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瘤菌差异,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引物组合扩增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为68.86%.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12份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共划分为4大类,与大豆品种类型和生育期相关,第一类为黑河41苗期(V_4)、绥农14苗期(V_4)、黑河41盛花期(R_2)、黑农40苗期(V_4)、秣食豆苗期(V_4)和秣食豆盛花期(R_2);第二类为黑农40盛花期(R_2)、黑河41鼓粒期(R_6)、黑农40鼓粒期(R_6)和秣食豆鼓粒期(R_6);第三类为绥农14盛花期(R_2);第四类为绥农14鼓粒期(R_6).为进一步开展大豆根瘤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胜普  刘明  黄智鸿 《科技资讯》2013,(16):133-134
通过对14个不同大豆品种"长农18""绥农14""长农16""吉农24""黑农38""吉农15""吉育47""吉农6""吉林30""吉农23""吉农1号""吉农12""吉农14"和"206"这14种不同大豆品种的生理指标和生育期的常量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和研究,根据冀西北地区种植的需求,我们可以筛选出适合高产品种,筛选出来两种,分别是"206"和"吉林30"。  相似文献   

3.
以抗草甘膦大豆及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施用草甘膦,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来研究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和东农42的不同作用.试验结果如下:抗草甘膦大豆在喷施草甘膦后,表皮细胞、气孔在喷施草甘膦后有一定的变形,到喷施后3~5 d开始逐渐恢复.东农42与抗草甘膦大豆明显不同,表皮细胞、气孔都随着天数的增加变形程度加大.通过统计上表皮的开口气孔数,结果表明气扎数首先出现与对照的偏离,之后抗草甘膦大豆逐渐与对照相接近,而东农42的变化逐渐偏离对照.  相似文献   

4.
黑河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张立娟等建立的两套灰斑病鉴定体系,对采自黑河地区的不同品种15份病菌标样进行了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监测。结果表明黑河地区灰斑病生理小种数目和频率有较大变化。在逊克、北安等地发现新的生理小种,为了解黑河地区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施条件下不同熟性马铃薯光合特性变化和生长发育状况,研究了马铃薯在设施条件下生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中熟品种春薯3号和晚熟品种东农310、冀2004-3-1、陇薯8号较其他品种在表型性状和光合特性上差异显著.在光合速率日变化方面,以陇薯8号为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最高值达12.56μmol/(m2·s)(CO2),且首次峰值比第2次峰值高出11.25%,在11:00左右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品种间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11:00前有一些差异,其余时间变化趋势接近一致.中熟品种春薯3号和晚熟品种东农310、冀2004-3-1、陇薯8号在雾培条件下生长好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Merrill.)品种华春18、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铝处理进行土培,研究铝对大豆主要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处理对大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铝会对大豆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比叶重的增长.2个品种比较,浙春3号抗铝胁迫的能力大于华春18.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临夏州大部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玉米品种,2009年-2011年,共引进7个饲用玉米新品种进行双垄沟播种植试验。结果:富农1号:豫玉22号、酒688三个品种适合在干旱山区种植;豫玉22号、富农1号、酒688三个品种适合在二阴半干旱山区种植。豫玉22号、富农1号二个品种适合在川原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东农42为材料,对处于营养生长期的东农42喷施草甘膦,从叶肉细胞形态结构方面来研究东农42的作用.利用扫描电镜,研究喷施草甘膦后大豆东农42叶肉细胞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变化,来从微观上揭示草甘膦对大豆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东农42的叶肉细胞在喷施草甘膦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皱缩,变形.我们尽可能对其原因进行探究,为草甘膦作用机理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桂华 《奇闻怪事》2009,(6):109-110
黑河48号大豆是适于黑龙江省第四及三、四过渡积温带种植的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它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将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将转录因子HD-Zip家族基因Gm01g04890分别导入测序品种Willimas 82(W82)和小粒豆品种东农50(DN50)两种大豆品种的子叶节中.探讨了种子萌发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条件、共培养时间和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因素对大豆子叶节形成不定芽的影响,优化了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T0代再生植株经草铵膦筛选以及RT-PCR检测,Gm01g04890基因已成功转入并整合于大豆基因组,获得了转Gm01g04890基因的DN50大豆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11.
硼、锰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3号和16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锰营养水平下大豆的农艺性状在2个生育期(三叶期和盛花期)的变化以及硼、锰对大豆相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地施硼或锰,促进了大豆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比叶重的增长,增加了大豆的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而硼或锰的缺失或过量对大豆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总体上看,适量硼的作用大于适量锰;适量的硼锰同施对大豆生长最好.2个品种比较,浙春3号抗硼锰丰缺胁迫的能力大于1601.  相似文献   

12.
该品种由四川省茂县农广校、茂县富顺乡农技站1994年从四川省农科院大豆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白干成大豆中选出的天然变异株,又经1995-1997年连续3年分统选育而成的极早熟、高脂肪、特大粒大豆新品种(原代号富94-14)。2003年8月由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田间技术鉴定,2004年5月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审查认定,定名为大豆新品种"富豆1号(川审豆2004、001)。通过实践,本文对新品种大豆富豆1号的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水分亏缺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幼苗生长状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抗旱棚盆栽方式,在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25%~30%时,测定了10个吉林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幼苗的株高、茎粗等6个表型性状和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的变幅、胁迫系数和变异系数比较研究了各品种幼苗对水分亏缺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形态指标除叶长/叶宽以外其余均降低,且株高、茎粗和功能叶间距降幅>30%,变异系数>20%;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PSII原始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降幅>30%,变异系数>30%;不同马铃薯品种幼苗对于水分亏缺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春薯10号>费乌瑞它>夏波蒂>东农310>大西洋>吉薯1号>春薯4号>春薯3号>延薯4号>春薯5号.  相似文献   

14.
选择256 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为材料,以国际通用的美国000~ X 熟期组的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 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 000~Ⅺ 熟期组; 明确我国长江中下游大豆区春豆归属 0~Ⅳ组、 夏豆归属Ⅲ~Ⅷ组, 并分析长江中下游大豆区春、夏豆品种熟期组地理分布概况.  相似文献   

15.
全面阐述了在黑河地区实施大豆优质高产的系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豆地理生态型生育前期光温综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2 56份我国大豆各地理生态型的代表品种为材料 ,采用分期播种的试验方法 ,以大豆在不同播期间生育前期的标准差为生育前期光温综合反应的指标 ,比较我国不同大豆地理生态型生育前期光温综合反应及品种间变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柴达木地区枸杞主栽品种果实的主要内含物及性状特征的差异,对柴达木地区枸杞主栽品种的果实进行综合评价,本试验测定了9个枸杞主栽品种果实的农艺性状(干果百粒重、干果果形指数、单果鲜干比、单株产量)和主要内含物的含量(多糖、总糖、总黄酮、蛋白质、总酸、甜菜碱、维生素C、总氨基酸),并对这12项品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枸杞果实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可将柴达木地区9个主栽枸杞品种的果实聚为5类:宁杞6号和蒙杞1号聚为一类;宁杞2号、宁杞3号和宁杞7号聚为一类;青杞1号和宁杞1号聚为一类;宁杞4号为一类;宁杞5号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 308%,能够客观反映出柴达木地区枸杞主栽品种果实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评价显示蒙杞1号、宁杞6号和宁杞5号这3个主栽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8.
以小菊品种56号和大菊品种28号无菌苗的幼嫩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器官分化或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建立了两个品种的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6-BA和NAA,通过一定时间诱导,幼嫩叶片和茎段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产生不定芽.初步结果表明,适合56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产生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05mg/L;适合28号茎段愈伤生长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 0.5mg/L NAA 0.1mg/L;56号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 6-BA1-3mg/L NAA 0.1-0.5mg/L.  相似文献   

19.
铝对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3个大豆品种在铝毒害下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铝浓度的增加,不同品种大豆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活性和酶带数量变化不一,其中大豆9703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和酶活性明显下降,浙春3号大豆的变化不明显,浙春2号大豆的明显增加,这与各品种对铝毒胁迫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角     
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大豆新品种浙春5号浙春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衢州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春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适合加工豆制品。经1999和2000两年衢州市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115.4kg和140.0kg,比对照浙春3号分别增产5.6%和6.5%。2000年该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118.3kg,比浙春3号增产8.8%。在杭州、金华等地种植,一般亩产125kg左右。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属中熟春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