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风流水槽风浪统计特征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大型风浪水槽的风浪统计特征,采用多通道测波系统,同步采集沿水槽的12个测点在不同风速下的风浪数据,从观测事实上分析了风浪波面分布和有关要素特征,并建立水槽风浪统计要素与风速,风区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根据上海海域四个测点的11300多且实测波面记录,经初谱估计和分析,筛选出拟合样本280多个,并求得各测站的标准化平均样本谱及4个测站的综合平均样本谱。结果表明上海海域的风浪谱都呈现双峰谱型,且其低频部分的能量比重约为15%-20%。因此,经过多种拟合计算分析后认为:该海域拟采用JONSWAP谱与三参数谱联合或者五参数谱与三参数谱联合进行拟合较为合适,同时提出了适用于上海海域的双峰谱型及其相应参数,可作为上海海域沿海建筑物的不规则波设计的备选谱型,对我国其他类似海域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型风浪水槽风浪成长的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风浪水槽实测风浪资料,分析水槽环境条件下风浪谱的成长特征,给出谱参数与风速,风区之间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5.
风浪中舰船横稳性评估邢殿录,蔡琰先(船舶工程系)关键词:船舶;稳定性;非线性;波/突风分类号:U661.220引言由于纯稳性损失而不是由于破损原因所产生的翻船事故时有发生.虽然这些翻沉的船只在下水之前都经过验船部门的检验,并且在确认满足稳性规范后才交...  相似文献   

6.
风浪与涌浪相互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的海浪往往是风浪与涌浪混合在一起,为此研究了实验室的风浪水槽中模拟风浪与涌浪的相互影响,用脉动风模拟风浪及风与浪的耦合作用,用造波机产生不规则波模拟周期相对较长的涌浪.通过单独风浪、单独涌浪、先风浪后涌浪和先涌浪后风浪4种情况的模拟,从波谱的角度分析风浪与涌浪相互影响的规律.发现影响风能输入的主要因素是波浪是否充分发展,而与波陡、风速、波速等没有直接关系,为风浪对海上建筑物的耦合作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于渤海中部采油平台测得的数据,结合实验室的测量,提出一种深水风浪破碎发生率与风速和风区关系的经验公式,与现已发表的少量海上测量结果相比较,此式符合良好。利用此式较好地解释了风浪破碎起始风速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在分析工程应用中常用的五种风流要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供长江口和杭州湾地区水域风浪要素,并应用风浪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按洪广文和杨正已提出的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峡风浪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最新相关海洋气象资料分析渤海海峡风、浪、流等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渤海海域的年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在同等风力条件下,秋冬季节容易激发波浪的形成和波高增大;在秋冬季波浪形成延迟时间短,在春夏季延迟时间长.偏北风起浪慢,延迟时间长;偏南风起浪快,延迟时间短.研究结果对客滚船驾驶人员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船舶优选航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优选航线的方法和数学模型,确定了船舶在大风浪中航行的临界速度和船舶运动性能函数,利用接收到的传真天气图和最新气候资料作优选航线的数据源,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比天然风浪和试验风浪的风场特点,确定了两者特征风速间的换算关系,采用人工风与不规则造波机相结合的方法生成,模拟风浪,延长了试验条件下风浪成长所需的风区长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试验研究的优点,完成了较大范围浅水风浪试验,对浅水波能谱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比较深水情况,浅水域波能的谱的谱峰变小,谱形更加尖窄,反映出波能趋于集中的特点,对于浅水,给出了波能谱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第3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对影响南海湛江港海域的3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藤田台风模型同化相应时刻的台风要素、NCAR网格点资料、单站观测资料后提供模式所需风场,利用自嵌套方式提供模式所需波谱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对这3次台风浪的模拟来说,是较为理想的,此方案可为该海域台风浪的模拟预报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使用风浪谱的零阶矩(Mow)和混合浪谱的零阶矩(M0)定义的混合浪能量成份因子,作为划分风浪与涌浪一个新判据,给出了混合浪能量成份因子和混合浪波高成份因子的计算公式,根据混合浪波高成份因子的计算公式,使用GEOSAT卫星高度计50个重复周期的资料,计算了南海海域高成份因子及其月变化规律,资料的样本长度是1个月,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的混合浪波高成份因子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海浪在11,12,1,2月  相似文献   

15.
波斯湾是"海上丝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波斯湾航线承担了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量的一半左右,是中国能源进口的生命线.本文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下载精度为0.125,时间间隔为6小时的波高数据,统计分析了2012—2013年波斯湾风浪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波斯湾第二季度波高极值(接近3 m)和有效波高均值(0.6 m)均高于其他季度,第一、第三、第四季度的有效波高均值均小于0.6 m.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比较准确的统计分析结果,掌握波斯湾波浪的分布规律,为波斯湾海域的港口建设和航运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大型风浪水槽风速分布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风浪水槽风速分布精确测量,较详细地获得了该水槽风速分布的基本特征和边界对风场的影响情况。明确了水槽边壁和有限的空间限制是影响模拟实验的重要因素。这项工作对于合理选择实验区段,估计实验误差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海近岸海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海浪谱、风浪及涌浪的预报方法、卫星海洋学及资料同化在波浪计算中的应用、增减水和环境流对波浪相互作用5个方面对近海近岸波浪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海近岸海浪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风浪险情的抢护方法主要有挂柳、挂枕、柳箔、土袋、木排、桩柳防浪等.处理风浪抢险的主要用材--柳树因生长速度缓慢,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所以防风浪所需的柳枝、柳树头严重匮乏,严重影响了大水时的应急抢险.对此,我们单位使用新材料研制开发了新型风浪抢护方法--珍珠岩防浪排.通过实际试验表明它在抵御风浪的冲击力,减少风浪对堤身的侵蚀,适应水位涨落变化方面等有其显著的优点.该项目在推动防汛新材料的开发运用及促进治黄事业的发展上,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东洞庭湖风浪观测资料,分析了最大熵法估计风浪谱(MEM)的谱型曲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MEM法提高了谱估计的精度,对于较短的序列也能得到较好的谱估计结果.由最终预报误差准则(FPE准则)确定最大熵谱的阶数M,得到了东洞庭湖小风区风浪谱的估计公式以及波浪要素与谱的关系式.利用该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风浪中船模稳性实验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