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植物盆栽实验,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lpsH基因的缺失突变株HK241进行共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HK241形成的根瘤没有固氮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结瘤效率和竞争结瘤能力.因此,lpsH基因参与编码脂多糖的合成,并且在共生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豌豆根瘤菌 RL3841 的谷胱甘肽还原酶编码基因 gshR 的功能.方法: 采用基因同源重组构建了豌豆根瘤菌 gshR 基因突变株 RLgshR,探讨了基因突变对根瘤菌抗氧化和共生固氮的影响,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检测 gshR基因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gshR基因缺失不影响菌株在 AMS 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 但突变株对氢过氧化枯( CuOOH) 和较高浓度的 H2O2氧化物敏感.结论: gshR 基因突变株 RLgshR 形成正常固氮根瘤, gshR 基因的表达不受 H2O2和共生环境诱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co基因突变株HKmco,并探究了mco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氧化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co基因缺失不影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生长能力,突变株对无机过氧化物H_2O_2不敏感,但对有机氧化物氢过氧化枯烯(CUOOH)非常敏感.植物盆栽实验表明,突变株HKmco感染紫云英宿主能形成红色有效根瘤,但mco基因突变株Hkmco的根瘤中的类菌体形态发生了改变,固氮酶活降低了29.8%.表明根瘤菌mco基因在抗氧化和共生固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有关的基因涉及根瘤菌基因和宿主基因,根瘤菌基因有结瘤基因(nodD,nodAB-CIJ和hsn基因),根瘤菌细胞表面结构基因(exs,lps和ndv基因)和固氮基因(nif和fix基因);宿主基因主要是结瘤素基因(ENOD和NOD基因)。根瘤菌结瘤基因表达后诱导产生结瘤因子。在根瘤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在根瘤菌与植物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换,并且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结瘤因子和植物激素对它们进行着调节。  相似文献   

5.
4株高效共生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株分离自四川省各地的慢生型花生根瘤进行水培、盆栽、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考查结瘤数、鲜瘤重、单株全氮含量、花生产量,筛选出4株有效性高、竞争结瘤能力较土著根瘤菌强的菌株,它能增强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效果,这在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对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25株奶牛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出14株耐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菌株.用PCR扩增耐药株的rpsL基因片段(370bp)、rpoB基因片段(213bp)和KatG基因片段(458bp),并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其中5株耐链霉素菌株的rpsL基因在43位点发生突变,均由赖氨酸密码子(AAG)突变为精氨酸密码子(AGG);5株利福平耐药株的rpoB基因在531位点、526位点、5¨位点发生突变,其中有3株分离株的rpoB基因在531位点发生点突变,1株分离株的rpoB基因在526位点发生突变,1株分离株的rpoB基因在531位点和511位点发生了较为少见的联合突变;4株异烟肼耐药菌株,其中2株在315位点发生碱基突变,2株在463位点发生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的共生菌,研究此共生菌分泌的抗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基因蔟信息。【方法】通过直接PCR将目的基因簇分为数段扩增,利用天然酵母重组系统实现体外重组;同时采用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B负筛选系统,通过两次同源臂重组构建基因敲除突变株,建立嗜线虫致病杆菌DSM 16338的遗传操作系统。【结果】成功获得推测目的基因簇;缺失所推测基因簇的3个相连基因,筛选到大片段缺失突变株GW2及调控基因敲除突变株GW4。【结论】利用高效的直接克隆方法获得了基因簇,成功对DSM 16338推测基因簇完成了基因中断,建立了该菌的遗传操作系统,为阐述此类细菌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OsmC基因在豌豆根瘤菌抗氧化和共生固氮中的功能,以豌豆根瘤菌RL3841的OsmC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OsmC基因突变株RLOsmC.结果表明:OsmC基因突变不影响豌豆根瘤菌的自生生长能力,但对无机氧化物H_2O_2和低浓度有机氧化物氢过氧化枯烯(CuOOH)都十分敏感.突变株RLOsmC感染豌豆宿主能形成红色有效根瘤,但是其固氮酶活降低了18.3%.OsmC基因的表达不受H_2O_2的诱导,但在7 d根瘤类菌体中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根瘤菌OsmC基因在共生和抗氧化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云英根瘤菌结瘤基因调控片段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紫云英根瘤菌7653R及其Nod-突变株7653R-1侵染根毛试验证实,7653R菌株318×103bp大质粒决定早期结瘤功能,分子杂交结果显示,其nodDABC定位于该质粒上.将7653R菌株的大质粒DNA进行酶切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MP220上,构建lacZ重组子文库,将lacZ重组子文库导入7653R菌株,在加有X-gal和种子浸提物的根瘤菌培养基上选择蓝色菌落.通过Miler试验测定它们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获得1株种子浸提物对其有诱导效应的菌株HN18,对该菌株所含的重组质粒pHN18进行nodDABC探针杂交,发现有1条1.7×103bp的阳性杂交带,说明在pHN18中克隆有结瘤基因启动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屎肠球菌类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l)基因突变株,研究hyl基因的功能。方法:用pETX4577质粒构建屎肠球菌hyl基因重组自杀质粒,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筛选获得hyl基因的突变株,体外研究hyl基因缺失对突变株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同源重组,利用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脉冲场电泳和southern blot进行鉴定获得基因突变株*hyl。突变株在体外的生长能力低于野生株。结论:hyl基因突变株构建成功,hyl基因在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屎肠球菌的毒力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黑暗条件下筛选拟南芥滞绿突变体时,得到一株突变体,dst6,表现出典型的油菜素突变体的特征.遗传分析表明其是单基因隐性突变.利用简单序列多态性标记,将其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底部.粗定位的结果和形态学特征表明dst6可能是一个det2等位基因突变株.通过对(dst6中DET2基因的测序分析,证明了dst6可能是一个新的det2等位基因突变株.  相似文献   

12.
花生根瘤菌诱变株感染大豆结瘤和固氮龙敏南,许良树,张凤章,曾定(生物学系)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会放H2,放H2是种能量浪费.Evans等[1]研究表明:利用具有吸氢酶活性的根瘤菌[HUp+]接种豆科作物能提高固氮效率、增加作物产量.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相似文献   

13.
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明确敲除ERP基因后是否影响卡介苗的免疫原性,采用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卡介苗(BCG)及生理盐水背部皮下免疫小鼠,4周、8周、12周、16周后,分别采用CCK8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率,ELISA检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IL-2、IFN-γ的产量。结果表明: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但与卡介苗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可引发一定强度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而此效果与卡介苗相当。  相似文献   

14.
在航天诱变凤仙花的SP2代中,得到一株枝叶嵌合突变体.该嵌合突变体的两类枝条在许多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突变枝条的减数分裂严重异常,而正常枝条的减数分裂受突变枝生长情况的影响而表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本文对嵌合突变体正常枝的性状恢复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原突变株多个性状的改变可能是控制枝叶,花器发生以及减数分裂代谢途径的上游基因发生了突变而表现的基因多效性,而嵌合体上正常枝条性状的恢复可能是由基因的回复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streptomycin,SM)耐药性,分析耐药基因突变,探讨DNA测序分析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采用方法:1、用传统的比例法药敏试验对4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链霉素耐药性检测。2、用DNA测序分析技术对4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链霉素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的突变位点分析,筛查耐药相关突变位点。3、探讨DNA测序分析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链霉素耐药性检测的效率。结果:1、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9株实验菌株中16株为链霉素耐药株,33株为链霉素敏感株。2、Rpsl基因DNA测序。结果显示:Rpsl基因只存在一个突变位点,为第43位密码子AAG的突变,突变形式为AAG→AGG,氨基酸由赖氨酸(Lys)变为精氨酸(Arg)。rrs基因DNA测序结果发现:rrs基因共存在5个突变位点,分别为第513位碱基A突变为G、第523位碱基A缺失、第598位碱基A突变为G、第599位碱基A缺失、第612位碱基A缺失,其中第513位碱基突变只存在于链霉素耐药株中,其余4个突变位点在耐药株和敏感株中均存在。即初步认为Rpsl基因第43位密码子的突变及rrs基因第513位碱基的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有关。3、分析Rpsl基因和rrs基因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6株链霉素耐药株中13株存在Rpsl基因第43位密码子的突变,1株存在rrs基因第513位碱基的突变。以传统的比例法药敏结果为参照,以DNA测序分析Rpsl基因或rrs基因发现Ppsl基因发生第43位密码子或rrs基因第513位碱基突变为判断菌株耐药的标准,DNA测序分析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检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6.97%。由此可知,初步认为Rpsl基因第43位密码子的突变及rrs基因第513位碱基的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性有关。用DNA测序分析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和rrs基因链霉素耐药相关突变,判断结核杆菌链霉素耐药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耗时短,在链霉素耐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麦积树木豆科木共生固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甘肃天水麦积树木园引种驯化和部分土豆科植物18属34种的结瘤固氮情况,同时以8种寄主植物对24株根瘤菌进行了回接鉴定。结果表明:引种豆科树木与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根瘤菌已建立了共生关系,但其共生固氮的效率极差;麦积树木园近年来引种驯化豆科树木生长不良,可能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没有建立有效的共生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模式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为视角,介绍近年来在结瘤信号途径中筛选到的能够与已知关键调控蛋白相互作用的新蛋白,综述了相关新蛋白在共生结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结瘤早期信号转导途径,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氧氟沙星(Ofl)和链霉素(Sm)分别处理纤细裸藻获得褪色突变株.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中存在残留质体,其中一个Ofl突变株质体有原初类囊体膜形成,而两个Sm突变株质体内有异常致密、发达的膜结构.用PCR方法检查了质体DNA的9个基因,显示所有突变株均有核糖体蛋白基因丢失,其中一个Sm突变株仍保留质体DNA的大部分基因,其余突变株质体DNA则基本丢失.通过差异显示和RT-PCR方法证明叶绿体的退化在完全黑暗异养条件下也可导致某些核基因转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PrfA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个调控绝大多数毒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因子.为了深入研究PrfA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模拟一株自然界分离得到的PrfA组成型突变株P14A(血清型4b),将标准野生株EGDe(血清型1/2a)的PrfA第145位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简称PrfA*),分别构建野生型PrfA和突变型PrfA*表达融合载体,提取并纯化相应蛋白用于体外转录,直接检测依赖于PrfA的毒力基因plcA,hly和actA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同时,将携带pr似和PrfA*的载体分别电转化入PrfA*基因缺失菌株中,应用实时RT—PCR检测plcA,hly和actA体内转录水平.实验结果显示:突变型PrfA*蛋白明显增强了plcA,hly和actA启动子的体外转录活性;依赖于PrfA的毒力基因在携带突变型PrfA*蛋白的菌株中的体内转录水平远远高于携带野生型PrfA蛋白的菌株,说明PrfA第145位甘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后增强了PrfA蛋白与其靶基因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其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豆科树种凝集素和根瘤菌胞外多糖结合反应与结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3种结瘤豆科树种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马蹄针(Sophora davidi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3种不结瘤豆科树种双决明(Cassia bicapsularis)、伞房决明(C.corymbosa)、黄槐决明(C.suffruticosa)的凝集素与13种根瘤菌胞外多糖的结合反应,在合欢、马蹄针和刺槐这3种树种中除合欢的凝集素不能与92-76菌株结合外,其余都能发生结合反应。而不结瘤的双决明、伞房决明和黄槐决明中也存在能与根瘤菌发生反应的凝集素,其中黄槐决明的凝集素可以与这13种根瘤菌株的胞外多糖都能发生凝集反应,但最终不能结瘤。因此豆科树种的凝集素与根瘤菌胞外多糖的结合可能仅是根瘤菌被吸附于豆科树种的根表,是它们之间建立共生体系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