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以P507-HCI-煤油体系分离镨钕为例,首次开发了稀土溶剂萃取分离过程的故障监测与诊断专家系统REMD。该系统可对分离过程进行日常监测及故障诊断,并能迅速指出故障原因及修复调整的办法,以指导生产实践,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在实践中经过了考证。  相似文献   
2.
对生产实际中采集的数据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 4组分 2出口体系镨钕分离系数与组成关系的数学模型 ,并应用到动态模拟程序中 ,模拟结果与实际采样分析结果非常接近 ,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钙常温水相法合成新工艺的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Ca(OH)2 和H2O2 为原料 ,通过添加稳定剂 ,实现了过氧化钙的常温合成 ,并研究了加水量、反应时间、稳定剂用量、Ca(OH)2 过量系数等因素对产品纯度和产量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并对该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在100℃以下用软化学掺杂方法,合成了一系列Ba0.75Sr0.25ZrxTi1-xO3固溶体纳米粉末。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组成图证明,产品为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TEM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6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和介电损失,结果发现,用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锶和锆,引起tc前移,室温介电常数提高8倍,而介电损失(tanδ)却下降3倍。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钙在水稻直播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合成稳定过氧化钙的基础上 ,设计合成了以过氧化钙为主体的水稻直播种子粉衣剂 ,并研究其在水稻直播中的作用 ,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粉衣剂在水中能缓慢释放氧气 ,使水稻种子在浸水土壤中的发芽率提高到 95 %以上 .  相似文献   
6.
综合了各种典型的硫酸焙烧包头稀土精矿方法生产稀土化合物的工艺流程,根据各生产工序的功能,划分和组合成7个冶金计算模块·确定了模块的流程结构、程序结构、编程结构及数据库和模块间的连接结构·各模块可完成冶金计算,重组成不同的生产工艺,形成的稀土冶金计算软件解决了稀土冶金计算靠复杂的人工计算的难题,并可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分析和科学管理,也可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SnyTi1 -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0.3) ,通过制陶实验 ,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 ,结果发现 ,用软化学方法在BaTiO3 中掺入适量钙和锡 ,由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 ,引起tc 降低 ,室温介电常数达9800 ,比BaTiO3 纯相提高6倍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自制二氧化钛粉末光催化剂成功地处理了含Cr(Ⅵ)废水。提出了Cr(Ⅵ)光致还原的最佳条件,确立了当溶液酸度为0.5mol/LH2SO4,Cr(Ⅵ)质量浓度为80mg/L的50mL废水,催化剂用量为0.3g,光照时间4.0h时,Cr(Ⅵ)的光致还原率达95.0 %以上。同时对光催化转化Cr(Ⅵ)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证明Cr(Ⅵ)的TiO2 光致还原遵循一级反应速率公式:lnC= -0.88t +4.38。  相似文献   
9.
Ba_(1-x)Ca_xZr_yTi_(1-y)O_3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压水相法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ZryTi1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采用常压水相法 ,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 -xCaxZryTi1 -yO3 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3),经XRD物相分析和d -间距 -组成图证明 ,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 ,结果符合Vegard定律.TEM形貌观察 ,粒子为均匀球形 ,平均粒径70nm.通过制陶实验 ,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以及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结果发现 ,用软化学方法在BaTiO3 中掺入适量钙和锆 ,由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 ,引起tc 降低 ,室温介电常数达9200 ,比BaTiO3 纯相提高6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