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婉绵 《科技信息》2012,(3):429-429,424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习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然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文中的语言千篇一律,众口一词.词汇贫乏.满腹“大人腔”等现象屡见不鲜,丧失了儿童时代富有的灵性与气息.其独立的个性.思想的灵魂,思维的火花受到了严重的抹杀。因此.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自主表达能力.已成为当前习作教学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小学习作教学,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写“有中心”的作文后,如何选材往往成为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难点。选择一件事来表现一定中心的,从学生习作中的选材效果来看尚能差强人意;一旦要求用多件事来表现中心,往往就漏洞百出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指导学生仿写能够有效地降低选材的难度.但在仿写中如何选材还需要教师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3.
没有材料可写,有话表达不出来,是学生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教师教学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学生抒展心灵个性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倡导学生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现童真、童趣、童语。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小学生习作中恰恰存在着大量的假话、空话、套话。抒隋言不由衷、场景描写不真,事例虚编乱造。我们称类似情况为小学生习作上的“失真”现象。具体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赏识是习作兴趣的催化剂;是习作成功的源泉;是习作发展的动力。在习作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让主体多元化的赏识评价成为学生作文兴趣的点金石。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我赏识;生生互动,相互赏识;师生对话,人文赏识;拓宽渠道,多方赏识等方式,让赏识评价促进学生智慧的不断生成,习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从成功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要摆脱儿童作文的“苦作”状态,让“习作”变为“喜作”,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中赋予教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使作文教学更有效,使习作训练更高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向导”,学会给学生“指路”;做“好朋友”,以平等的交流方式与学生沟通,培养师生合作意识;做好“教练”,在学生自练自悟的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做好“读者”,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7.
谈起习作,许多学生就会摇起脑袋,皱起眉头,唉声叹气,咬着铅笔头生编硬造。而有的学生却能拿起笔来洋洋洒洒,如江河之水一气呵成。如果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作文世界里自在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想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梦寐以求的。通过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发现从低年级开始抓住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教学,进行写话拓展训练,让阅读为写话服务,教师想方设法地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就能让学生的习作之笔快乐地抒发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生应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我们的教学现状却与课标相去甚远,学生习作多是通俗作文教材的翻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要充分地活用课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精心选择落笔点,巧妙地设计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得言”又“得意”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成为语文教师深思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笔者在习作指导中,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们《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感。”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怎样让孩子喜欢作文呢?我认为:应该让习作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学生由写话到习作,常感到无话可写,情长话短,茫无头绪.究其原因:一、生活积累少;二、语言贫乏,写作技巧差.从教学方面来讲:常规习作要求限制学生自由表达,应试教育苦苦相逼,使学生习作兴趣和欲望被慢慢泯灭.在教学中我据新课标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重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自信心,营造自由表达空间,让孩子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把习作当作自己内心的需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师生共度生命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因为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兴趣。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4.
习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如何让习作成为学生情感倾诉和交流的温馨天地?笔者以生活为依托,试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真正实现“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练习,是小学生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怎样才能让习作教学教得有味,让孩子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情呢?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值得不断探究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些理念都时时在引发我们的思考。我认为要使孩子能快乐作文,写好作文,找准“结合点”,是一条可以借鉴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教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的习作时,我总是习惯性地在神、活、形象、生动、逼真上做文章,启发引导学生将自己眼见的风景介绍得精细、鲜活、出神入化,读来琅琅上口,文辞语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只是我们的“单相思”,往往事与愿违,费了好大劲指导出来的习作,常常只是极个别学生写得还凑合,大部分学生东拼西凑,让我们伤心失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习作是生活的需要,习作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习作要为学生服务。这三点是习作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我们的习作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作文教学,该注入什么“新鲜血液”而使孩子们激情飞扬呢?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让作文教学由“教材本源”走向“生活本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发蕴藏在学生生活中的新鲜、有趣的课程资源,学生对习作自然兴趣盎然。一、活用教材,彰显个性首先,要敢于挑战教材。我们总是把教材、教参奉为“圣经”,老老实实地按教参的内容备课、讲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感到乏味。如果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利用,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浙教版六年制地十册地五单元的习作训练是《农贸市场》,我把课堂搬到了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热闹的场面,和小贩去讨价还价,当小记者去采访摊主,帮摊主做一笔生意……回到教室后,学生个个神采飞扬,跃跃欲试。我就撇开文中的要求,让学生自选内容,自主拟题,自定目标。结果,学生的习作真可以说五花八门,有反映市场繁荣兴旺的《热闹的农贸市场》,有赞颂买卖公平的《“傻傻”的卖菜老伯》,有写自己第一次买菜、卖菜的《我当“采购员”》、《第一次当小贩》,有批评短斤缺两的《称的“猫腻”》、《我上当了》……如果不是挑战教材、教参,怎会有学生的个性飞扬?另外...  相似文献   

20.
周成潮 《科技资讯》2014,(6):178-181
当下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已休眠:作者缺失言语表现意识、缺乏自我检阅意识、缺欠习作评价意识、缺少习作发表意识,学生没有以"作者"的身份与姿态亲历习作的全程,导致习作教学成效不彰,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亟待复苏。鉴于此,笔者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习作教学中作者意识的恢复路径:一是驱动作者言语表现;二是激励作者自我检阅;三是构建习作评改联盟;四是拓展习作发表路径。藉此,复苏习作教学中的作者意识,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