Al2O3.  相似文献   

8.
负载型燃烧催化剂La0.8Sr0.2CoO3/ZrO2—CeO2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稀土复合氧化物La0.8Sr0.2CoO3为活性组分,ZrO-Ce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燃烧催化剂La0.8Sr0.2CoO3/ZrO2-CeO2,用XRD,TPR,二甲苯完全氧化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还原性能及催化活性,并与负载型催化剂La0.8Sr0.2CoO3/堇青石和单一相La0.8Sr0.2CoO3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负载型La0.8Sr0.2CoO3/ZrO2-Ce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抗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蜂窝状堇青石为第一载体 ,涂覆γ-Al2 O3作为第二载体 ( washcoat) ,La0 .8Sr0 .2 Mn O3为设计的活性组分 ,制备出负载型燃烧催化剂 .用 XRD、BET、二甲苯完全氧化、台架试验等技术研究了载体及催化剂的性能 .结果表明堇青石载体经 γ-Al2 O3涂覆后 ,可有效地增大其比表面积 ,增加活性组分的负载量 ;催化剂比表面积也有所增大 ,活性提高 ,台架试验显示对汽车尾气中 CO和 HC化合物的转化具有优异的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浸渍法制备Ni/Al2O3、Co/Al2O3、Ni-Co/Al2O3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对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的催化性能,对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i/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Co/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氢气选择性和较低的甲烷选择性,而Ni-Co/Al2O3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有较高的低温活性,较高的氢气、二氧化碳选择性,较低的一氧化碳、甲烷选择性,450 ℃时乙醇转化率达到100%, 氢气选择性为79.8%,二氧化碳选择性为91.9%.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密度泛函(DFT)平面波赝势方法(PWP),计算了镁铝尖晶石三种物相的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生成焓以及在0~50GPa高压范围内的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状态方程得到的镁铝尖晶石转变为CF相和CT相的相变压强分别为26.79GPa和30.19GPa,与实验值误差分别为+0.79GPa和-11.81GPa;而利用热力学生成焓,在GGA近似下得到的CF相的相变压强为24.52GPa;LDA近似下CT相的相变压强为39.85GPa,与实验值误差为-1.48GPa和-2.15GPa.在对高压下镁铝尖晶石三种相结构的力学稳定性的分析发现,尖晶石相在压力超过30GPa时力学结构变得不稳定,而两个高压相在...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能量为 1.7MeV、束流强度 0 .7μA·cm-2 、总注量 6 .3× 10 16cm-2 的电子 ,辐照处理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 ,并对辐照后的样品进行等时退火 ,利用UV VIS和PAT测试表明 ,经电子辐照处理的样品在2 37nm和 370nm处产生主要是由F心及V型色心引起的吸收带 .通过退火可以消除由F心及V型色心引起的吸收峰 ,但消除F心的消除温度要高于V型色心 ,且在退火过程中形成F聚集心 ,F聚集心随F心聚集的增加将使其峰位向紫外移动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的方法,研究了化学配比(Al2O3/MgO)为2.3和2的尖晶石透明陶瓷中,掺入不同量La后的正电子湮没特性及缺陷情况,并且研究了化学配比(Al2O3/MgO)为2 的尖晶石,在电子辐射后正电子参数的变化,发现化学配比为2.3的样品在低掺杂的情况下出现空位填充现象,而化学配比为2的样品未出现空位填充现象,并且发现,非化学配比的样品没有严格化学比样品的抗辐照性强。  相似文献   

14.
The feasibility of aluminum recovery from secondary aluminum dross by extraction with NaOH solution and the subsequent synthesis of MgAl_2O_4 spinel by sintering the extracted slag were studied. The extraction percentage of soluble aluminum from the dross reached 80% at a temperature of 353 K, liquid-to-solid ratio of 12 mL·g~(-1), stirring speed of 300 r·min~(-1), and an extraction time of 15 min; the hydrolysis percentage of AlN reached 40% with an extraction time of 30 min.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of the soluble aluminum and AlN extracted from the dross were 7.15 and 8.98 kJ·mol~(-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ir kinetics were controlled by outer diffusion without a product layer. The extracted slag was sinte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373–1773 K; MgAl_2O_4 spinel with a compressive strength as high as 69.4 MPa was produced in the sample sintered at 1673 K for 3 h. This value exceeds the threshold(40 MPa) prescrib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Magnesia and Magnesia-alumina Refractory Bricks of China(GB/T 2275-2007). These results establish the effectiveness of aluminum recovery from secondary aluminum dross and subsequent MgAl_2O_4 spinel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5.
制备尖晶石超微粉的反应机理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硫酸盐为原料,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得性能优良的MgAI_2O_4尖晶石超微粉,运用TGA/DTA,XRD,SEM等手段研究了尖晶石的形核生长过程及相应的工艺条件。反应过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脱水;硫酸盐分解生成γ—Al_2O_3和MgO;氧化物间相互反应形成球形晶核;Mg~(2+),Al(3+)通过反应界面相互扩散成核使晶核生长。揭示了保温过程工艺参数与微粉性能的相互关系,指出了制备微粉过程的合理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La掺杂量分别为0,0.1,0.25,0.5 mol的BaBi4Ti4O15 (BBT) 压电陶瓷.通过SEM和XRD分析了BBT陶瓷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用介电常数测试仪(LCR)和准静态d33测试仪分别测量了陶瓷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压电常数.结果表明:A位La掺杂并未改变BBT陶瓷的晶体结构; 虽然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从0~0.5 mol),陶瓷的烧结温度有所提高(从1120℃提高到1150℃),然而它拓宽了BBT陶瓷的烧结温区(从20℃提高到50℃),并细化了陶瓷晶粒; La掺杂量为0.1时,BBLT陶瓷的压电常数比未掺杂的陶瓷增大了将近一倍(13pC/N),同时,与其它掺杂量的BBLT陶瓷相比,该掺杂量的BBLT陶瓷具有同频率下最大的介电常数及最小的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18.
标题化合物:C_(72)H_(100)Mo_2N_2O_(11),分子量为1361.49,三斜晶体,对称群为P1,a=1.0367(2)nm,b=1.0746(2)nm,c=1.6739(3)nm,n=103.89(3)°,p=102.86(3)°,r=92.59(3)°,V=1.7552(9)nm~2,Z=1,Dx=1.288Mgm~(-3),P(MoK_a)=4.032cm~(-1),F(000)=718,可观测的独立衍射点(I≥3e(1))有3115个,修正因子和权重修正因子分别为0.057和0.069。与配合物[(n-Bu)_4N]_2Mo_4O_(10)(OC_(10)H_6O)_2(OCH_3)_2和[(n-Bu)_3N]_2Mo_4O_(10)(OC_(14)H_3O)_2(OCH_3)_2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外围取代基的变化可导致聚钼多酸配合中心基团聚和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PyH][Mo(SO)(NCS)](I)的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1.060(1),b=8.526(2),c=12.059(1)°A,α=95.40(2)°,β=114.08(1)°,γ=97.52(2)°.Z=1,Dobs=1.640g cm-3,Dcalc=1.643 g·cm-3。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单氧桥硫酸桥结构,键角Mo-Ob-Mo为156.40°,呈弯曲型,桥基SO42-作为双齿配体分别与两个Mo原子络合,处于端氧的对位,并呈现明显的对位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真空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对不同温度下用浸渍法制得的(NN_4)_2SO_4-Fe_2O_3样品进行了研究,并与催化性能作了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时在表面形成与酸性有关的S-Fe配合物,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配合物的含量不断增大,至573K时含量及反应活性达最大值;超过573K时,随着处理温度升高而配合物分解,反应活性也相应地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