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数学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数学及相关学科教师性指导下,运用类似于数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群体性“指导者”,潜能的“挖掘者”、研究的“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构建起的人脑加电脑的新型学习机制,以及以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过程所架设起的联系数学理论与实践生活的“桥梁”,将使数学研究性学习既实现再现数学知识产生、发现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又从理论上与实践上真正切入到21世纪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杨德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57-57,120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才会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和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该文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不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很难,枯燥乏味,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影响了教学质量。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而引入新课又是抓住学生兴趣的最佳时机,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巧妙新颖的问题,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造成悬念,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学习当中去,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琪 《太原科技》2004,(2):84-85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我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数学教学中,我从利用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知识背景、数学的美育功能等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学习动机的产生过程,并说明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选择性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真实地了解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性的现实状况,我们对市区内的三所中学的470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个小问题。基本覆盖了有关数学学习选择性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教学学习选择性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从总体上看:(1)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选择性要强;(2)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选择性比较差;(3)少部分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盲目性,缺乏学习的选择性。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选择性的培养,多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数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测验法、同卷法和现场观察法,考察分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小学生数学能力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数学能力及数学学习焦虑的相关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数学能力与数学学习焦虑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数学学习处于低、中等焦虑程度的学生数学能力较强,高度焦虑的学生数学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陈君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78-79,90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成为广大数学教育者的艰难任务。数学文化原本就是数学课程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只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忽略数学自身的历史文化对课程教学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单纯的进行理论性授课,抽象严谨而感性不足。要想使数学文化对课程的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要建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从科学、文化和教育的多维角度出发,打造一门具有活力的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要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读”,多被人视为语文学习的“专利”,很少听到上了一节“数学阅读课”或通过数学阅读使学生学会新知等这样的话题。然而,数学课中的“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也是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读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在阅读中领悟数学内涵,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形计算器开始进入数学教育技术领域,它的出现将会对数学课程改革和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产生影响。通过对图形计算器功能的介绍,讨论了它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和优势,探讨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并给出在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一个数学学习案例。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多层次,多元化的数学知识向学生展示数学的无究魅力,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体验到数学美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化,数学教育必须同时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化价值。为了体现数学的化价值,在高中阶段应开展数学化专题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发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体现数学的化价值;展示数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其实数学实质上是一门生动而又有趣的学科,数学学习在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速度、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探索,越是遇到难题越是想去攻克,在这样高涨的热情下学习数学,数学成绩也就无可阻挡的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生活和斗争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道路,了解用数学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真正懂得数学会提供给我们很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不但对于具体的学科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后学习工作都存在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文化因素 ,提出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文化冲突” ,并对’文化冲突”的产生及其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情境,离开了数学情境,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问题情境是贯穿数学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是驱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动力之一。那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创设科学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20.
郭利群 《科技资讯》2009,(5):228-228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依赖心理、焦虑心理、恐惧心理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外部的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教法单调、呆板等,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未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习方法不正确等。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