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三种较简单的确定等效电子原子态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可直接给出等效电子的原子态,但比较复杂;另外两种方法,虽然要利用非等效电子的原子态才能给出等效电子的原子态,但方法简单。我们以np~2组态为例说明这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给出用Matlab编程计算多个未满l次壳层的等效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矩阵计算方法,具体计算了5f46d电 子组态LS耦合原子态.  相似文献   

3.
在光的量子理论中,光子被原子中电子的吸收和发射是等价于电子与一个等效经典矢势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简要规则。本文给出了这一规则的证明,并应用此规则计算了光的发射与吸收的跃迁几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稳定性可作为电子填充的粗略判据;给出由中性原子轨道能数据直接导出原子外层轨道相对最稳定顺序的图表及周期性规则;用以简明、清晰、合理地推引解释元素基组态和解释元素周期律。提出在中心势场模型基础上推引全部元素基组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同科电子原子态的确定方法:①两个电子体系同科电子原子态的确定方法——偶数定则:②多电子体系同科电子场原子态的确定方法——场图;③超半满同科电子的确定方法——空穴。  相似文献   

6.
以团簇Co3FeP为非晶态合金Co-Fe-P三元体系的局域模型,研究其热力学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团簇Co3FeP共有9种优化构型,分别为平面五边形、三角双锥型和戴帽三棱锥型,其中单重态4种、三重态5种.构型1(3)的热力学稳定性最好,三重态比单重态的热力学稳定性好.Co原子易得到电子,P原子易失去电子,构型2(1)的电子转移能力最强.在Co原子和Fe原子内部,电子由4s轨道流向3d和4p轨道,且4s轨道对Co原子和Fe原子的电子转移贡献最大,构型的重态对Fe原子得失电子有影响.在P原子内部,电子由3s轨道流向3p和3d轨道,且3s轨道对P原子的电子转移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
同科电子原子态的具体求法及一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科电子的n、l量子数已相同,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按照L—S耦合法则,其合成后的L、S、J等值不能取一切可能值,故其形成的原子态比非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要少得多。但同科电子原子态的计算一般要比非同科电子繁杂得多、难得多。本文将以np2、np3、nd2电子组态为例,从繁到简给出同科电子原子态的三种具体求法,并总结出了任意两同科电子原子态的一般规律,且加以验证,为同学们的学习和不同层次教学工作者的需要提供一些参考。1.排表法一般的排表法耍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条件下排出其所有可能的状态配合表*。这是求同科电子…  相似文献   

8.
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满足泡利原理的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量子数的组合规律,并用量子数组合法简单的确定同科电子L-S耦合的原子态。  相似文献   

9.
一组改进的电子能级计算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原子外围各态电子能级之计算和分组光谱实验和量子力学证明,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多电子原子外围各态电子的能级(E_1),不但主要取决于主量子数(n),而且角量子数(l)也很重要,且l愈大其影响愈显著。那么多电子原子外围各态电子的能级应如何计算呢?徐光宪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光谱数据中归纳得到下列经验规律:  相似文献   

10.
受泡利原理限制,确定同科电子组态构成的原子态较确定非同科电子组态构成的原子态要复杂得多.对比了四种确定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对两个同科d电子原子态的确定,总结了全部可能状态列举法、分析加列表法、Slater法、对称性分析法的最佳适用情况和繁简关系,便于在处理不同系统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确定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泡利原理限制,确定同科电子组态构成的原子态较确定非同科电子组态构成的原子态要复杂得多。对比了四种确定同科电子L-S耦合原子态的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对两个同科d电子原子态的确定,总结了全部可能状态列举法、分析加列表法、Slater法、对称性分析法的最佳适用情况和繁简关系,便于在处理不同系统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偶数定则是确定非同科双电子形成的原子态的一般方法,根据偶数定则得到了二价原子的原子态数与原子轨道角量子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维纳米随机链模型,在计及近邻、次近邻相互作用情况下,采用新的方法计算了链长从1×104~1×105个原子系统的电子本征值和本征矢.针对晶界原子畸变和晶粒大小等物理量,讨论了一维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晶界原子畸变和晶粒尺寸对其电子结构有重要影响.由于晶界原子对电子的散射作用,电子波函数出现局域化.晶界原子畸变越大,晶粒尺寸越小,散射作用越明显.晶界原子畸变参数W由0.2增加到1时,电子波函数由扩展态变为局域态;晶粒尺寸变小时,电子波函数对称性变差,电子趋向局域分布.随着晶界原子畸变程度的增大和晶粒尺寸的减小,局域化程度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原子构造的对称性原理及其在元素周期系形成的中支配作用,指出了基态原子的电子(包括电子的自旋态)的轨道分布方式是由轨道能及电子线态的对称性二者决定的,而元素周期系的形成则是与元素基态原子外围电子组态的对称性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初态He原子电子间的关联效应和末态出射电子与剩余束缚电子间的关联效应,计算和分析了在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能量为5500 eV的入射电子碰撞He原子电离激发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将计算结果与Dupre等人的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定性地描述反应的过程,且初态He原子电子间的关联对TDCS的影响较弱,而末态出射电子与剩余束缚电子间的关联对TDCS的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6.
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近似的全电子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薄膜方法计算了由7层面心立方Ca(100)原子面构成的系统的电子结构,给出了各类原子的Muffin-Tin(MT)球内不同轨道的价电子数、层投影价带态密度及3d、4s和4p带的重心位置。计算结果表明,表面原子的芯态本征能要比中心层原子的低0.56eV左右,可认为是表面层类s、类p电子外泄和表面原子3d带因配位数减少而窄化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构造精确的原子态波函数是原子结构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根据活动空间方法扩大组态波函数数目,充分考虑了电子的关联效应,并基于MCDF方法,计算分析了原子态基态波函数的CSF数目对类铍元素基态能级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当200CSF数目700时,可得到比较精确的原子态波函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原子矢量模型提出确定同科电子原子态的一种方法.用该方法计算的原子和离子状态与其它方法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第一原理利用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法, 计算了half-Heusler结构NiMnSb化合物3种原子有序态的电子能态密度分布. 结果表明, 不同的原子有序态间的转变无序将导致电子自旋极化率的降低或材料半金属性的消失.  相似文献   

2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不同注入电荷和掺杂Fe原子比例的PdxFey(110)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Fe原子比例对表面褶皱s影响较小,注入电荷数量对表面褶皱s影响很大;Fe原子掺杂使Pd的4d10轨道电子向低能级轨道移动,增加了d空穴。布居分析表明电极的表层电荷分布比金属态表面增多;Fe掺杂的表层电荷分布比不掺杂电极表面增多。电子结构分析表明,电极表面的s、p、d轨道电子和总电子均比金属态表面减少;Fe掺杂后,Pd和Fe的表面原子趋向于杂化构型,Pd表层原子向Fe表层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增加表面反应活性,有利于电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