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保证冷轧机轧制中带钢恒张力这一特点,设计了四辊冷轧机恒张力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含有电压、电流和速度三个内环,最外环为张力环;电压环和电流环采用一维模糊控制器控制,速度环和张力环采用二维模糊控制器控制。为了加强模糊控制的自适应性,采用了一种模糊控制的遗传算法将外张力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参数进行优化。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该系统对带钢恒张力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实时性,即使在变工况下(大范围变负荷下)也保持了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两电机同步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同步旋转坐标下,建立了两电机同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可逆性分析.采用静态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造两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逆系统,将此逆系统与原系统相串联构成复合伪线性系统.即两电机同步系统被线性化且已解耦成速度和张力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速度环为y=s^-1φ(s)型伪线性子系统,张力环为y=s^-2φ(s)型伪线性子系统,再分别设计线性闭环调节器对速度环和张力环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两电机同步调速系统的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冷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指出动态张力模型是一个惯性环节,而且随着不同的工艺状况其模型参数也在变化,针对变参数模型,采用变参数的调节器才能维持张力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不变.为此提出了基于确定性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变化的参数,在工程最佳指标下去在线调节PI调节器参数,从而使控制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维持工程最佳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卷绕机械的张力控制系统为时变非线性系统,传统控制系统的精度较难保证.根据“中心 表面”新型收卷模型的张力控制原理,对其自动控制系统模型进行研究,进而设计和开发该类机械的张力自动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卷绕机械存在的张力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力控制系统是参数时变、干扰较多的系统,采用串联校正设计方法很难得到希望的动态性能,本文提出模型参考自适应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现有1760型造纸设备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的断纸或堆纸现象,进行了1760型造纸机速度-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了速度-张力控制的作用及系统的组成,描述了系统的控制规律以及控制环节的参数整定.这为改造原有的造纸设备的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机械收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肠电活动和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为指标,用同步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豚鼠离体小肠电活动与环肌张力、纵肌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豚鼠离体小肠的电活动包括慢波与峰波;(2)豚鼠离体小肠始终存在着节律性张力活动,其环肌收缩与纵肌收缩的关系表现为拮抗收缩、共同收缩、交互抑制等形式;(3)峰波可增加收缩力,峰波的个数、振幅与小肠张力呈正变关系,尤其与环肌收缩的对应关系更为显著.(4)慢波可触发收缩,尤其是纵肌收缩.在没有峰波仅有慢波时,亦可有收缩活动甚至活跃的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8.
介绍在旧机改造中卷染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卷染机运行时退绕辊电机再生能量的循环利用技术,同时分析了卷染机运行中的两个重要指标匀线速和恒张力的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合肥光源电子储存环原高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高频发射机和功率传输系统的改进、新高频腔的研制和高频控制系统的完善,并给出了设计指标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技术参数达到和优于设计指标,能满足储存环的工作要托  相似文献   

10.
桥环烃中的碳环小者,环张力较大,桥环烃的结构不稳定。另外,在桥环烃体系中所表现的特性,应当指出的是《Bredt规则》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则,桥环烃化合物中的桥头碳原子上不能连有“双键”.否则会引起很大的环张力,会影响桥环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真空镀膜机卷绕机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对放纸辊和收纸辊的张力控制问题,打破了常规的直接测量纸的张力的方法,而用电机负载电流的变化取代张力信号,间接地解决了纸的张力控制问题,方法独特、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2.
Periodic variations of warp tension during a weaving cycle results in corresponding variationsof back rest position.However,the oscillation of back rest,in turn,shows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dynamic warp tension.As a force transfer medium,warp yarn,with specific dynamic performances,is certainly on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ovement of back rest.In this paper,warp yarn istreated as a viscoelastic medium in studying the dynamic behaviours of back rest.A mathematicalmodel of a back rest syste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Several factors arelisted,which show influence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back rest system.Analytical work is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n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back rest systen resulting from vari-ations of such parameters as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of both fast-elastic and slow-elasticdeformations,and viscosity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以8031为控制核心的钢丝绳张力单片机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和系统组成,重点介绍了钢丝绳张力检测的工作原理、主要硬件电路的设计特点及软件设计思想,提供了部分硬件电路图及控制软件的流程图。该系统具有置数、动态显示、数据处理、打印及人机对话等功能,并且使用方便,造价低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预接触时间对NaCl/碱/重烷基苯磺酸盐/大庆原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接触时间的延长,体系界面张力最低值上升,当预接触时间由20min延长到1440min时,界面张力最低值由1.3×10-3mN/m上升为4.8×10-2mN/m,并且曲线具有一定规律性;界面张力平衡值随着预接触时间的延长缓慢上升,在120min前基本保持不变,在120min后上升为0.01mN/m以上,并平稳上升。同时,验证了原油中的活性物质对降低界面张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卷取机张力控制的新方法,推导出直流电机拖动的张力控制系统中电流变化应满足的数学模型。以16位单片机8098为核心,对卷取机张力实现全数字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织造过程,经纱的动态张力呈周期性变化,导致活动后梁位置的相应变化;而后梁的摆动反过来又对经纱张力的波动产生影响。作为力的传递介质,经纱的动态特性必然影响后梁的运动。本文在分析后梁动态性能时,将经纱视为粘弹性体,在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后梁系统的数学模型,列出影响后梁动态性能的诸因素,分析了经纱的急弹性模量、缓弹性模量以及粘滞系数与后梁系统频率响应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介绍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对磁粉制动器作为执行元件的张力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给出了控制系统向磁粉制动器提供电流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纺织机械中常见的复式纱路张力补偿系统的力学模型;应用校正传递矩阵法对这类有多重分岔的复合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作为算例,本文计算了GE271型经编机上纱路张力补偿系统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系统对纱路张力波动的动力响应;得到了与实测结果能很好相符的结论.然后又讨论了张力补偿器各尺寸参数与纱线物理参数对系统动力特性及张力补偿能力的影响,并据此引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