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快的发展,各种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提高,各种运输网络的发展也是日益扩大,这为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综合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烟草行业工商公司之间总体物流运输费用,缩短工商公司之间卷烟配送时间,综合考虑了卷烟运输中非满载装运和空车返回对于运输单价的影响,构建了包括运输路径、运输距离、运输单价等因素在内的以卷烟运输总体费用最低为目标的工商公司共用库选址模型。利用2020年全国烟草工商公司销售数据,运用该模型得到了其最优共用库选址方案,即共用库选址在天津、银川、南宁、西宁、西安、昆明、武汉、南昌、合肥等9个地区时,相对于现有烟草工商企业之间点对点运输方式,可节省10.2%的物流费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烟草行业物流前置库的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不同学者对联运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了评述,分析了联运与联合运输、运输协作、综合运输、集装箱运输以及物流之间的关系,澄清了一些有关联运范畴的混乱和模糊的观点,提出了对联运本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道路运输价格是道路运输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是调节道路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器和重要杠杆。本文主要从道路运输价格的形成机理入手,分析我国道路运输价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道路运输市场价格调整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5.
道路运输是我国五种运输方式中完成运输量最大,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最多,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日见突出,农村公路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人们对交通出行服务满意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运输方式以及各个运输企业都在积极致力改善运输服务,提升运输市场竞争力,汽车客运站及时发现、消除旅客服务满意度提升的障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运用ISM模型,分析了汽车客运站服务满意度提升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提升汽车客运站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汽车客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建省2003—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下的旅客及货物运输变化,从运量和周转量两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评价了福建省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发展协调性.结果表明,近10年来福建省运输方式的整体协调性较好,但离完全协调还有一定的差距.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以促进各运输方式进一步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论述了运输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关系,并从铁路运输市场与商品流通、与其他运输市场的以及与社会风气的关系,说明铁路运输企业进入市场不但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液氮冷藏运输控制方式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氮冷藏车利用液氮喷淋冷藏运输鲜活品,液氮冷煤是冷藏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利用模拟计算分析方法,针对冷藏运输果蔬为例,分析液氮冷藏运输过程中液氮喷射控制方式、鲜活品温度变化特性和液氮耗量等特征问题。提出采用变控温方式,协调控温温差、鲜活品温变时间和喷射量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的鲜活品冷藏,既保证鲜活品冷藏质量,又能充分利用冷能,减少液氮耗量,同时减少液氮喷射次数,提高液氮喷射装置年限。  相似文献   

10.
卜祥丽 《科技资讯》2014,(7):239-239
铁路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载体,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提供了保障,铁路运输行业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运输方式,铁路非运输业也逐渐成为铁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非运输业的发展。文章从非运输业与运输业之间的关系,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性,以及当下提升管理水平存在的问题及设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制定政策且兼顾运输产品需求角度建立了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原则,对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的运输成本、基建投资、运行速度和劳动生产率4个技术经济指标的内涵的异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上述可比性原则计算了单位运输变动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了协调好衔接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关系,在分析了衔接交通设施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各衔接交通设施设计方法及注意要点.此外,给出了一种公交车与出租车停靠的一体化设计方法,以实现换乘距离短、人车冲突少的换乘过程,为轨道枢纽车站的设施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必须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建国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确有很大发展,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趋严重,而铁路运输尤为突出,投资少、负荷重、基础设施日趋恶化.因之,发挥以铁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运输系统综合效率,已属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以乘客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 以各种客运方式(地铁、轻轨和常规公交)的发车间隔为决策变量, 以各方式的车辆配置及各方式间的运能匹配为约束条件, 建立了综合客运枢纽各方式协调调度模型, 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模型进行求解, 并以北京市西直门综合客运枢纽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实施协调调度后乘客费用显著减少, 已建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枢纽内各方式间的协调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应急物流运输中最优运输方式的组合问题,在建立运输方式选择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求解该问题的虚拟运输网络,运用Floyd法求解,并进行了算例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求解该问题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applied prediction methods of regional freight traffic and freight ton-kilometer forecasting were analyzed using typical Chinese regional goods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review of prediction methods showes that practical planning experts tend to apply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which are easier to implement. The comparison also demonstrates that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simple models for practical planning. Research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for the Yangtze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Bohai Rim areas shows that ign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ransport modes impact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four main transport modes suit different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wer model is better for railways, and the linear model is better for highways and waterways. Thus a combined model gives better results for all modes. The results for regional systems can be generalized to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实现客运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可以更好的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实现交通系统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在对广州城市交通现状、交通供需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市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战略,明确各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并进而提出了实施轨道交通站点客运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层次和强度层次影响因素模型, 使用Johansen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交通运输碳排放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结构、运输装备能效水平、运输组织水平和基础设施密度等因素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国内生产总值、铁路运输占比、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百人电话拥有量和公路路网长度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74%, -2.60%, 2.01%, -0.68%和0.17%。因此, 在经济正常发展情景下, 提升铁路等低碳运输方式的比例, 推进降低传统汽车燃油消耗水平, 推广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加快智慧交通发展, 有助于控制交通运输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路段通过能力的运输系统成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提供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以路段通过能力为基点,以经济成本为基础,分析了基础设施子系统和运输子系统的成本构成,并建立了对应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路段通过能力将基础设施子系统成本和运输子系统成本统一起来构建运输系统成本模型;该模型能反映交通运输系统价值流转的要求,可以为投资能力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佳的投资取向提供依据;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成本,寻求低成本的运输通过能力;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不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