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UV)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能力,以Co~(2+)为基准进行Cu~(2+)、Mn~(2+)、Ni~(2+)、Zn~(2+)和Fe~(3+)协同紫外活化PMS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u~(2+)、Mn~(2+)、Ni~(2+)、Zn~(2+)和Fe~(3+)与单独紫外和单独PMS联合均不能有效降解目标物;与Co~(2+)/PMS/UV体系相比,Cu~(2+)、Mn~(2+)、Ni~(2+)、Zn~(2+)和Fe~(3+)协同紫外活化PMS的能力高于Co~(2+),其中Cu~(2+)、Mn~(2+)和Fe~(3+)的协同能力高于Ni~(2+)和Zn~(2+);投加叔丁醇(TBA)和乙醇(EA)的实验发现,Cu~(2+)/PMS/UV、Mn~(2+)/PMS/UV和Fe~(3+)/PMS/UV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是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少量的羟基自由基(HO·)。Cu~(2+)/PMS/UV、Mn~(2+)/PMS/UV和Fe~(3+)/PMS/UV体系中AO7的降解过程均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Cu~(2+)/PMS/UV、Mn~(2+)/PMS/UV和Fe~(3+)/PMS/UV体系中AO7均被有效降解。M/PMS/UV对于染料类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AceK是具有激酶与磷酸酶活性的双功能酶。本文研究了金属离子Mg~(2+)、Fe~(2+)、Ni~(2+)、Zn~(2+)对AceK激酶活性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Mg~(2+)是AceK激酶与磷酸酶激活剂,对激酶最佳激活浓度为2mmol·L~(-1),磷酸酶为5mmol·L~(-1)。但Fe~(2+)、Ni~(2+)、Zn~(2+)单独存在时,对AceK激酶、磷酸酶活性均没有明显作用,反而能较强地抑制Mg~(2+)激活的AceK酶活性,对激酶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为Zn~(2+)、Ni~(2+)、Fe~(2+),对磷酸酶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为Ni~(2+)、Fe~(2+)、Zn~(2+)。研究内容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eK催化机制和结构功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三正辛胺—SPAN 80—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迁移W(Ⅵ)的研究表明,使用本文的制乳和迁移条件,可以快速并完全迁移W(Ⅵ)。许多常见离子不能在此条件下通过液膜迁移,故可从含有Fe~(2+)、Co~(2+)、Ni~(2+)、Cu~(2+)、Zn~(2+)、Cd~(2+)、Mn~(2+)等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W(Ⅵ)。这种分离方法的优点是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疏水性胍类离子液体,考察室温下离子液体对水溶液中金属离子(Fe~(3+)、Cu~(2+)、Co~(2+)、Ni~(2+)、Zn~(2+))的萃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Fe~(3+)萃取具有高选择性,萃取率为90%;对其他金属离子萃取率仅为40%左右。为了进一步研究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性能,分别从两相体积比、萃取时间、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及溶液pH等因素研究了其对Fe~(3+)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0.2mL离子液体与5mL的FeCl_3溶液超声混合5min后,溶液中Fe~(3+)萃取率为90%;且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小,但溶液pH对其影响较大。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发现,离子液体对Fe~(3+)的萃取过程存在阳离子交换与离子对的共同作用机制,但离子对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乙酸正丁酯萃取Br-PADAP 二价金属螯合物.提出萃取光度法测定Br-PADAP 的分配常数和二聚常数.用连续变化法和平衡移动法测定Fe~(2+)、Co~(2+)、Ni~(2+)、Zn~(2+)、Cd~(2+)、Hg~(2+)、Sn~(2+)、Pd~(2+)的Br-PADAP 螯合物萃取常数.提出低化学计量法测定Pt~(2+)Br-PADAP 螫合物的萃取常数.比较所得结果,观察到用乙酸正丁酯萃取提高了Br-PADAP与金属离子反应的选择性,且可用Br-PADAP 螯合萃取分离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4-苯甲酰基-3-硫代氨基脲时意外地得到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N,N′-二苯甲酰基双硫脲。该化合物为一乳白色针状晶体,在315℃升华,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能力。并可与Cu~(2+),Ni~(2+),Co~(2+),Zn~(2+),Fe~(3+)等生命元素形成颜色鲜艳的配合物。本文报导其最佳合成路线及其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Zn~(2+)的荧光探针2-羟基-苯甲酸(2-羟基-萘-1-基亚甲基)-酰肼(P3),该探针Ag~+,Al~(3+),Bi~(3+),Cd~(2+),Co~(2+),Cr~(3+),Cu~(2+),Dy~(3+),Eu~(3+),Fe~(3+),Hg~(2+),K~+,Mg~(2+),Mn~(2+),Na~+,Ni~(2+),Pb~(2+),La~(3+),Sm~(3+),UO_2~(2+),Th~(4+)和Zr~(4+)等多种离子的存在下,对Zn~(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探究了探针P3识别Zn~(2+)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种荧光检测Zn~(2+)的方法。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 36,φ(CH_3OH)=10%及φ(H_2O)=90%的体系中,Zn~(2+)浓度在1~9μ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Zn~(2+)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40. 333x+10. 323,R~2=0. 99),其检出限0. 045 6μmol/L。同时,研究了P3与Zn~(2+)的作用模式,提出了荧光机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过渡金属杂多钨磷酸盐K_x[P_2W_(17)ZO_(62)]·nH_2O(Z=Ti~(4+),Mn~(2+),Fe~(3+),Co~(2+),Ni~(2+),Cu~(2+),简写为P_2W_(17)Z)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发现杂多阴离子的第一极谱半波还原电位E_(1/2)的顺序为Cu~(2+)>Ni~(2+)>Co~(2+)>Fe~(2+)>Mn~(2+)。分析了循环伏安峰电位与pH的关系,提出了它们的还原机理,讨论了过渡元素对杂多阴离子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离子均能增强香豆素-3-羧酸对BSA的荧光猝灭及两者的结合作用,使体系的荧光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增大;Zn~(2+)的存在没有改变两者的作用力类型,仍以疏水作用力为主,Cu~(2+)、Fe~(3+)存在下,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引力为主.表明Cu~(2+)、Fe~(3+)、Zn~(2+)对香豆素-3-羧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五步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潜在的抗癌药物,1.2——二(硫代乙酰肼)乙烷,并以此和一氧代二乙酰肼,1.2——二(氧代乙酰肼)乙烷(自己合成)为配体,与第一过渡系列的Zn~(2+)、Cu~(2+)、Co~(2+)、Ni~(2+)作用,合成了11个新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初步表征及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联二萘酚衍生物的荧光传感器1,1在乙腈溶液中对Cu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当所加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的10倍的时候,只有Cu2+能显著猝灭1的荧光,而其它离子(Hg2+,Pb2+,Sr2+,Ba2+,Cd2+,Ni2+,Co2+,Fe2+,Mn2+,Zn2+,Ce3+,Mg2+,K2+,Fe3+...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十三种金属离子在硫氰酸盐-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它是基于金属离子与硫氰酸盐(SCN-)生成络阴离子后,再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PC 形成离子缔合物而进行浮选.在各自适宜的酸度下,Fe3+,Ag+,Cu2+,Au3+,Bi3+,Cd2+,Co2+和Ni2+的浮选率为92—100%,而 Pb2+,Mn2+,Zn2+,Ca2+和Mg2+的浮选率低于20%或几乎不被浮选.浮选富集倍数较大、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海水中微量铜和铁的测定,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的氯化物(或硫酸盐)与吗啉二硫代甲酸吗啉(mcrpholinedithiocarbamic aid, morpholine salt)在水溶液中反应制备出7个新配合物(M=Mn~(2+),Cu~(2+),Cu~(2+),Ni~(2+),Zn~(2+),Cd~(2+),Hg~(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部分配合物的溶度积常数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性质鉴定。结果表明,所有7个配合物中配体均以二齿与金属离子蛰合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4。  相似文献   

14.
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离子掺杂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3种离子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系统的考察了它们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催化活性.并且对其可能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其催化活性的变化与这些离子的掺杂浓度、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亲和势、离子的电子构型、离子掺杂对TiO2造成的晶格畸变以及离子在TiO2晶体中的能级位置等因素有关.其中,掺杂V^5 、Ag^ 、Ni^2 、La^3 、Fe^3 及W^6 能够有效提高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脱色率;而对于Cr^3 以及闭壳型的Zn^2 、Al^3 等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较小.甚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子生物学的蛋白质工程方法对锌指蛋白ZNF191(243—368)的第三锌指区(Gly321和Asn324进行了定点突变,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通过DEAE52,CM23,肝素柱CL-6B纯化,最终获得了ZNF191(243—368)(G321A;N324L;G321A/N324L等3个突变体蛋白,运用凝胶电泳、UV光谱、EDTA滴定、金属离子(Co^2’,Ni^2 )取代等方法对突变体蛋白进行了初步表征,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Fe-Ni-B/TiO2纳米合金催化KBH4水解析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2为载体,以Fe^2+、Ni^2+的盐溶液为浸渍液,采用浸渍涂覆法制备了Fe-Ni-B/TiO2纳米合金催化剂.考查了不同Fe^2+、Ni^2+盐溶液为浸渍液以及浸渍次数对Fe-Ni-B/TiO2纳米合金催化KBH4析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Fe^2+、Ni^2+的硝酸盐溶液为浸渍液浸渍3次时纳米合金的催化性能优良,尤其当pH=8时,Fe-Ni-B/TiO2纳米合金催化KBH4析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腐殖酸与Cu2+、Zn2+、Fe3+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腐殖酸与Cu^2 、Zn^2 、Fe^3 的络合作用.它们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络合形成常数FA大于HA;Cu^2 和Fe^3 大于Zn^2 .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Fe~(2+)、Cu~(2+)、Zn~(2+)喂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以血清抗菌活力、溶菌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为指标,分析了Fe~(2+)、Cu~(2+)、Zn~(2+)对鲫鱼生长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能促进鲫鱼的生长;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对鲫鱼非特异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Cu~(2+)1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抗菌活力最强;分别添加Fe~(2+)150 mg/kg、Cu~(2+)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的溶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鲫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最强;适量添加Fe~(2+)、Cu~(2+)、Zn~(2+)能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前,室温下在较低pH值范围内络合滴定Cu~(2+)、Co~(2+)、Ni~(2+)等离子是不可能的,现在利用二甲酚橙金属螯合物水溶液的热色性,使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