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项目的测定,已成为监测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所以对其测定已成为食品、水质污染分析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目前虽然较多,但当二者共存时,至今没有测定NO_3~-的理想方案。本文用置换法制取纯镉,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进行测定。在实验条件上比前人有所改进,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另外,制药工业和染料工业的废水中,不同程度地含有苯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关于苯胺对硝酸盐、业硝酸盐测定的影响及其消除办法,至今尚无报道。文本测定了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杭州市市售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及食用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不同城区市售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不同类别蔬菜硝酸盐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叶菜类、葱蒜类、根茎类、瓜果类、茄果类;但是,杭州市不同城区市售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差异,各城区蔬菜中均存在无法检出亚硝酸盐情况,且被检出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小于1mg·kg-1.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城区市售葱蒜类、根茎类、瓜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以及所有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在食用安全范围,但有部分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食用安全性相对较差.因此,杭州市城区市售叶菜中硝酸盐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腌制条件下的小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小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盐度和贮藏条件下变化明显.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由低到高变化的腌制盐添加量依次为70 g/kg100 g/kg20g/kg50 g/kg;亚硝酸盐含量由低到高变化的贮藏条件为冷冻(-20℃)室温(20℃)保鲜(4℃),而硝酸盐在保鲜(4℃)下较高,冷冻(-20℃)和室温(20℃)条件下无差异.但是在不同p H腌制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均不明显.因此,在腌制小白菜时,加入70 g/kg的食用盐和冷冻(-20℃)条件下保存,这样腌制出来的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相对偏低,食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NADPH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硝酸盐还原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间接测定蔬菜中硝酸盐质量浓度,为检测蔬菜中硝酸盐质量浓度提供一种新方法.以还原效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酶法还原蔬菜中硝酸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7,反应温度30℃,酶浓度200 u/L,NADPH浓度4 mmol/L,反应时间30 min.此方法与传统的镉柱法检测硝酸盐质量浓度相比较,两种方法都能准确地测定蔬菜中硝酸盐质量浓度,但是前者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无毒无害;后者操作时间长,且金属镉的挥发对人体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5.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测定酿造饮料工艺用水及其它用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冯晓群  雍东鹤 《甘肃科技》2011,27(4):143-147
蔬菜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也是人体摄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阐述了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分析了目前检测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及快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控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离子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后,以3.6 mmol/L Na_2CO_3溶液为流动相,经Metrosep A supp7-250阴离子交换分析柱,于210 nm处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5~0.20 mg/L(亚硝酸盐)、0.10~2.0 mg/L(硝酸盐)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 5 mg/L和0.017 2 mg/L,检测下限分别为0.018 mg/L和0.068 mg/L,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3%~87.3%和98.3%~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相似文献   

8.
根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紫外光谱特点,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的系数倍率法,可同时直接测定水中二者各自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
电子受体对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内,利用活性污泥法,考察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与厌氧、缺氧工艺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存在、不同电子受体出现的顺序对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除磷影响,并讨论了在实现缺氧聚磷条件下,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碳源的需求量。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聚磷是一种稳定的代谢行为,聚磷菌可以利用硝酸盐强化除磷;对于实现缺氧聚磷,硝酸盐的作用远远优于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16.1mg.L-1)则对聚磷无明显影响;聚磷菌利用电子受体是以其存在的顺序而依次发生的,且这种利用能力不受电子受体转换的影响;在硝酸盐替代氧为电子受体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碳源需求将比传统工艺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分别测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过程中的降解速率,由于亚硝酸盐的降解速率低于硝酸盐,在此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的积累.后续的实验表明,这一降解速率的差别是因为两者反硝化菌对电子亲和力不同导致电子流的分布不同造成的.在反硝化初期,硝酸盐获得电子较多,因而其降解速率较快.当硝酸盐的质量浓度低于亚硝酸盐后,亚硝酸盐的降解速率较快,这表明电子流主要流向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镉柱还原和2.5次微分电分析法,以NO2-离子与磺胺重氮化反应为基础,对十多种蔬莱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同时进行测定,样液中大量硝酸根离子存在不干扰,此法快速灵敏,要避免显色剂二次污染,方法回收率达90—102%.  相似文献   

12.
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小结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中氮化合物的多少,可作为水体受到含氮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反映水体受含氮化合物污染程度的几种形态的氮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水中氨氮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分解的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及农田排水等。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1]。因此,水中的氨氮存在量对人类有重要影响,测定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程度和"自净"的程度,所以,测定水中氨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氨氮的测定方法很多,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几种测定氨氮的方法、原理以及用各种方法对已知氨氮浓度的水样进行测定的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核蛋白小球藻对人工废水中不同形态氮和磷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化核蛋白小球藻去除人工废水中不同形态的氮磷,以评估其在生态环境中的生物选择性和可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中同时存在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时,固定化微藻首先去除氨氮,然后依次是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为期5d的试验中其去除率分别为100%、79.2%±0.8%和61.2%±0.2%;当废水中同时存在正磷酸盐和六偏磷酸盐时,固定化核蛋白小球藻优先去除正磷酸盐,然后去除六偏磷酸盐,在为期4d的试验中,其去除率分别为71.4%±1.6%和80.3%±1.0%.因此,固定化核蛋白小球藻对不同形态氮和磷的去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田间试验表明, 施用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青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且小青菜叶柄中硝酸盐的累积量远高于叶片. 通常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1 mg/kg FW(fresh weight, 指鲜重),但在蔬菜储藏过程中,易造成亚硝酸盐的累积. 在室温储藏条件下,当蔬菜腐烂时亚硝酸盐含量会增至数百mg/kg FW, 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蔬菜食前处理后储藏, 也会对亚硝酸盐的累积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蔬菜制成匀浆后,短期内亚硝酸盐含量会剧增,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对人工配制的有机含氮废水进行处理,试验表明: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复合菌能迅速将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缺氧条件下,其能快速将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在两种条件下,微生物复合菌均能使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过滤液总氮(TN)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FIAlab-3500顺序注射仪与镉柱相连,采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显色剂的浓度、样品及显色剂的注入量、流速和停留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氮质量浓度在0~10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31 7x-0.019 6(R2=0.999 1);y=0.250 0x-0.032 5(R2=0.999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 6mg/L和0.003 3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和1.3%,加标回收率为96%~105%。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P4株的反硝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细菌P4株在厌氧条件下,具有反硝化活性,在好氧条件下,这种活性受到抑制,但P4不能利用硝酸盐作为氮源同化为自身细胞物质,并在反硝化作用下测定到N2的存在,说明P4株反硝化作用是通过异化途径实现的,不同碳源对P4株反硝化作用具有不同的协同性,特别以苹果酸钠,乙酸钠等为碳源时,P4株对硝酸盐去除率接近100%,在黑暗厌氧条件下,P4株主要通过反硝化作用获得能量而生长繁殖,在光照厌氧条件下,P4株可以通过光合成作用(光合异养)和反硝化作用获得能量生长繁殖,但两者是竞争性的即负相关性,当光照度度达5klx以上时,P4株反硝化作用非常弱,它的NO^-3比肖耗速率PNO^-3仅为黑暗条件下1/10左右,不管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亚硝酸盐在低浓度范围内,P4株对亚硝酸盐也有良好还原活性,其中最适碳源为苹果酸钠、乙酸钠、琥  相似文献   

18.
以含有亚硝酸盐的自来水为研究对象,稳压泵为动力对水样进行水循环处理,考察循环水和静置水中亚硝酸盐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循环自来水与静置自来水中亚硝酸盐的质量浓度差值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循环360 h后循环水中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静置水质量浓度的112%.循环水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线性相关性.另外,净水器出水后的循环水和静置水中亚硝酸盐的质量浓度均会增加,但循环水中亚硝酸盐增加量小于静置水中亚硝酸盐增加量,且质量浓度控制在002 mg/L以下.因此,将水循环应用到净水器中可解决出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问题,提高水质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主要食用菌中亚硝酸盐、硝酸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芜湖市市场几种常见食用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食用菌中的含量因种类不同而不同,硝酸盐为蘑菇>金针菇>香菇>草菇>平菇,亚硝酸为草菇>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研究发现用洗洁精清洗可有效减少食用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食用菌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符合蔬菜食用安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芜湖市主要叶菜类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芜湖市七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能力不同,同种蔬菜不同部位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根据WHO/FAO规定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及中国2001年10月施行的绿色蔬菜质量标准,蔬菜样本中香菜、菠菜、生菜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