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Ba1-xSrxTiO3和Ba09Sr01TiO3·yLa2O3(0≤x≤1,0≤y≤03)系列固溶体超细粉末。XRD证实,当x=1,y=0时,为四方晶系BaTiO3纯相,当0<x<1,0<y≤03时,得到一系列完全互溶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SEM观察粒子为球形,大小均匀,粒度02~03μm,制陶实验发现,钛酸钡经化学掺杂后,室温介电常数显著提高,当x=01,y=002时,ε可达30000,比BaTiO3纯相的室温介电常数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2.
报导Eu_(1-x)Sr_xFeO_(3-y)(x=0.0~1.0)的固相反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 ̄57Fe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_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 ̄57Fe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X=0.2,0.4,0.6).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 ̄3+和Fe ̄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3.
在100℃以下用软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一系列Ba0.75Sr0.25ZrxTi1-xO3固溶体纳米粉末。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组成图证明,产品为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TEM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6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结果发现,用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锶和锆,引起tc前移,室温介电常数提高8倍,而介电损失(tanδ)却下降3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草酸盐和铵盐溶液法制备PTCR热敏陶瓷的前驱体(Ba_xSr_(1-x))TiO_3和(Ba_yPb_(1-y))TiO_3,加入半导化剂Sb_2O_3、或Nb_2O_5,以及AST剂(Al_2O_3、SiO_2和TiO_2)等,研制成功低电阻率(ρ≈10Ω.cm) 的PTCR热敏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F4特性瓷料中加入少量SrTiO3及SrTiO3的加入方式对材料介电性能和窑业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以BaTiO3-CaSnO3为主的2F4特性瓷料中加入少量的SrTiO3有明显的改性作用.SrTiO3的加入使瓷料居里峰展宽、负温度特性变好、介质损耗降低,耐电强度提高.SrTiO3加入方式明显影响烧结性能.先将BaCO3、Sr-CO3、TiO2共同合成(Ba1-XSrX)TiO3固溶体再进行配料烧结的比用BaTiO3、SrTiO3进行配料烧结的有较宽的烧成范围和较好的耐潮性.  相似文献   

6.
XRD法分析和介电测量结果表明,SAG法Ba1-xSrxTiO3(x=0、0.3、0.5和0.7)微粉和陶瓷的室温结构为立方相.其居里温度明显低于相应Ba1-xSrxTiO3晶体或常规工艺陶瓷的值,但居里温度仍随着Sr2+含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晶粒含杂质Fe3+以及表面富钡可能使其晶格立方化,从而使居里温度下降以及三方-正交和正交-四方铁电相变消失.  相似文献   

7.
臭氧发生器用(Sr,Ca)TiO3陶瓷电极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掺杂成分BaTiO3,CaSiTiO5,TiO2,ZnO,Bi2O3对臭氧发生器用(Sr,Ca)TiO3陶瓷电极材料的介电常数、正切损耗、击穿电压、电阻率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2O3的影响最大.最适合的掺杂配方是:Bi2O31.40%,TiO20.30%,CaSiTiO50.31%,BaTiO30.50%和ZnO0.52%.  相似文献   

8.
考察碱土金属氟化物/三氧化二钆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在Gd_2O_3中添加碱土金属氟化物,C_2选择性和收率都有明显提高。当Gd_2O_3摩尔含量相同时,催化性能按Ca-Sr-Ba顺序递增,在80%BaF_2/Gd_2O_3催化剂上C_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59.5%和18.7%.XRD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氟催化剂中出现了四方Gd_4O_3F_6新相,其结构与立方CaF_2,SrF_2和BaF_2相似.可能有利于物相之间的匹配及载流子传递.XPS测试发现,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或O ̄-)物种.与Gd_2O_3相比,在含氟的催化剂中,O_1s结合能较高,表明该吸附氧物种所带电荷较少,对提高C_2选择性有利。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鸭红细胞提取的HMGs(HMG_1,HMG_(2a),HMG_(2b),HMG_(14),HMG_(17))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脏压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选择培养,阳性筛选,克隆化以及冻存复苏,获得了三株稳定分泌抗HMG_(14)的杂交瘤细胞株(1C_(12),1O_3和2F_2),经WesternBlot鉴定,与其它几种HMG无反应,抗体为IgG_1亚型。腹水HMG_(14)单克隆抗体经SephadaxCL-4B亲和柱得到了纯化。  相似文献   

10.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所合成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_(cab)空间群。晶胞参数:a=2.464(2),b=2.462(2),c=2.465(1)nm;Z=8。配合物中,中心离子Sc ̄(3+)与6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6个氮位于八面体的6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Sc(Ncs),它以1:3的比例与3个[(C_4H_9)N] ̄+组成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11.
CaO—BaO—SiO2—TiO2系统溶胶涂液的制备和凝胶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0.1CaO-0.1BaO-XSiO2-(0.8-X)TiO2和YCaO-(0.3-Y)BaO-0.3SiO2-0.4TiO2(X=0~0.5,Y=0~0.3摩尔分数)两组四元系统浸涂液。根据粘度变化和凝胶时间研究了组成、水和醋酸加入量对溶胶涂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配制稳定期长的浸涂液的配比。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探讨溶胶形成过程和凝胶向玻璃态转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溶液中CH3COO-取代醇盐中的OR基团分别与Si4+和Ti4+配位,形成反应活性不同于原醇盐的新的前驱体醇盐;经500°C热处理后凝胶的红外光谱中出现由Ti—O—Si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带。XRD谱证实60°C干凝胶中有醋酸盐晶体,500°C热处理后,这种晶体消失,凝胶中生成Ba2TiO4晶相。  相似文献   

12.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聚氯乙烯(PVC)中,Sb_2O_3-ZnSn(OH)_6,Sb_2O_3-ZnNH_4PO_4,ZnSn(OH)_6-ZnNH_4PO_4二元体系的协同阻燃性能,以及Sb_2O_3-ZnSn(OH)_6-ZnNH_4PO_4三元系的阻燃性能,采用混料回归实验设计,导出了三元系氧指数与阻燃剂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经计算机计算并绘制出了氧指数等值图,该体系中Sb_2O_3-ZnSn(OH)_6,Sb_2O_3-ZnNH_4PO_4复配具有正的协同作用,而ZnSn(OH)_6-ZnNH_4PO_4复配则表现为负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借助DTA研究了NdCl_3-SrCl_2-CaCl_2三元体系相图。发现该体系内有对应于NdCl_3、Sr_3NdCl_9、α_1和α_2的5个液相面,6条二次结晶线,一个三元低共熔点E(47.0%NdCl_3,24.5%SrCl_2;562°C)和三元转熔点P(43.4%NdCl_3,25.3%SrCl_2;587°C).试用极化与反极化概念探讨了含稀土相图、化合物生成及其稳定性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线性电位扫描,x射线衍射和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了锑在0.05mol·dm-3Na2B4O7+0.5mol·dm(-3)Na2SO_4溶液中(PH=9.1,30℃)于1.2V(VS.SCE)阳极成膜3h,阳极形成膜相组成及其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中的阳极膜主要组成是Sb_2O_3和SbOHSO_4·H_2O,膜生长规律大致包括金属的溶解→氧化物膜的形成与增厚→膜的钝化。  相似文献   

16.
N_(503)是国产的酰胺类萃取剂.它在有色和稀有金属萃取分离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1~3].本文研究N_(503)从H_2SO_4-NaCl、H_2SO_4-NaBr、H_2SO_4-KI三个体系中萃取铋的规律,探索萃取能力与水相络阴离子BiCl ̄-_4、BiBr ̄-_4和BiI ̄-_4稳定性的关系.研究了水相酸度和Cl ̄-、Br ̄-、I ̄-浓度对N_(503)萃取铋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不仅对有色和稀有金属的萃取分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萃取化学理论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稳定性良好的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Pb_(1-x)Ca_xTiO_3(x=0.1~0.3)薄膜的涂液。研究了不同掺Ca量对薄膜晶相结构和相变温度的影响。用旋涂法在(100)MgO单晶衬底材料上生长出均匀、无缺陷的钙铁矿结构(100)择优取向的Pb(Ca)TiO_3薄膜,取向率大于95%。测定了在(111)Si单晶衬底材料上得到的Pb(Ca)TiO_3陶瓷薄膜的电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Nd3+浓度(0.1mol%~2mol%)掺杂的BaTiO3陶瓷的电性能.结果表明,当Nd3+浓度为0.1mol%~0.2mol%时,轻度Nd3+掺杂的BaTiO3陶瓷是半导性,而当Nd3+为0.6mol%~2mol%时呈绝缘性.BaTiO3陶瓷室温下的体电阻车ρV随Nd3+浓度的变化呈U型特性曲线,当Nd3+=0.15mol%时材料具有最低的ρV和最佳的正温系数(PTCR)效应,相应于最大的平均晶粒尺寸AGS和介电常数ε。随着Nd3+浓度的增加.材料的ε和居里常数C下降,同时ε与C值密切相关.SEM照片显示了Nd3+含量对材料晶粒尺寸的强烈影响.此外,还分析了ZrO2对(Ba1-xNdx)TiO3系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粒度在0.2~0.8μm范围的钙钛矿型La(1-x)Sr_xMnO_3粉末,用室温和高温X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发现其在1200℃高温发生了四方→立方的相变;制备的粉末粒度与水浴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室温时电阻率在6.0×10 ̄(-3)~6.9×10 ̄(-3)Ω·cm范围内,在温度大于45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率亦升高。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9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c[R为_6H_(5_a_x_a(x=H,4 Br,4SO_3H,4OCH_3,2,4(NO_2)_2)和2,4(NO_2)_2C_6H_4NH]及5种取代苯亚甲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x_n(2OH)C_6H_(4-n)。CH=N—Fc[x=H,5-Br,5-NO_2,5NO:5Br3,5(NO_2)_2]的制备,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光谱,指定了谱带的归属,并对谱带的位移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