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线形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测定共聚物样品的特性粘度,用FTIR和1HNMR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用溶液成膜法研究了这类共聚物与酚氧树脂的共混相容性.DSC的结果显示:该共聚物仅和酚氧树脂部分相容,丙烯酸羟乙酯单元对丙烯酸甲酯与酚氧的相容性无明显影响.表明侧链导入羟基并未增加丙烯酸甲酯对酚氧树脂的氢键特殊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环己酮为溶剂,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co-N-苯基马来酰亚胺无规共聚物.通过调节单体投料比,制得含N-苯基马来酰亚胺质量分数为17%~55%之间的二元共聚物.采用FTIR、元素分析、13CNMR技术对共聚物的化学组成、链序列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证明该共聚物链序列结构无规、化学组成均一,这种结构特征将大大提高其与被改性的基体树脂的相容性.此外,用DSC,TGA对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得出共聚物组成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含量与其耐热性及热稳定性的规律曲线.随着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的增加,共聚物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提高.所以该共聚物是一种理想的树脂耐热改性剂.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氧烷改性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中引入有机硅氧烷单体进行改性,以提高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木器涂料的耐水、耐溶剂等涂膜性能.探讨了树脂配方中丙烯酸酯类单体、有机硅氧烷单体的种类以及树脂酸值、羟基含量、玻璃化温度、中和度等参数对涂料双组分相容性、干燥性能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合成配方中选择较高活性的丙烯酸羟乙酯单体和阻碍性的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单体,选择酸值在35~50mg/g(以KOH含量计)之间、羟基含量在3.5%左右、玻璃化温度在25℃左右并配合60%左右的中和度,所合成的树脂配制成的木器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水和耐溶剂性,其干燥及胶化时间均达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酚氧共混后,可以提高PET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两组分的相容性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Robeson等研究了50/50的PET/聚酚氧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认为该体系的相容性是难以明确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聚合法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共聚物,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沉淀制得了聚合物膜。用DSC和SEM对聚合物膜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单体投料比与膜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用动态接触角研究了聚合物膜表面的亲水性,并对牛血清蛋白(BSA)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当HEA的投料量wHEA=0.18~0.25时聚合物膜可达到医用膜的力学性能要求;HEA的引入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膜的生理相容性,同时降低了膜对蛋白质的吸附,有利于提高膜的抗凝血性。  相似文献   

6.
AMS/AN/M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改性CPV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AMS/AN/MMA)三元共聚物,用FT-IR和DSC对共聚物组成及其与CPVC相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与单体配比对转化率的影响和三元共聚物与C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与CPVC的相容性良好;添加该三元共聚物对CPVC的加工性能有显著改进,且随共聚物中AMS质量分数增加,共混物的Vi-cat软化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反应物的不同配比,用乙酰基不同程度地取代了聚酚氧大分子侧链上的羟基,得到了不同酰化程度的聚酚氧,用NMR及FTIR谱图对合成的乙酰化聚酚氧进行了定量,并用FTIR、DSC对其分子间氢键的强弱进行了研究,用DSC对系列酰化聚酚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聚酚氧中的特殊相互作用主要来自羟基。  相似文献   

8.
树脂吸附法回收染料废水中的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树脂吸附回收染料废水中高浓度酚的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某染料化工厂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详尽的吸附、脱附和放大试验,结果显示,H-103树脂在本试验系统内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对酚的吸附量在600mg/g以上,酚回收率达96%。5%NaOH溶液和工业乙醇均有良好的洗脱再生效果,树脂重复使用多次而吸附性能无明显变化。洗脱液可直接回用于生产,较好地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交联磺酸萜烯酚树脂的合成方法,对磺酸萜烯酚树脂作了红外光谱表征,探索了磺酸萜烯酚树脂对正丁醇与乙酸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甲苯二异氰酸酯对萜烯酚树脂有较好的交联作用,乙酸转化率为64.58%.  相似文献   

10.
以聚醚砜齐聚物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聚醚砜-聚酚氧嵌段共聚物样品.并用DSC和IR表征了其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11.
MPC/MM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MPC/MMA共聚物,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得了共聚物膜。通过测定牛血清蛋白(BSA)吸附和血小板黏附考察了聚合物膜的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含磷酰胆碱基团的共聚物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并且BSA的吸附量和血小板的黏附量随着MPC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根据DSC测定的聚合物中水的降温曲线证实了结合在MPC/MMA共聚物中的水为自由水,并且高自由水含量是MPC/MMA共聚物具有较好血液相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钠与丙烯酸羟乙酯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具有广泛用途和良好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该文介绍了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合成交联聚丙烯酸钠与丙烯酸羟乙酯的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工艺方法。具体研究了丙炮酸浓度、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制得的每克树脂吸去离子水达到800~1200g,并且保水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3.
α-甲基苯乙烯改性ACS树脂的形态和流变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由丙烯请(AN)、苯乙烯(St)和α-甲基苯乙烯(α-MSt)合成了三元共聚物(PASMS),用扭辫分析仪(TB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共聚物与氯化聚乙烯(CPE)的相容性,结果说明,含有α-MSt的共聚物与CPE有较好的相容性,并且有良好的流变行为。熔体的表现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呈现假塑性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环状碳酸酯共聚改性聚乳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甲基-5-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MBC)与左旋丙交酯(LLA)开环共聚制备了乳酸-功能化碳酸酯共聚物(P(LLA-MBC)),研究了共聚物的力学性能、体外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与聚左旋丙交酯(PLLA)相比,共聚物的拉伸强度由原来的54.3 MPa(PLLA)下降到27.2 MPa(n(MBC)∶n(LLA)=34∶66),断裂伸长率由36%提高到350%,力学性能得到较好的平衡;共聚物结晶度有所下降,体外降解速率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丙烯酸十六酯(HDA)与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共聚物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对共聚物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亚砜(DMSO)平衡溶胀后的凝胶,在HDA∶HEA(摩尔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规整性和较高的溶胀倍率.溶剂的极性对聚合物凝胶的规整性有较大的影响.DSC及X射线衍射表明共聚物凝胶具有液晶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本体法合成聚酚氧树脂的较佳实验条件,制得了基本上没有支链或交联的、分子量在30,000以上的高强度树脂,探索了某些因素对高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接枝丙烯腈制高吸水树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以铈盐为引发剂,微量纤维素经碱糊化后,与丙烯腈单体接枝共聚反应,其接枝共聚物在碱性介质中水解制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原料配比对接枝率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接枝物和吸水树脂特征结构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CO2/酚基树脂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酸性法、碱性法、复合法和厌氧胶法四种合成CO2/酚基树脂的方法,每种合成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然而在四种合成方法中,就树脂砂强度而言,碱性合成方法是最好的。另外,用丙烯酸、硅酸乙酯、酸酐改善树脂的性能,其中丙烯酸对酚基树脂的质量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己内酯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共混时,当共聚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小于66%时,体系呈现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能与聚己内酯(PCL)羰基上的自由电子与PC芳环间可能存在的π-π络合作用有关,共聚物中分子内的相互斥力对相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了TCL80与PC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共混体系可以由两相体  相似文献   

20.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内酯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共混时,当共聚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小于66%时,体系呈现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能与聚已内酯(PCL)羰基上的自由电子与PC芳环间可能存在的π-π络合作用有关,共聚物中分子内的相互斥力对相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了TCL80与PC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共混体系可以由两相体系变为均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