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V型胶原酶分离胰腺得到胰岛,在EGTA预孵育后以低浓度的胰蛋白酶和DNaseI酶联用消化胰岛,建立了大鼠胰腺β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反复实验表明(n=10),所获得的细胞表面光洁、完整、呈球形,功能正常,能对生理剌激物迅速反应,适用于通常的单个细胞的电生理学实验.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胰岛 β 细胞的再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胰腺在特定条件下,如被部分切除或 受到伤害时,胰岛细胞会代偿性再生。胰岛 β 细胞的再生包括 β 细胞的自我增殖和 α 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胰 腺前体细胞以及腺泡细胞等细胞的再分化。利用分泌胰岛素的胰腺 β 细胞的再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成为当 今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胰岛再生途径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 Hanks’(4℃)液自胰管灌注使胰腺膨胀,或用多点注射法使胰腺浆膜扩张,整个胰腺则清晰可见,此时迅速摘除并清除它周围的血管及结缔组织,用Hanks’液清洗整个胰腺并将它快速剪碎,然后加入胶原酶、胰酶消化,再经过滤和 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使人胎胰腺中的胰岛有效地被分离并将其收集。胰岛的纯度达80%,通过体外活染,表明胰岛具有活性。通过放免法测定,游离胰岛及胰岛分散为单个细胞的分泌能力正常,在离体中对葡萄糖急性刺激能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胰腺的发育机制,以及制备胰腺缺陷型的小型猪模型,构建了特异性表达载体,开展了相关载体构建及体外验证研究.本研究以小鼠PDX1启动子为特异性启动元件,构建胰腺特异性启动小鼠Hes1基因的表达载体PDX1-Hes1,载体转染MIN-6胰岛β细胞、猪耳成纤维细胞及猪肾细胞,培养48h后,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es1在MIN-6胰岛β细胞中的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效表达,而在非胰腺细胞猪耳成纤维细胞及猪肾细胞中均不表达.试验表明:胰岛特异性表达载体PDX1-Hes1的成功获得,为构建相关基因在胰腺中特异性表达的载体提供参考,为后续制备胰腺缺陷型的小型猪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诱导胰腺干细胞再生胰岛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改进及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胰岛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胰岛供体短缺的矛盾亦更为突出.胰腺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胎儿或成年胰腺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体外分离、克隆胰腺干细胞,并定向诱导其分化为功能性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是解决胰岛供体短缺的有效途径.目前,该研究已成为组织细胞工程研究的又一热点.文中综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空肠异位胰腺伴胰岛细胞增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依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术中空肠系膜缘对侧肠壁见一肿物,大小约2 cm×1 cm×0.8 cm,表面呈结节样,质地韧,活动度差,术中行快速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空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石蜡切片结果为空肠异位胰腺伴胰岛细胞增生.结论异位胰腺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异位器官,大量增生的胰岛细胞单独存在,呈团状.石蜡切片显示:空肠黏膜下有腺泡、导管及胰岛结构,系胰岛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Aurora-A在2型糖尿病小鼠中对胰岛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r antigen,PCNA)染色等方法研究了Aurora-A在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抑制AuroraA后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的增殖情况。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组、高脂饮食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high fat diet,HFD)联合链脲佐霉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以Aurora-A抑制剂连续灌胃2周;模型组则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经药物干预后采用PCNA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胰岛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Aurora-A在模型组胰腺组织中明显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经Aurora-A抑制剂治疗后胰岛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可见,Aurora-A在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中表达升高;并对胰岛细胞的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的治疗目前集中于细胞的替代疗法。供体器官的短缺激发了对如何产生beta细胞的研究。目前,胰岛的扩增,胰岛的异种移植,人胰岛细胞系的开发,干细胞的分化都是热点。干细胞的治疗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本文讨论干细胞向胰腺beta细胞分化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胰腺是重要的消化器官。 以往关于猪胰腺的解剖组织学研究,主要侧重于血管和导管的分布。 本研究利用本课题和其他课题中的 24 头对照组动物,观察和测定巴马小型猪胰腺的组织形态学数据。 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的胰腺形态变异较大,大体结构可分为 3 个叶,即脾叶、十二指肠叶和连接叶;初步分为 3 种类型,即标准型、纤细型和粗壮型;24 头猪中,3 种类型分别占比 16 / 24、6 / 24 和 2 / 24。 胰腺占比体质量的 0. 09% ~ 0. 15%。 巴马小型猪的胰岛普遍较小,以超小胰岛居多。 胰岛占比胰腺的 1. 52% ~ 4. 98%。 胰岛 β 细胞占比体质量的 0. 012‰ ~ 0. 0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大鼠胰岛进行分离和纯化。方法胶原酶V内消化法分离胰岛,在通过Histopaque分离液1119、1083、1077配合使用HBSS缓冲液对胰岛进行纯化。结果该方法能够得到充足的胰岛,每只大鼠能够获取(758±55)个胰岛,纯度大于95%,并且与Ficoll法相比操作更加简单。结论胶原酶V内消化联合Histopaque法分离和纯化大鼠胰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晓蕾  张圣强  杨桂文 《科技信息》2009,(32):I0117-I0118
1型糖尿病是以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β细胞进行特异性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肽释放试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0例Ⅰ糖尿病(DMⅠ)患者及50例Ⅱ型糖尿病(DMⅡ)患者的C肽释放试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结果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率DMⅠ患者为73.3%,与DMⅡ患者为12%相比,显著增高(P<0.01);DMⅠ患者C肽释放试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水平平均显著低于DMⅡ患者(P<0.01).结论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是胰腺β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结合C肽释放试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测定有助于对糖尿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A群溶血性链球菌制剂对NOD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NIT体外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制剂处理体外培养的NOD鼠胰岛细胞瘤细胞株NIT和正常小鼠胰岛β细胞,以不加药物的培养孔作为对照来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经Agarose gel电泳分析DNA ladder条带检测凋亡,结果表明:A群溶血性链球菌制剂能显著抑制NIT细胞增殖,而对正常胰岛β细胞没有影响,且该制剂有促NIT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胎肝Sca-1+细胞治疗STZ诱导小鼠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鼠胎肝组织中的干细胞抗原1阳性的细胞(Sca-1+细胞)治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鼠的潜能.方法取14.5 d的C57BL/6J小鼠胎肝,制作细胞悬液,用单克隆免疫磁珠细胞分离技术分离Sca-1+细胞,将2×105个雄性小鼠Sca-1+细胞输注到STZ诱导的C57BL/6J雌性小鼠体内,以后每7 d定时测定小鼠血糖,第38 d处死受体小鼠取胰腺组织固定、切片,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胰岛素阳性的β细胞变化.结果小鼠胎肝Sca 1+细胞能够有效抑制STZ诱导小鼠血糖的持续升高,明显降低糖尿病鼠的死亡率.受体小鼠胰岛细胞结构清楚,其中可见表达胰岛素的β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显示小鼠胰岛内有Y染色体阳性杂交点.结论小鼠胎肝Sca-1+细胞具有一定的治疗小鼠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维生素A 对2 型糖尿病( T2DM) 大鼠胰岛纤维增生的影响。方法维生素A 补充2 周后,将GK大鼠胰腺石蜡切片行HE 和Masson 染色,观察胰岛纤维化区域变化。结果补充维生素A 组GK ( Goto-Kakizaki)大鼠胰岛纤维增生区域明显减少。结论外源性给予维生素A 能显著减少T2DM 胰岛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16.
<正>A:糖尿病(diabets mellitus,DM),是最常见的一类内分泌代谢病。有人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约7000万。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腺体,根据细胞组成和功能不同,又可以分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消化食物)和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起到不同生理作用)两大类。在胰腺的腺泡组织之间,约有100万~200万个胰岛细胞,它们执行着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的B细胞(也叫β细胞)可以分泌出一种含有51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就是著名的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非常复杂,它既是全面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的关键激素,又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并抑制细胞的凋亡。非常特别的是,胰岛素还是体内惟一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山药多糖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不同质量浓度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胰岛β细胞活性,同时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胰岛细胞的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研究山药多糖与大鼠胰岛细胞共培养对胰岛细胞活性与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600 mg/L组胰岛细胞活性稍有下降,但是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随培养液中山药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胰岛细胞活性增加.低糖或高糖质量浓度环境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分泌没有显著差异(p0.05),RT-PCR发现实验组的bcl-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00 mg/L山药多糖明显提高胰岛细胞的存活率,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用同窝大白鼠胰腺组织片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的胰岛具有正常胰岛素释放功能,没有发现形态和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19.
新鲜分离的北京鸭胰腺腺泡细胞中的功能性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鲜分离的北京鸭胰腺腺泡,用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乌拉胆碱(Beth)、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刺激,检测淀粉酶的分泌。发现CCK-8,Beth可剂量依赖性地刺激淀粉酶的分泌,而VIP对分泌没有刺激作用。CCK-8对分泌刺激作用的量效曲线呈“钏罩”型。由此可见,在新鲜分离的北京鸭胰腺腺泡细胞中存在CCK受体和胆碱能受体,不存在功能性VIP受体。  相似文献   

20.
郭杰  张继  王俊龙  李梅  刘琴  陈玉萍 《甘肃科技》2013,29(7):124-126
以离体培养的大鼠胰岛β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黄参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及可能机制。用四氧嘧啶损伤胰岛细胞建立糖尿病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黄参多糖作用于四氧嘧啶损伤的胰岛细胞,用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胰岛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参多糖可以减少四氧嘧啶对胰岛细胞的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在2.8mmol·L-1、16.7mmol·L-1葡萄糖刺激下,黄参多糖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胰岛素分泌;黄参多糖能使胰岛细胞的MDA含量减少,同时增强了SOD的活性。总之,一定浓度范围的黄参多糖对损伤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黄参多糖能够增加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提高细胞存活率,促进胰岛素分泌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