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凤丹种子萌发生根过程中3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丹种子休眠时间长,萌发困难的现象,比较分析了凤丹种子在萌发生根的4个阶段(吸胀前、吸胀完全、露白、主根伸长)的种皮及去皮组织(胚和胚乳)中内源激素GA3(赤霉素)、ABA(脱落酸)和IBA(吲哚丁酸)的变化情况.种子萌发生根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在种皮和去皮组织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GA3的含量逐渐升高,ABA的含量逐渐降低,二者表现出一种拮抗关系.吸胀完全阶段与吸胀前相比,种皮中GA3的含量显著增加了12%,去皮组织中ABA含量显著下降了5.6%,表明在种子萌发初期吸胀过程中种皮的GA3含量升高以及去皮组织中ABA含量的下降对打破下胚轴的休眠起到关键作用.IBA在牡丹种子中天然存在,其含量在吸胀前、吸胀后和露白阶段变化不明显,但在主根伸长阶段迅速升高,表明IBA在根系伸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初步探讨了凤丹种子萌发生根过程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首次报道了牡丹种子中存在IBA.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超声辅助提取苍耳子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泡时间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苍耳子总黄酮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knhen中心组合设计,以苍耳子总黄酮提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苍耳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实验优化得出超声辅助提取苍耳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1%、料液比1︰26 g/mL、浸泡时间15 h、超声提取时间26 min.结论:在上述条件下,苍耳子总黄酮的得率可以达到44.15 mg/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绿豆种子吸胀过程中脱水耐性变化的时间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绿豆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吸胀过程中的萌发行为、脱水耐性的变化以及不同脱水速率对脱水耐性丧失的影响.在吸胀过程中,种子含水量迅速增加,不表现出典型的吸水三阶段模式;种子的电解质渗漏速率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直到3h,然后下降.50%种子萌发需要的时间和热时间分别是5.5h和7℃d.在种子预吸胀过程中,种子的脱水耐性和由脱水后存活种子产生的幼苗生长量逐渐下降,50%种子丧失脱水耐性的时间是7h,以及脱水后种子的电解质渗漏明显增加.下胚轴的脱水耐性大于胚根.吸胀12h的绿豆种子对脱水非常敏感;缓慢脱水时,50%种子丧失脱水耐性的水分含量(以干质量计)为0.15g·g-1.根据水分含量对存活率、幼苗生长和电解质渗漏的影响,缓慢脱水比快速脱水好.这些结果表明,吸胀的绿豆种子脱水耐性的丧失是一种数量特征,吸胀的正常性种子脱水耐性的变化可以作为种子顽拗性研究的一个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4.
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及3种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不同萌发状态的银杏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萌发期间蛋白质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种子萌发初期随着萌发的进行逐渐增加,当种子露白、胚根快突破种皮时游离氨基酸含量迅速下降,而幼芽开始生长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又缓慢上升。蛋白酶的活性随种子的萌发逐渐增加,最大值达0.048 mg/(g.h),其后活性逐渐下降;肽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萌发开始阶段酶活性变化不大,当种子萌动时酶活性迅速增加,随后趋缓;硝酸还原酶活性也随着萌发的进行而增加,幼苗开始生长后酶活性逐渐下降。因此银杏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为幼苗生长提供重要的氮源,这一过程与3种氮代谢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长萼堇菜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较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长萼堇菜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Box-Benhnken设计优化其提取条件.结果:长萼堇菜总黄酮较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16 min、料液比1︰21(g/mL)、乙醇浓度81%.在此条件下,通过模拟得到的二次回归方程预测模型,预测的总黄酮得率为21.39 mg/g,实测值为21.21 mg/g,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结论:采用BoxBenhnken设计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长萼堇菜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扁豆品种‘春扁一号’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50、100、125、150、175、200、250 mg/L)浸种,种子萌发过程中用6 g/L Na Cl溶液进行盐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盐胁迫下扁豆种子萌发及萌发期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随着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增加,扁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的主根长、芽长和SOD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以150 mg/L壳聚糖达到最大值,而MDA含量以150 mg/L壳聚糖达到最小值。因此,适宜浓度壳聚糖能缓解Na Cl盐胁迫对扁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且以150 mg/L壳聚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木犀草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建立了一种黄芫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黄芫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木犀草苷在质量浓度为4.1μg/mL~20.3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曲线方程为A=48.967 C-0.010 8,R=0.999 9(n=5),且重复性(RSD=0.29%,n=6)和精密性(RSD=0.33%,n=6)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2.08%,n=9)。L9(34)正交试验优化黄芫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显示,超声提取法提取黄芫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0.5 h、提取功率160 W、料液比1∶20(g/mL)。最后对5个不同产地黄芫花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山西绛县黄芫花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2.81 mg/g,来自山东舜王城的黄芫花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8.08 mg/g。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黄芫花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和提取工艺流程,操作简捷易行,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于黄芫花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华青二号藜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式,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探讨在不同PEG-6000胁迫浓度(0%、5%、10%和15%)和胁迫时间(24 h、48 h、72 h)对藜麦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藜麦的种植及研究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72 h时达最高值;种子的萌发率、蛋白质含量在胁迫浓度为5%时最高,分别为96.67%和21.67 mg/g;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在10%胁迫浓度下达最大值,分别为1.60 mg/g和9.09 mg/g.可见,一定的干旱胁迫可以促进藜麦种子的萌发及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新疆一枝蒿总黄酮的不同提取工艺,并采用正交法优化相应工艺.以提取率来衡量,回流法提取效果最好,黄酮提取率达到47.8 mg/g,其次是微波辅助提取法,黄酮提取率达到42.13 mg/g,再次为超声法,黄酮提取率达到38.89 mg/g;以提取效率来看则是微波方法最优,其次为超声提取,回流法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五叶草莓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探索甘肃陇南产野生五叶草莓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率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四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设计,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2∶1(m L/g)、超声时间27 min、超声温度59℃和乙醇体积分数61%,野生五叶草莓总黄酮提取率实际可达10. 68 mg/g。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的总黄酮得率为传统水浴回流法的2. 1倍,且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研究结果能为五叶草莓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压榨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栝楼籽油,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火麻籽油进行提取率、成分的比较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油率较高;超声辅助提取法、压榨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压提取油能较好地保留栝楼籽油的品质;栝楼籽油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潜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来提取紫苏叶总黄酮,通过研究提取剂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时间、浸提水浴温度等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紫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浸提液为30%的乙醇、料液比1∶40、超声波(80 Hz、200 W)处理70 min、80 ℃水浴温度下提取2次,得到的紫苏叶粗提液总黄酮含量最高,提取率为21.81 mg/g.  相似文献   

13.
剑叶金鸡菊植株不同器官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波提取及索氏提取法研究了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不同器官总黄酮和总皂甙的含量.结果 表明,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和总皂甙含量显著高于根、茎和叶的含量.超声波提取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提取效率高,在粗提中显示明显的优势,利用该方法提取剑叶金鸡菊花总黄酮含量可达24.33 mg/g...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栝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种子经适当的浸种处理和在适宜的温度下催芽,提高了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表明,栝楼种子在用40℃温水浸泡6小时,再转入冷水浸泡24小时,取出放在太阳下晒到种子表层水干后,于30℃下催芽,促进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对栝楼叶基本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实验室分析测定,并与常见的7种食叶蔬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栝楼叶中蛋白质、粗纤维、VC、灰分、水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53%,5.95%,0.67%,10.70%,80.87%;以质量比计,K,Mg,P,Zn,Fe,Cu,Mn含量分别为1 737.71,446.07,804.20,3.45,19.61,2.48,5.62 mg/100 g.栝楼叶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和丰富,尤其是蛋白质、粗纤维、VC、K、Mg、P的含量远高于常见蔬菜,显示出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白叩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体系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508nm处,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白叩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5.897mg/g,回收率范围为91.6%~95.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测定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选用广西、广东10种不同产地的大果山楂鲜果,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大果山楂总黄酮进行提取;对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氧自由基吸收法来评价大果山楂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法耗时短、效率高、操作简便,优于回流提取法,适用于大果山楂总黄酮的提取;芦丁在0.008—0.06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1.07%),表明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测定;10种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广西靖西市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高达38.61 mg/g,大部分产地的大果山楂总黄酮含量为20.91—32.63 mg/g。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大果山楂总黄酮提取液均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以广西靖西市大果山楂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效果最佳,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0.048±0.006)mg/m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为(39.35±0.42)mg TE/g FW。本研究为大果山楂的原料、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提取紫花地丁总黄酮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紫花地丁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体系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508nm)处,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紫花地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26.55mg/g,回收率范围为108%~109%.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栝楼籽油的萃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栝楼籽粉碎细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栝楼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栝楼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栝楼籽粉碎细度90目、萃取温度50 ℃、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3 h,萃取得率可达39.6%.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半仿生法及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杜仲黄酮的实验条件.半仿生法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半仿生法提取在超声波协同作用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单因素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仿生法在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60 ℃,料液比1∶20(g∶mL)时,黄酮提取率高达325.0 mg/g;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时间50 min,温度65 ℃,料液比1∶40(g∶mL),黄酮提取率为264.4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