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杰  过琪芳  吴凡 《科技信息》2012,(36):271-271
本文针对高职“2+0.5+0.5”学制下学时减少的现状,探讨单片机课外学习的组织实施办法,课外制作项目的选择、提高措施。强化教学自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再学习能力,改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鲁学生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2):124-125,128
走“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了积极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如,实行“2+1”或“2+0.5+0.5”的教学模式改革,与企业进行联合办学,进行订单培养,实行引企进校,建立”校中企“或”企中校“等。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制度上、运行机制上进行设计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栀子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不同部位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培养,诱导率表现为带腋芽的茎段>顶芽,而叶片则不能被诱导发芽。在继代过程中培养基MS+BA2+NA0.5的继代效果好于培养基MS+KT0.02+NAA1.5。生根培养基1/2MS+IBA0.5+NAA0.1和1/2SH…IBA0.5+NAA0.1均有良好的生根效果。移栽时,基质温度掌握在18-20℃能够保证试管苗有良好的长势。  相似文献   

4.
新疆主栽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38份新疆主栽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38份材料在Glu-1位点共检测到14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其中Glu—A1位点有“1、2*、Null”3种变异类型,Glu-B1位点有“7、7+8、7+9、6+8、13+16、17+18、14+15”7种,Glin-D1位点有“2+12、5+10、5+12、2+10”4种.“Null、7+8、2+12”是主要亚基,它们的频率分别是55.3%、57.9%和65.8%.亚基组合类型有17种,其中Null、7+8、2+12亚基组合占39.5%;1、7+8、2+12亚基组合为10.5%,其余亚基组合的频率都在10%以下,不同材料的品质评分在3~10之间,平均评分为6.3.  相似文献   

5.
树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莓的顶芽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筛选出最佳培养基:(1)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TDZ0.3+NAA0.1;(2)试管苗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TDZ0.1+NAA0.1;(3)生根培养基为MS+NAA0.4。  相似文献   

6.
叶蕾 《咸宁学院学报》2013,(4):173-174,177
为了探讨PBL+CBL+“模拟病人”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问卷调查与成绩分析两种方式综合进行评估。问卷调查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满意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在激发妇产科见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护理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增强与病人沟通能力5方面,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分析总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在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CBL+“模拟病人”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DN113杨休眠枝水培芽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下萌发的芽体对不定茅的诱导率有影响,完全闭光条件下萌发的黄化芽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筛选出DN113杨组培育苗的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BA1.0+NAA0.1、适宜继代培养基为MS+BA1.5+KT0.5+NAA0.1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3+NAA0.2。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YxGd(1-x)P3O9:Dy0.01(x=1,0.95,0.5,0)的真空紫外激发和发射光谱.直接观测到了Dy^3+在真空紫外波段的5d→4f发射,发现随着Gd^3+含量的增加,Dy^3+的5d→4f发射迅速减弱,这表明Gd^3+的存在分流了Dy^3+ 5d HS激发态的能量.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量子剪裁模型.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浓度的Cr^6+溶液胁迫对番茄种子发芽及幼根生长的影响,以“903号”番茄种子为试材,采用0.01、0.05、0.1、0.5mmol/L Cr^6+溶液处理进行种子的发芽试验,研究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01、0.05、0.1、0.5mmol/L Cr^6+溶液处理的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根长和芽长均低于CK,且随Cr^6+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Cr^6+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泗洪大枣(Zizyphus jujuba Mill.var.sihongensis)组培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促进泗洪大枣试管苗茎、叶营养生长效果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WPM+1.0mg/LBA+0.005mg/LTDZ+0.2mg/LIBA+3.0%S,40d生长高度达3.8cm;促进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改良WPM+1.5mg/LBA+0.005mg/LTDZ+0.15mg/LIBA+3.0%S,35d增殖4.5倍;促使试管苗产生优质根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WPM+0.5mg/I.IBA+0.2mg/LNAA+2.0%S,试管苗生根率达90%以上,且发根粗而短,生理活性旺盛;生根试管苗在V砻糠灰:V黄心土=3:2混合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5.0%。  相似文献   

11.
大花蕙兰快速繁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试验,筛选出B5+BA1.0+2,4-D2.0的组合对大花蕙兰花梗诱导类原球茎有明显作用。B5培养基较MS培养基更容易诱导花梗产生类原球茎。激素BA浓度在1.0-5.0mg/L之间,2,4-D浓度在0.5-2.0mg/L之间有利于诱导花梗产生类原球茎。筛选出MS+BA1.0+NAA0.5的组合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有明显作用。采用井字形切割有利于类原球茎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麦瓶草(Si1ene;jeniss nisWi11d)茎尖为外值体,在培养基MS+6BA0.5中诱导形成大量丛生芽,在培养基MS+2.4-D0.1,或MS+NAA0.5中芽生出根,并且栽成活。  相似文献   

13.
"马可"百合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可”百合(Lilium bulbiferum cv.‘Marco Polo’)鳞片为起始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不同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水平来诱导“马可”百合产生小鳞茎。结果表明:“马可”百合的诱导可由外植体直接产生小鳞茎而分化成苗。诱导“马可”产生小鳞茎的最佳外植体为鳞茎内部的鳞片,将其作为不切开处理,并以鳞片远轴面紧贴培养基的方式进行接种,在MS+6-BA(1.0mg/L)+IBA(0.3mg/L)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其平均分化系数达2.52。“马可”百合最佳扩繁增殖培养基为MS+6-BA(0.3mg/L)+IBA(0.3mg/L),小鳞茎的增殖系数可达2.60。采用1/2MS+6-BA(0.3mg/L)+IBA(0.7mg/L)的培养基对“马可”进行生根培养,根条数可达8.0,生根率为100%。“马可”生根苗应用质量分数为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移植于河泥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为7.3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4.
对海滨锦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滨锦葵茎段外植体较好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MS+KT1.5mg/L+IAA2.0mg/L或MS+6-BA4.0mg/L+IBA0.2mg/L+Inositol50mg/L.2.海滨锦葵愈伤诱导不定芽的较好培养基组合为MS+NAA2.0mg/L+2iP5.0mg/L和MS+NAA0.5mg/L+2iP5.0mg/L.3.海滨锦葵腋芽分化不定芽的较好培养基组合为改良MS(含2倍有机营养)+KT0.4mg/L+IAA1.0mg/L.MS基本培养基中适当提高有机营养的含量对腋芽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以有机营养的含量为基本培养基2倍时效果较好.4.不定芽在1/ZMS的培养基中附加IBA1.0mg/L牛根最好.  相似文献   

15.
蒜头果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种子萌发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NAA0.1mg/L激素组合能够较好地诱导芽的初始分化和增殖;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采用1/2MS+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45.0%;移栽到河沙的生根苗成活率为52.5%.  相似文献   

16.
选取经资源调查及品质分析后获得的优良植株的顶芽和腋芽为材料,诱导腋芽的萌发和不定芽增殖生根.结果表明:从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菠萝蜜组织培养大田取材的最佳时间,该时期接种材料污染率(〈50%)及褐变率(〈5%)均较低;启动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2.0mg/L+KT1.0mg/L+GA。0.5mg/L+蔗糖20g/L,腋芽诱导率为44.6%,KT含量较高(1.0mg/L)有利于腋芽的诱导,诱导率平均为(40%);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组合是MS+6-BA1.5mg/L+KT0.1mg/L+GA。0.5mg/L+蔗糖40g/L,增殖率为2.61,蔗糖含量较高(40g/L)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增殖率平均为2.34;生根培养以1/2MS+IBA1.5mg/L+NAA0.2mg/L最好,接种8d开始生根,生根率15.8%,15d根长3~4cm,平均根数3~4条.  相似文献   

17.
以大理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初步建立起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大理百合鳞片适宜诱导芽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基MS+0.5mg/LBA+0.1~0.5mg/LNAA+3%蔗糖;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BA+0.05~0.1mg/LNAA+4.5%蔗糖;生根结鳞茎培养基为1/4MS+0.01mg/LNAA+6%蔗糖+10mg/LCCC.  相似文献   

18.
西红花球茎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球茎切块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0.5mg·L^-1 6-BA和2mg·L^-1 2,4-D为激素,在(20±2)℃,黑暗环境下培养,可以获得98%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转入MS+5.0mg·L^-1 6-BA+5.0mg·L^-1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丛生芽的产生,将丛生芽切成单个不定芽后转移到MS+4.0mg·L^-1 6-BA+0.5mg·L^-1 NAA的培养基中,光照条件下可诱导新生小球茎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以粉蕉吸芽为材料开展茎尖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MS+BA3-5mg/l(单位不同)+NAA0.2为诱导培养基可以获得不定芽;以MS+BA3.0+Ad10.0为继代培养基可以获得较高的不定芽增殖率且变异率极低,后期附加一定量的NAA有助于促根;生根培养以MS+IBA1.0-2.0+NAA0.1+Ac1为宜。  相似文献   

20.
蔓茎堇菜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蔓茎堇菜植株再生的培养条件。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蔓茎堇菜愈伤组织的适合培养基为MS+2,4-D1.5+ZT1.0;4个激素组合即ZT2.0+NAA0.5、ZT2.0+IBA0.5、6-BA2.0和6-BA2.0+NAA0.5可诱导出蔓茎堇菜芽;诱导根分化与植株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2.0+6-BA(或ZT)0.25或MS+(IBA+IAA)1.0+6-BA(或ZT)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