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偶氮氯膦-mN(简称CPA-mN)是稀土元素的一种新型显色剂。曾有文献报道:在掩蔽剂存在下,可用CPA-mN测定钢铁、矿石中的铈组稀土分量和稀土总量。对铈组稀土,灵敏度可达7.8×10~4l·mol~(-1)·cm~(-1)。吴斌才等曾研究Ce-CPA-mN-CPB三元胶束增溶体系的显色反应,使显色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9×10~5l·mol~(-1)·cm~(-1).本文研究了镧(Ⅲ)与CPA-mN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确定了在此条件下络合物组成比为1:4,并在此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C_d~(2+)—I~-—罗丹明6G高灵敏度显色体系。用加权单纯形最优化法进行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缔合物的λ_(max)=5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60)=9.5×10~4l·mol~(-1)·cm~(-1)。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研究了20多种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用于纯铝、纯锌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钼(Ⅵ)—SCN—甲基紫高灵敏离子缔合体系,在0·10—0·14M硫酸介质中,该体系λ_(max)=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_(530)=9·20×10~5l·mol~(-1)·cm~(-1),0~μgM_0/25ml符合比尔定律,选择性较好,并用于钢铁中钼的测定。对显色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木文研究了新稀土显色剂二溴一氯-偶氮氯膦(DBC-CPA)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该试剂在HCl—NaAc 介质中能与稀土形成稳定的兰紫色6∶1络合物,平均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4×10~5l·mol~(-1)·cm~(-1),并采用EDTA 掩蔽大量铁,导数光谱法消除Ca 的干扰,测定了矿石中的稀土总量.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间磺酸基偶氮氯膦与Cr_2O_7~(2-)离子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钢铁样品和水样中铬的测定,本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高,结果表明: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0nm)=2.8×10~4dm~3·mol~(-1)·cm~(-1),Cr(Ⅵ)量在0~0.8μg·cm~(-3)范围之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9-吡啶基荧光酮与铬的反应条件,确定在pH5.0~6.0范围内形成稳定的络合物,λ_(max)=590nm,组成为Me∶R=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2×10~5L·mol~(-1)·cm~(-1)。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水中的铬,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稀土与对氨基本基萤光酮(P-APF)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形成三元络合物的规律,结果表明,RE~(3+)与P-APF、CTAB在不同pH范围可形成两种络合物,在pH7-9,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为7.50×10~41.25×10~5l·mol~(-1)·cm~(-1),λ_(max)为534—540nm;在pH>10.5,形成玫瑰红色络合物,ε值为1.30×10~5—1.58×10~5l·mol·cm~(-1),λ_(max)为585—597。在三元络合体系中加入竞争配体NaF、EDTA,提高了体系的选择性,在NaF存在下,从La中回收Sm,在EDTA存在下,从La中回收Ce,结果的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介质中,钌(Ⅲ)对KIO_4氧化DBC—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确定了测定微量钌的催化分光光度法的最佳条件,其摩尔吸光系数ε_(550)=2.79×10~6L·mol~(-1)·cm~(-1),在0.04~0.3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于贵金属中钌的测定,结果满意。反应在水相中直接进行,简便快速,选择性亦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乙酰基偶氮氯膦(CPApA)与钙显色反应的性质,建立了化学试剂中痕量钙的测定方法,在pH7.4中性介质中,Ca与CPApA试剂生成紫兰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61nm,摩尔吸光系数ε_(max)=4.43×10~4L·mol~(-1)·cm~(-1),配合物组成Ca:CPApA=1:2;Ca量在0~0.80μg/ml范围内遵守Beer定律。方法用于NH_4NO_3及NH_4Cl中采量Ca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光度分析法测定制革废水中的铬(Ⅲ),在表面活性剂吐温—40的存在下,可使测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测定的选择性、抗干扰性和显色稳定性等方面大有改善。废水中铬(Ⅲ)经氧化处理后与二苯氨基脲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_(max)为540nm,摩尔吸光系数2.25×10~5L·mol~(-1)·cm~(-1),铬的浓度在0.02~1μg/ml之间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1.
对二甲基重氮氨基偶氮苯(DMBDAB)的合成、性质及其与Hg(II)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在Tx—100存在下,于PH=9·2处,Hg(II)与DMBDAB形成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2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7×10~5l·mol~(-1)·cm~(-1)。DMBDAB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Sm(Ⅲ)-DBC·CPA-CPB-C_2H_5OH体系的光度特性和最佳显色反应条件,该体系与Sm(Ⅲ)-DBC·CPA体系相比,虽灵敏度未见明显提高,但选择性却有显著提高.Sm(Ⅲ)浓度在0~14μg/25ml范围遵循比尔定律,当λ_(max)=659nm.表观ε=7.6×10~4L·mol~(-1)cm~(-1).该方法用于矿样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5—Br—PADAP)是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金属离子的灵敏显色剂,但用于阴离子的测定报导较少.本文研究了5—Br—PADAP 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与 IO_3~-和 SCN~-生成紫红色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_(max)=540nm.利用这一缔合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 SCN~-离子的吸光光度分析法,其摩尔吸光系数ε_(540)~(SCN~-)=1.05×10~5L·mol~(-1)·Cm~(-1).应用于化纤厂工业废水中 SCN~-离子的测定,结果满意,回收率在96~102%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确证了新显色剂7—(4.5—二甲基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铊(Ⅲ)在P~H=4~5及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的条件下,试剂与T1(Ⅲ)水溶液中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其摩尔比为1:2(T1:R),表观稳定常数为1.5×10~(11),摩尔吸光系数ε_(560)=1.3×10~5l·m01~(-1)·cm~(-1),并对干扰离子的影响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非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碱性介质中Fe(Ⅲ)-Sal-o-NPF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的显色反应条件.反应适宜的酸度为PH10.0~11.0,络合物的λ_(max)=632nm,ε_(632)=7.73×10~4L·mol~(-1)·cm~(-1),稳定时间为12h,组成为Fe(Ⅲ):Sal:o-NPF=l:l:2,0~10μgFe/25mL符合比尔定律,研究了ca~+、Mn~(2+)等10多种物质的干扰.用本法直接测定天然矿泉水中的微量铁,相对标准偏差3.86%,平均回收率97·4 %.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新偶氮化合物1-(2-吡啶偶氮)-2-氨基萘(PAAN),并研究了它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4.0~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Co~(2+)与PAAN形成红色螯合物,λ_(max)=550nm.ε达1.0×10~5L·mol~(-1)·cm~(-1)(乙醇-水溶液)和5.16×10~4 L·mol~(-1)·cm~(-1)(OP-水溶液),钴与显色剂的组成比为1:2.钴量在0~11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该显色反应选择性好.仅Ni~(3+).Fe~(3+).Cu~(2+).Pd~(2+)干扰,可通过加入盐酸酸化至1mol/L,破坏上述离子的配合物而消除,在不加任何掩剂的情况下.测定了土壤、茶叶和维生素B_(12)中的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新显色剂2,4——二溴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纯化及结构分析,并研究了试剂与镉的显色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TritonX—100的存在下,于pH10.0的Na_2B_4O_7-NaOH缓冲介质中,镉可与试剂生成1:2的橙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λ_(max)=4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490)=1.04×10~5L·mol~(-1)·cm~(-1)。镉量在0—0.8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铝合金样品及合成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以对乙酰基偶氮胂(ASApA)为显色剂,建立了钙的分光光度分析新方法。在pH10.0介质中,Ca与ASApA生成1:2(配合比)螯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6nm,摩尔吸光系数ε_(max)=1.11×10~4L·mol~(-1)·cm~(-1),Ca量在1~15μg/25ml范围内遵守Beer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Ca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罗丹明6G—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显色反应的条件,光度特性和缔合物的组成。离子缔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48)=1.87×10~5l·mol~(-1)·cm~(-1),磷量在0—2.0u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用于铜合金中磷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Cu(Ⅱ)与乙二醛双缩(1,8-氨基荼酚-3,6-二磺酸)的显色反应。测定Cu(Ⅱ)与该试剂形成1:1和1:2两种配合物;最大吸收峰在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9.85×10~3l·mol~(-1)·cm~(-1),logβ_1=5.32,logβ_2=15.54,并用该法测定了铜镍矿和鄂铜矿中的微量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