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真实意图的体现是通过语义的准确理解来实现的.语义理解与关联理论密切相关,交际双方都应尽可能利用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从消除歧义、语境限制、修辞角度、非语言因素等方面入手寻求最佳关联与最大关联,最终达到准确理解语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义歧解对交际造成的影响多是消极的,避免歧义和误解成了修辞的基本原则;但如何利用语境所造成的歧义多解来构造幽默,也是修辞研究的课题。在言语交际中,歧解在语音、语义、语用等方面构造幽默的功能是独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化内涵的不同,英汉动物名词在跨化交际中,会产生语义位移的现象。本分析了产生语义位移的几个原因,并在翻译策略上作了一些探讨,以克服语义位移,消除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4.
戴丹 《科技信息》2009,(36):105-106
文章从英语歧义产生的根源出发,来探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将英语歧义分为语法歧义、语义歧义、语用歧义三种类型。尽管歧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仍然会在语言交际中带来不便,文章同时阐述了三种基本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5.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过去人们关注歧义,常常是从固有歧义出发,尽可能脱离上下文对歧义的语义制约来进行研究。从交际语言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本质的。本文旨在从语法、语义、语用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各种歧义的成因,以及如何消解消极和利用歧义。  相似文献   

6.
兰洁 《科技信息》2013,(10):219-220
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文化的反映,英汉两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不了解各自不同的语境因素,交际话语的语义信息是很难实现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语用等值的。一旦交际双方的语义语用信息不等值,语义迁移随之产生,给交际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是对语义信息迁移进行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该进行相应的语境补缺和语用充实,以填补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空缺。  相似文献   

7.
刘妮娜 《甘肃科技》2009,25(10):179-182
歧义是人们在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歧义不同于模糊,它是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加以消除的。主要探讨造成英语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歧义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如,讽刺,幽默等也进行了举例说明。从而有效避免歧义消极面的产生,使交际顺利进行,利用歧义积极的一面为文学、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莉华 《科技信息》2008,(2):265-266
歧义是语言交际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本文着重分析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语境歧义的产生及语境歧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歧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分析不是由句法结构产生的,而是与语境有关的歧义现象,这种歧义离不开言语交际的环境,本文把语境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语境歧义的产生是话语的内容和不同语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听读者的结果,歧义有时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但恰当使用语境歧义能收到幽默,讽刺,敷衍,醒目等积极效果,研究并巧妙运用语境歧义是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杨辉 《科技信息》2012,(25):230-230
Lexical ambiguity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which brings many troubles to people in communication.And that is also why people have deeply studied this phenomenon for a long time.This thesis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lexical ambiguity from semantic perspective.The thesis talks about the three sources that contribute to lexical ambiguity: homonyms,polysemy and word class ambiguit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exical ambiguity from semantic perspective,this thesis aims at helping people eliminate troubles in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2.
Zhu Xinxin 《科技信息》2007,(7):169-170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utterance interpretation.In speech communication,contex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xpressing utterance meaning appropriately and understanding that precisely.Contex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kinds,which is context of utterance,context of situation,and context of culture.Each has its own function in interpreting utterance.On one hand,the understanding of utterance-meaning relies a lot on the context,without which the utterance meaning cannot be fully interpreted.On the other hand,context gives some restrictions to the choice of utterance in a certain communication.Moreover,all the ambiguities of utterance can be cleared up through the context.  相似文献   

13.
指示语与语言编码或言语行为所在的语境特征合法化紧密相关。因此指示语的正确理解依赖话语语境的分析。语境对指示语分析的制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语境通过上下文确定指示语在语篇中的所指;语境通过交际情景制约指示语在现实世界的所指;语境通过社会文化等因素限制指示语的选择;语境可以解除指示语分析时可能出现的歧义。  相似文献   

14.
预设歧义是由于话语有多个预设而引发的。它可以由含特定预设触发语的句子、省略句和双关句生成。话语交际中预设歧义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而被交际者有意识地使用,实现反讥对方和创造幽默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语用交际过程。作为语用行为的一种,身体行为对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言语意义起着补充、强调或替代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何为身体行为,分清身体行为与身势语的区别以及了解身体行为的种类。分析了身体行为在课堂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强调了身体行为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词媒体的运用是信息时代的一个必然,是互联网新兴传媒的迅猛发展在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中国传媒在其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之下的一种主动的话语选择。这类新词汇在非范畴化的框架下产生,主要是由语音(谐音)、语义、语用及社会热点产生的新词汇。词媒体的广泛使用来源于群体文化的土壤,折射出公众的“权利焦虑”与“民主自觉”,也是平民文化的民主现实主义彰显。  相似文献   

17.
成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与青少年不同,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判断和认同。当目的语与母语的心理文化距离相距甚远时,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表现为母语习惯的迁移、文化习惯的迁移、语义概念的取向迁移和思维方式的迁移等。分析成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际错误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目的语。  相似文献   

18.
Lakoff认为,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可以被用来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这对语义研究来说是一种创新。尝试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基础,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赵本山小品中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认知解读,即:基于或突显某一模型、某一模型的隐喻或转喻说法以及修改某一模型,旨在为幽默话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孔莎 《科技信息》2009,(18):118-118
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language forms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the address form carries many different social semantic meanings. This paper aims to compare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through a tentative study of address forms i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By finding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t will explore the deep structures of each culture.  相似文献   

20.
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理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话语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当且仅当受话人按照发话人期望的意义去理解的过程。但受话人与发话人之间由于各自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差异以及言语语境的动态变化,受话人究竟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能朝说话人所期望的意义去理解话语呢?本文试图从认知的缺省预设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话语的理解并得出:受话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总是在充分理解之前就已激活某种缺省预设,从而个人的话语意图通过语言表达得以沟通从而最终实现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