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MC尼龙(单体浇铸尼龙)在空气环境下的热氧降解过程和降解动力学,选用MC尼龙粉粒为样品,应用日本TAS-100型热分析仪,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0℃/min、15℃/min加热到500℃,得到TG—DTG的数据和曲线。从所得到的结果推断出热氧降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是大分子链的无规断裂,反应为一级反应。用小泽丈夫法原理计算相应的反应活化能和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尼龙610热降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TG-DTG-DTA方法研究了尼龙610在N2在空气气氛中以不同升温速率β时的热解解过程和动力学,实验发现,尼龙610在空气中的热解过程为两步反应,在N2中为一反反应;随着的增加,其降解温度线性升高。  相似文献   

3.
用热重法、微分热重法、和差热分析法研究药物甲磺酸多沙唑嗪在空气流中的热氧降解过程和热氧降解动力学,发现该药物的热氧降解过程由4个紧连步骤组成。用Coats-Redfern方程进行动力学处理,确定该药物热氧降解的表观反应级数分别为1.1、1.5、1.5、1.2和反应活化能为353.7,239.5,229.9和167.2kJ/mol。  相似文献   

4.
PVB的热行为及其热降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G、DTG和DSC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热行为和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升高,PVB的热降解温度和半失重温度均升高;在空气氛中,PVB为三步降解,在氮气氛中,PVB为两步降解。  相似文献   

5.
药物盐酸曲普利啶热氧降解历程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法、微分热重法和差热分析法研究药物盐酸曲普利啶在空气流中的热氧降解历程及动力学,从而发现该药物的热氧降解过程由5个紧连步骤组成.用Coats-Redfern方程进行动力学处理,确定盐酸曲普利啶热氧降解的表观反应级数均为1.1,反应活化能分别为66.5,113.7,116.2,153.8和180.6kJ/mol.  相似文献   

6.
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热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TG-DSC法研究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热降解机理。考察了升温速率、气氛对热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随β增增大,VC-BA共聚物的热降解出现最大降解速率时的温度和降解10%时的温度都升高,但对最终降解率影响不大;在气氛一定时,Tp时的降解率是一个常数。在氮气气氛中的Tp比空气气氛中的Tp高,且VC-BA共聚物的热降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它的降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脱除支基,第二步是主链断裂;在空气  相似文献   

7.
CaTi0.9Li0.1O3—δ晶格中氧空位与选择性活性氧物种的TG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TGA(程序升温热重分析)法间接表征了催化剂CaTi0.9Li0.1O3-δ晶格中的氧空位,关联了氧空位、可活动氧量与催化剂的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的催化性能,提出了乙烷在该类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选择性氧物种为873~1023K的温度范围内脱附的所谓可活动氧(O^-,O^2-,O^2-2简写为O^δ-1)。利用O2-TPD-MS鉴定了TGA结果,证明了该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8.
以热重分析法(TG,DTG)为手段,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Sestak复杂机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处理,得到了ABS降解反应在不同升温速率β及不同转化率α下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表明,参数定性一和重复性均很好。讨论了Sestak机制在求解动力学参数及描述降解反庆机制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应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聚氯乙烯(PVC)抽纱加香台布热分解反应。TG曲线表明热分解过程分三步完成。表观活化能计算结果分别为E1=84.30kJ·mol(-1);E2=139.56kJ·mol(-1);E3=305.20kJ·mol(-1)。热寿命议程为。用热分析技术求解高分子材料动力学参数甚为方便,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高聚物热稳定性的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0.
氟利昂—12的常压DBD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在常压下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实现了气态CF2C12(氟利昂-12)的常压降解。降解产物主要用GC,FT-IR分析。在(CF2C12)=3.3%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空气中,放电10s的条件下可以使CF2C12达到较高的降解率(85%)。其主要的降解产物为CF2O,C12及少量的COC1F和CF4等,并讨论了产物的生成途径以及不同的外加气体,输入功率对CF2C12常压降解的影  相似文献   

11.
汾江河水LAS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汾江河本底LAS(直链烷基苯磺酸盐)静态降解情况进行了实验测定,讨论了LAS生物降解影响因素计算确定了河水LAS降解系数。研究测定结果表明,前12h的降解速率与LAS的初始浓度关系十分密切,LAS的初始浓度越低,前12h的降解速率越高。天然水中微生物对高浓度LAS的降解动力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12.
对废聚苯乙烯塑料进行热降解和催化降解,利用GC-MS仪对冷凝产物中200℃以下的馏分进行了分析,并对降解现象及产物进行了讨论。催化剂地产物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讨论了PS降解产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毒死蜱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W-1,TW-1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研究了外界因素初始pH、外加碳源质量分数、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培养温度、接种量对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为7.5,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历时72 h,毒死蜱的降解率可达73.97%.  相似文献   

14.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石油降解菌对海上溢油污染的降解能力,从大连石化隔油池污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DW-1.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宜生长条件为pH=8.5、盐度为30、氮磷比为10∶1.油培养基质量浓度为3 g/L时,将菌龄为48 h的细菌进行接种,平均除油率在70%左右,最高可达80.32%.海水培养基中絮状物特征表明,该菌株具有应用于海洋石油污染治理的潜质.  相似文献   

15.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克拉玛依油田土壤分离纯化出3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DM-1和DM-3为芽孢杆菌属细菌,DM-2为假单孢菌属细菌,菌株DM-1,DM-2和DM-3降解率分别达到59.02%,62.02%和73.51%.排油实验、表面张力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3株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实验证明菌株DM-1,DM-2和DM-3产脂肽、脂蛋白类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为生长相关型,在对数生长期产表面活性剂,48小时浓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78g/L,2.15g/L和2.75g/L.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退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7年和2002年的Landsat 5、Landsat 7卫星遥感影像空间属性数据为基本材料.结合实地调查,研究了近20年来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及原因.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的退化包括物理退化、生物退化和化学退化3个方面.湿地的物理退化表现为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景观多样性水平下降;湿地的生物退化表现为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自然湿地净初级生产力降低:湿地的化学退化表现为湿地吸收CO2及释放O2的气体调节功能下降、吸收净化N功能的下降等.引起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变暖和持续干旱、河流径流量减小、风暴潮、海岸侵蚀等.人为因素有围垦湿地、超量开采利用水资源、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咸卤水入侵、道路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研制一种新型的油田防砂用可脱离式充填筛管,其技术关键是实现井下PLA-T管体的快速有效脱离。以PLA-T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一种降解剂配方,并在模拟油藏条件下对降解剂进行耐温、耐盐、耐稀释等性能的评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反应过程中PLA-T表面的微观变化,分析PLA-T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最优降解剂配方为w(丙酮)∶w(二甲基甲酰胺)∶w(乙二胺)=3∶2∶5;在温度为50~80℃、矿化度为10~100 g/L、稀释质量分数为70%~90%的模拟油藏条件下,PLA-T管体降解时间为6~92 min,表明该体系在复杂环境中具有优良的降解性能;在降解剂的作用下,PLA-T的表面结构形态从光滑表面逐步向裂纹、裂缝、不规则裂缝、裂缝-孔洞形态转变,导致PLA-T的降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这种高效降解剂可以通过对PLA-T管体快速降解,实现井下充填筛管的有效脱离,达到疏松砂岩油气藏无筛管防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实际应力环境存在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对传统可靠性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模型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高效石油降解菌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4株细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和吐温80法对其石油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中M3、M7、M9和M11的石油降解能力较高,降解率分别达到71.6%、56.2%、88.2%和60.3%,且这些菌株均有较高的TTC-脱氢酶活性和脂酶活性,因此可以根据两种酶活性的高低初步判断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吲哚美辛微生物及自然光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型环境微污染物,由于其“假”持久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微生物和光化学降解是这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消减途径.以武汉地区春季太阳光为光源,引入固相萃取方法研究低浓度吲哚美辛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及自然光降解.考察吲哚美辛固相萃取条件,以及不同浓度、基质(Cl-、HCO3-、NO3-、Fe3+、腐植酸)及共存物(萘普生、呋喃唑酮)对吲哚美辛光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吲哚美辛在东湖水中微生物降解速率较快,而在长江水中降解很微弱.浓度范围为1-500μg/L时吲哚美辛的光降解速率常数(k)与浓度(C)成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