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用XRD、XPS、NH3-TPD和IR等方法研究了VPO催化剂和其添加Tm后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酸性,结果表明:催化中Tm/V〈0.10时,VPO催化剂表面的B酸和L酸的酸性都有所增强,应用于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的反应中可促进该反应定速步骤脱氢的进行,催化剂的活性和生成顺酐的选择性均有提高。Tm/V≥0.10时,VPO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减弱,催化剂的活性和生成顺酐的选择性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2.
XRD,ESR对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钾助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RD,ESR方法研究了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K2SO4助剂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解释了过量K2SO4助剂导致苯酐选择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铁、锌、硫酸,研制出一种SO42-/FeZnZSM分子筛催化剂,用正交试验法分别探讨了负载浓度、焙烧温度、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用ICP、XRD、DTA、TG、SSA、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出的SO42-/FeZnZSM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达100%.在122℃,酸醇摩尔比为1∶1.08时,反应3小时后,乙酸的转化率达97.63%.因催化剂制备成本低,催化剂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可望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SO^2—4/TiO2/ZSM—5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浸渍沉淀负载法制备了SO^2-4/TiO2/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XRD,IR,DTA,TG,NH3-TPD,ICP等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它对酯化反应制乙酸丁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含TiO2为6.0wt%,SO^2-4为3.2wt%,在最佳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8.8%,选择性为100T〉达到以硫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浸渍沉淀负载法制备了SO2-4/TiO2/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XRD,IR,DTA,TG,NH3-TPD,ICP等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它对酯化反应制乙酸丁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含TiO2为6.0wt%,SO2-4为3.2wt%,在最佳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8.8%,选择性为100%,达到以硫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不腐蚀设备,无副反应,成本低,热稳定性好,活性衰退慢等优点,可望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乙烯环氧化选择性与银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X P S、 T P D M S等方法研究乙烯环氧化银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和 Ag 的价态,并关联其选择性.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吸附适量的 C O2-3 和 O H- 物种能促进 Ag 电子输出功的增加,使表面 Ag 原子带部分正电荷,从而抑制带负电荷较多的具有深度氧化和破坏氧化的 Oδ- 的生成和迁移,进而提高乙烯环氧化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首次合成了非均相固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TiSiW12O40/TiO2,并用IR、UV、XRD对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在合成DOP中的催化作用。实验表明,在合成DOP的酯化反应中,TiSiW12O40/TiO2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工艺条件,使用CuCl催化剂时,在110℃及1.0~1.5MPa压力下,甲醇转化率为5.9%,甲醇对DMC选择性大于99%.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化学组分等因素对合成反应转化率及收率的影响.提高温度和压力能提高转化率及收率.对反应产物进行了GC,NMR及IR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DMC为主要成分,副产物为少量CO2及其他烃类副产物,其总量小于5%.使用后的催化剂经XRD分析表明,氯化亚铜生成氯化铜(Ⅱ)和氢氧化铜(Ⅱ)是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用浸渍法混合负载铁、锌、硫酸,研制出一种SO4^2-/FeZnZSM分子筛催化剂,用正交试验法分别探讨了负载浓度、焙烧温度、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的影响,用ICP、XRD、DTA、TG、SSA、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研制出的SO4^2-/FeZnZSM催化剂对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达100%。在122℃,酸醇摩洋比为1:1.08时,反应3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 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与苯酐物质的量之比为4.5:1,催化剂用量为苯酐用量的1.6%,带水剂体积为正丁醇体积的3/5,反应时间2.5h时,反应效果最佳,其酯化率可达93.6%。  相似文献   

11.
戊二酸酐和薄荷醇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以甲苯为溶剂,合成新型清凉剂戊二酸单薄荷酯,收率为79.1%.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合成α-蒎烯-马来酸酐加成物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DLB催化下,α-蒎烯经异构同时和马来酸酐发生D ie ls-A lder反应合成1-异丙基-4-甲基二环[2.2.2]-5-辛烯-2,3-二酸酐(TM A)。首次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合成TM A的主要影响因素,TM A的收率达88.2%,纯度达92.7%,并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利用IR、TLC、GC、GC-M S-DS等手段对TM A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u/ZnO、Cu/ZnO-C和Cu/ZnO-Al2O3 催化剂.采用XRD、TPR、BET、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它们的催化反应性能,发现Cu/Zn0催化剂中添加活性炭可以使顺酐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GBL)的反应温度降低.在250℃,液体空速为0.1 h-1,氢酐摩尔比为50:1的条件下,顺酐...  相似文献   

14.
以月桂醇、马来酸酐和亚硫酸钠为原料,合成了月桂醇马来酸单酯磺酸钠.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佳工艺系件为n[月桂醇]:n[马来酸酐]=1.00:1.05,催化剂烷基磺酸的用量为物料总量的1%(质量分数),于80℃下单酯化反应3h,得产率大于98%的单酯化产物.磺化反应条件以加浓度为30%的NaHSO3溶液,其加入量为马来酸酐物质的量的1.10倍,加热温度90℃下磺化反应4h最佳.产物以IR进行表证,结果表明为预期产物.  相似文献   

15.
功能组分改性对催化剂降低汽油硫含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不同功能组分对分子筛进行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微反活性评定装置和小型固定流化床评价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评价.结果表明,功能组分改变了分子筛的酸性分布及其水热稳定性,铜、钒、锌三种金属元素改性分子筛的L酸酸性,钒的最弱,其次为锌,铜的最强;钒的引入使分子筛的晶体结构破坏严重,锌对分子筛的破坏相对缓和;含硫化合物裂化要求催化剂应具有弱L酸活性中心,而过多的强L酸容易引起结焦;与对比剂相比,本研究催化剂使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降低22%左右,同时裂化产品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把ZrO2附载在AL2O3表面较共沉淀能制得的SO4^2-/ZrO2-Al2O3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经催化合成DOP实验,酯化率在99%以上,选择性为96-98%,SEM、XRD及IR分析表明,SO4^2-/ZrO2-Al2O3具有固体超强酸的光谱特征,呈一定晶态的催化剂较无定形催化剂催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丙烯二聚催化剂,探讨丙烯二聚反应的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制备了一系列Zn或ZnMg 、ZnNi 双组分改性ZSM5 沸石催化剂,采用IR、NH3TPD 研究了其表面酸性,用脉冲微反技术评价了它们的丙烯转化活性和二聚选择性- 结果表明:在指定反应条件下,ZnMg/NH4ZSM5(IM) 样品的丙烯转化率达94-2 % ,二聚选择性近100 % - 在此样品上丙烯二聚按正碳离子机理进行,其活性中心是B 酸中心;强B 酸减少,丙烯二聚选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乙酰水杨酸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弱酸硫酸铝钾作催化剂可以方便的合成乙酰水杨酸,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水杨酸与乙酸酐的比例等因素均有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0.6g,n(水杨酸)n(乙酸酐)=1.0 2.0,恒温70℃,反应时间为30min,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77.8%。结果还表明,硫酸铝钾作为催化剂产率高于浓硫酸作催化剂的产率,而且产品色泽为白色,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以马来酸酐和正十八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马来酸单十八酯.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微波功率、辐射时间、酸醇比、催化剂量等对酯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对反应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合成马来酸单十八酯;实验条件为微波功率325 W,辐射时间28 min,酸醇比1.3,催化剂用量为0.8%时,酯化率可达95.4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顺丁烯酸酐和甲醇在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作用下,经异构化和酯化反应合成反丁烯二酸二甲酯化合物。用统计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对合成过程进行了优化。开发了一条产品收率高,与盐酸、三氯化钕等催化工艺相比具有无腐蚀、无污染、价廉等优点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剂具有异构化和酯化两种催化作用,省去了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先制备富马酸中间产品的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一步法即可得到产品,其纯度为99.4%。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0.17∶1、甲醇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4.01∶1、反应温度为93.0℃、反应时间为5.0小时。在实验条件下,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