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刘婉绵 《科技信息》2012,(3):429-429,424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习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然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文中的语言千篇一律,众口一词.词汇贫乏.满腹“大人腔”等现象屡见不鲜,丧失了儿童时代富有的灵性与气息.其独立的个性.思想的灵魂,思维的火花受到了严重的抹杀。因此.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自主表达能力.已成为当前习作教学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反思当前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大多处于低效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习作怀有恐惧心理,甚至“谈文色变”,千人一面、空洞矫情时常出现;另一方面,教师教得很辛苦,尤其在习作批改方面投入相当多的时间,但学生的习作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触角迟钝、情感缺失、思维僵化倒成了习作的一些共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生活体验较少,习作常常感到言之无物,即使把文章写出了,也是干巴巴的,平淡无味。更甚的是他们害怕习作,这样给习作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如何帮助中年级学生过好这一难关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生应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我们的教学现状却与课标相去甚远,学生习作多是通俗作文教材的翻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要充分地活用课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精心选择落笔点,巧妙地设计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得言”又“得意”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习作是生活的需要,习作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习作要为学生服务。这三点是习作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我们的习作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年级是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个性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方向和个性。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又要扎实有效地进行习作训练,努力使学生在习作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昧和言之有新。  相似文献   

7.
雷爱华 《海峡科学》2007,(9):106-106
评语是小学生习作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习作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写作教学的坐标和方向,往往要通过习作评语传达给学生。就学生而言,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章,教师看后是否认可,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长处如何发扬,短处如何改正,常常要在作文评语中得以了解。可见,作文评语不仅是学生写作表现的总结,也是对写作教学成效的归纳,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中介。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因为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兴趣。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9.
刘玲 《科技信息》2009,(13):223-223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理应成为学生习作的“活水”,但我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面对习作越来越茫然,习作成为“无米之炊”。直面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语文教师该认真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深入探讨其中缘由。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画中,静物、风景,人体是最常见的一种“学院化”题材,因为学生的作业练习,多是从这些题材入手的。但是这些题材又绝不局限于“习作”的范畴,许多著名画家正是从这些题材领域中走出了自己的路。静物中的花卉器皿,风景中的一角一隅,人体的坐卧立行,这些看似平淡,一再被画家表现的对象,却孕育出一个个不同凡响的大师。像塞尚这样开启一代风范的先驱人物,也主要是在静物与风景中完成了他的艺术变革。而莫兰迪的巨大声誉更是离不开他那些歪歪斜斜的瓶瓶罐罐。足见艺  相似文献   

11.
张丽华 《科技信息》2010,(18):I0384-I0384
提起习作,学生望而生畏;习作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习作教学工作的艰辛。如何引导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步入习作的广阔天地,使他们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呢?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习作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与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过去我也尝试过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交流与评改的机会,但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习作辅导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如果辅导得法,就会使初学习作的学生产生兴趣,激发灵感,写作起来才会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反之,学生则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话可写。甚至还会出现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写好习作方面,笔者根据自己历年的实践探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作文总目标,课程标准在各级段习作教学中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如何加强课堂有效指导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怎样让孩子喜欢作文呢?我认为:应该让习作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  相似文献   

16.
我的自画像     
习作要求以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注意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要说真话,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习作指导老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也许你眉清目秀,也许你瘦骨嶙峋,也许你文质彬彬,也许你其貌不扬……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来写一写我们自己,把自己的特点介绍给别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好吗?小丫:好啊!我这个人最有个性了,只要我想达到的,我一定努力去做。一天,我在校园的大树下乘凉。突然,一位男同学迎  相似文献   

17.
自我介绍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再加一个题目。向别人介绍自己,是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这本领能帮你赢得大家的喜欢,让你结交更多的朋友。怎样的介绍,才能让人喜欢你呢?一、照镜子,认识自己。要让自己的介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先得正确认识自己。也许你会说,自己还会不认识吗?其实,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作文课中,存在着审视习作的指导、忽视习作修改的状况,造成了学生完成习作后,便是等待教师批改结果。然而,当习作发回给学生后,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精批细改没有认真看,看的是教师给出习作的等级和批语。作文修改的权力被教师有意无意地独占了。其实,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而且是作文者自己修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从事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作文,用鼓励的话语评价作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作文的热情,有助于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自己的习作。现就自己的这方面的努力作一个交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没有材料可写,有话表达不出来,是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教师教学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学生抒展心灵个性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