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常规电镜及NAMA-Ur DNA特异染色技术对Wistar大鼠肝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和rRNA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常规电镜技术表明大鼠肝细胞核仁纤维中心(FC)是电子透明区,数量较多,形状不规则。密集纤维组分(DFC)是围绕FC的环状结构部分,电子密度很高。FC中的染色质存在着一个介于集缩和解集缩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NAMA-Ur DNA特异染色技术表明核仁内rDNA呈分散性分布,主要分布于DFC中(包括FC)的边缘),同时观察到与核仁相随染色质相连的核仁内rDNA呈念珠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自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原质团中分离线粒体,以兔抗肌动蛋白抗体为一抗,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作二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线粒体中含有与肌动蛋白抗体呈阳性反应的抗原.以兔抗肌动蛋白抗体作一抗,金颗粒标记的蛋白A作二抗进行的间接免疫电子显微镜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肌动蛋白是多头绒泡菌线粒体的组成成分,并在线粒体中呈散在分布.  相似文献   

3.
利用燕麦-琼脂培养、基物培养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多头绒泡菌的个体发育过程,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完成了从孢子到孢子的生活史.结果表明,多头绒泡菌生活史包括单核的黏变形体或游动胞、多核的营养体原质团以及孢子的形成等阶段.孢子球形,表面具细小疣点;孢子萌发为裂式,释放黏变形体.原质团类型为显型;成熟原质团亮黄色,可形成多个孢囊.琼脂培养基上获得的多头绒泡菌孢子与野生型相似,并具有可育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3H-TdR光镜和电镜放射自显影观察表明,MGc80-3 细胞标记指数达31.51%,标记银粒集中于分裂间期的S期细胞核中,细胞核呈重标记状态,绝大多数标记银粒分布于细胞核常染色质区域,少数见于核孔附近的常染色质或核孔附近的细胞质中,核仁未见标记,显示细胞内 DNA合成十分活跃。但经 dBcAMP诱导后,标记指数则降至 4.35%,细胞核呈弱标记状态,电镜放射自显影则未在细胞核内见到标记银粒,表明其DNA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这种变化是由于dBcAMP诱导胃癌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而实现的,认为DNA合成抑制是导致MGc80-3细胞走向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癌变细胞恶性表型逆转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应急物流管理中的路径选择问题,综合考虑了运输时间、运输距离和路径复杂性等因素,建立了灾后救援的路径选择模型.在灾难发生后,路径中的运输速度将被灾难扩展深深影响,特别是在洪水、飓风等灾难中,将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扩展,因此将运输速度设定为随着时间而连续递减的函数.针对问题性质,提出了多头绒泡菌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多头绒泡菌算法不同于其他的仿生算法,可以100%找到最优路径.案例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灾后救援路径选择,能够有效获得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沙田柚自交花粉管中提取与自交不亲和相关蛋白,应用免疫胶体金标记抗体技术检测沙田柚Citrus grandis var.Shatinyu Hort.自花授粉后3 d 1/2花柱中花粉管特异蛋白的定位分布.结果表明,花粉管特异蛋白在花粉管中依次定位于内质网、细胞质和细胞纤维壁上.  相似文献   

7.
正常细胞转变成肿瘤细胞时,已证明蛋白质合成有所增加,核仁的大小和数目也常常随之增加,且出现形态异常.核仁的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核糖体DNA(rDNA)扩增,或18s+28s核糖体RNA(rRNA)合成增加,以满足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合成更多蛋白质时的需要. Henderson等和Evans等先后用DNA-RNA原位杂交技术证明人的18s+28s rRNA基因(rDNA),位于D组和G组五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的次缢痕处,即位于核仁形成区(NOR).Goodpasture等和Howell等用银染法把NOR特异性地染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臭氧对摇蚊幼虫的致毒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并分析了臭氧对摇蚊幼虫表皮和肌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的摇蚊幼虫表皮由于真皮细胞结构被破坏导致板层结构消失,真皮细胞层与内表皮层相分离.真皮细胞的损害表现为核仁变形、染色质固缩;真皮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化严重,形成大的电子透明区;细胞内内质网减少,小池扩张,并出现水肿,表面核糖体脱落;脂滴有空泡化现象.臭氧处理后肌原纤维无明显变化;肌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仁变形;肌细胞中线粒体破坏严重,双层膜变得模糊不清,内嵴减少,空泡化严重.  相似文献   

9.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豌豆根瘤细胞中核仁联合体的超微结构 ,核仁联合体普遍存在于豌豆根瘤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侵染细胞中 ,其他发育阶段的侵染细胞以及非侵染细胞一般没有这种结构 .核仁联合体体积很小 ,近似圆形 ,电子密度较高 ,质地较均匀 ,表面无包围膜 ,它通常位于大核仁附近 ,但与大核仁之间总有一定的界限 .大核仁电子密度较高 ,质地不均匀 ,有时有一个体积很大的核仁泡位于其中 .还讨论了核仁联合体的出现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中,通过检测killin在其它p53下游相关基因缺失的情况下能否激活细胞凋亡,证明了p53通过killin介导的S期抑制以及细胞凋亡与p21、puma和bax通路没有直接关系.另外通过将EGFP-PCNA和RFP-killin表达质粒共同转染到cosE5细胞中,并观察细胞处于不同时期时Killin蛋白的分布情况,发现在细胞S期中Killin与PCNA的核定位呈现相互排斥的点状分布,与先前BrdU标记结果吻合.这一结果再次印证了Killin在S期可能抑制DNA复制.同时Killin被观察到在非S期时聚集于核仁内,从而可能影响核糖体RNA的合成.这些发现意味着killin作为主要的p53靶基因之一,可能在细胞周期不同检查点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1.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圆口铜鱼早期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第1时相,卵原细胞呈圆形,细胞核较大,核仁1个,由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颗粒组分组成;核内异染色质少,常染色质多;细胞质中有1~2个核仁样体,线粒体数量少,其基质电子密度低,嵴不发达.第2时相,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仁数目增多,形态上出现大小区别.早期细胞质中核仁样体增多,靠近核膜,不被线粒体包围;光面内质网较多,糖原颗粒均匀分布;线粒体出现聚集现象;中期线粒体包围核仁样体.晚期核仁样体由大变小,逐渐消失,细胞膜边缘开始形成胞质突起.第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形成大量突起,且越来越明显;中期放射带开始形成,滤泡细胞出现颗粒细胞和鞘膜细胞的分化,两种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显著差异;晚期卵母细胞周围胶原纤维发达,呈束状,鞘膜细胞扁平状,卵母细胞质中有丰富的细胞器.讨论了圆口铜鱼早期卵子发生的特点,并与铜鱼的卵子发生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实用的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用鼠源抗cTnI单克隆抗体进行胶体金标记,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该方法能在10 min内完成检测;该试纸条仅与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样品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0 ng/mL;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比检测63份临床标本,阳性符合率97.0%,阴性符合率100%,总符合率98%,试纸条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制备一种适于早期HIV的大范围筛查使用的检测人唾液中抗HIV-1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直径为19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HIV-1gp41抗原,制备胶体金免疫复合物,按常规组装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阳性HIV患者唾液中的抗HIV抗体与测试条上金标记物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的固相抗原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圆点.胶体金颗粒粒径均一,胶体金免疫复合物性能稳定,特异性强,试纸条检测时间只需10~20min.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唾液中HIV抗体,使用安全,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使用和对大量人群的规模筛查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细菌16S rRNA测定技术制备牙龈卟啉菌染色体探针,并进行检测,为进一步研究牙周病可疑致病菌提供方法.主要方法是:厌氧环境下培养牙龈卟啉菌,抽提细菌DNA;根据基因库已知牙龈卟啉菌16S rRNA DNA序列,设计特异性的TaqMan探针和一对引物;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细菌DNA样本的PCR反应获得反应曲线.结果表明,细菌DNA样本经PCR反应后,在15个循环时,开始出现扩增曲线,此后荧光逐渐增强,在26个循环后达峰值.由此可见,利用细菌16S rRNA技术制备致病菌染色体探针,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可以对目标微生物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速激肽1型受体(NK1R)在斑胸草雀脑干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及阳性标记特征.结果显示,NK1R广泛分布于斑胸草雀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1)发声控制相关核团: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有大量的NK1R免疫阳性胞体标记,极少出现纤维;中脑腹侧被盖区(VTA)、黑质致密部(SNc)及周围脑区有大量的NK1R阳性胞体和NK1R免疫阳性纤维分布;2)听觉中枢:中脑背外侧核(MLd)和耳蜗核前庭外侧核(NM)有密集的胞体标记;而耳蜗核层状核(NL)及角核(NA)有少量NK1R阳性胞体分散分布,且角核可见大量密集深染纤维.本实验结果提示NK1R可能在鸣禽的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透射电镜下比较研究了海水浸泡前、后太平洋牡蛎卵子(Crassostrea,gigas Thunberg)的超微结构。太平洋牡蛎卵子为均黄卵,由卵黄膜、质膜、卵质与卵核4部分组成。卵质内除含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之处,还含有多种来源的卵黄颗粒,但缺乏皮层颗粒,海水浸泡前,内质网含量少,线粒体丰富,集中分布在核膜附近,卵核(发生泡)未破裂;海水浸泡后,胞质含有十分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分散分布,生发泡破裂,卵子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核仁存在,核仁组织中心与粗面内质网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制备迟钝爱德华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以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将羊抗兔IgG和纯化后的迟钝爱德华氏菌多克隆抗体包被于NC膜上作为质控线和检测线,以检测样品中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试纸特异性良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鳗弧...  相似文献   

18.
续断菊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商丘地区首次检出的续断菊白粉菌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无分枝,大小为108~220μm×10~12μm,包含1个足细胞,2~3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无明显纤维体,大小为29~42μm×19~24μm;附着胞呈乳头形;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致,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片;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595bp序列(GenBank登录号:JQ010848),经MEG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的AY739111,HM449077,AB453762,AB077673序列聚为1枝,而与来自同属另3个种的ITS序列亲缘关系较远.研究表明,商丘地区的续断菊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相似文献   

19.
氯霉素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玉金  胡宜亮  杨书豪  刘丽 《河南科学》2011,29(12):1455-1457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样品中氯霉素残留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将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并将人工合成的氯霉素抗原包被在硝酸-醋酸纤维素薄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其与待测样品中氯霉素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并能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的结果.用GICA与EL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  相似文献   

20.
以16S rRNA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蝽亚科6种昆虫及外群异蝽科昆虫进行特异性扩增和序列测定,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16S rRNA基因在该亚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数据,采用邻接法(NJ)建立蝽亚科部分昆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1].获得的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的长度在439~441 bp之间,且保守性序列较多.该片段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9%,17.9%,40.5%,8.8%,A+T平均含量为73.4%,明显高于G+C含量(26.7%),存在较强的A+T含量偏向性;密码子第三位点A+T含量更高,达77.1%.通过测定该基因片段的序列发现,不同种群存在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