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细菌素是细菌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的一类多肽,分为广谱与窄谱.本文论述了细菌素的分类、遗传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在食品工业、饲料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阐述了细菌素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细菌素是细菌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的一类多肽.分为广谱与窄谱.本文论述了细菌素的分类、遗传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在食品工业、饲料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阐述了细菌素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具有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稳定性,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细菌素 粗提液,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在温度、pH、酶及紫外线4种不同因素的处理下对大 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排除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植物乳杆菌细菌素仍具有抑菌性。 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在121 ℃高温处理30 min后仍存有81%的抑菌活性;在pH 3.0~8.0内均有良好 的抑菌效果,在pH为8时仍保存69%的抑菌活性;在经由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 蛋白酶、胃蛋白酶及蛋白酶K的处理后,抑菌活性分别保留84%、98%、67%、91%、88%和98%;在经 过紫外照射2 h后,该细菌素依然保留83%的抑菌效果。说明植物乳杆菌细菌素抑菌性较稳定,食 品防腐剂可作为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细菌素的一般性状,化学性质、遗传学基础及其在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探讨了细菌素在防病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已有研究陆续从不同的乳酸菌中分离到细菌素,但是这些细菌素存在着抑菌谱窄的问题,寻找广谱抗菌性能的新一代细菌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以市售保质期较长的8种不同品牌的酸菜为材料,将青霉菌作为指示菌,通过抑菌实验筛选出一株能产生抑菌物质的菌株L3,经过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故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3,NCBI序列号为MT781360。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于37℃培养18~24h时产细菌素L3的抑菌活性最强。将该培养上清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G-50过滤分离纯化,再经Trinice-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细菌素L3的分子质量约为4~5kDa。细菌素L3对蛋白酶敏感,但其活性不受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细菌素L3为蛋白质类物质。细菌素L3在60~100℃ 处理20min或121℃处理15min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pH值2~10范围内有良好的稳定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真菌具有抑菌活性。植物乳杆菌L3分泌的细菌素L3除了具备现有细菌素的稳定性和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杀菌能力以外,还能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起到抑菌效果,这对于易被真菌污染导致腐败的果蔬类产品及乳制品的保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研究可为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天然防腐剂的生产提供新的菌种。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所产细菌素是一种绿色、安全以及高效的天然抑菌物质,但产细菌素乳酸菌数量有限、产量低及价格昂贵等因素极大限制了细菌素的集约化应用.从传统发酵食品分离的16株乳酸菌中,通过微孔板法和琼脂扩散法筛选出一株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乳酸乳球菌株Q13,通过酸排除试验、过氧化氢排除试验、蛋白酶酶解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研究该菌株所产抑菌物质的生物学特性;对菌株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细菌素进行了初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13所产抑菌物质是一种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的蛋白类物质;其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4%、发酵初始pH 8.0、发酵温度27.5℃,此条件下,细菌素效价最高,可达618 AU/mL,比优化前200 AU/mL提高了3倍;Q13所产细菌素的后期添加可有效抑制酸奶后酸化,延缓酸奶酸度增加.该研究可为细菌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10,(1):16-17
最早进行光合作用的不是蓝藻.而是光合细菌.吸收太阳光的色素也不是叶绿素而是菌绿素。不过,这种原始的光合系统有着很大的缺陷。一方面,菌绿素转化光能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与现今植物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不同.光合细菌需要硫化氢作为反应物质。而硫化氢本身不稳定.且在环境中的含量较低.这大大限制了光合细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抑菌多肽或蛋白质,由于其对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强烈抑菌活性,已成为天然食品生物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对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6 年4-7 月,美国本土接连2 次发现“超级细菌”病例,感染者体内检测出的大肠杆菌中均携带MCR-1 基因,MCR-1基因的存在使得大肠杆菌对粘杆菌素产生了耐药性。被誉为对抗“超级细菌”最后一道防线的粘杆菌素在这场“超级细菌”对抗战中败下阵来。滥用抗生素一直被认为是“超级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美国2例超级细菌病例的相继出现,科学家再次呼吁应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离鉴定一株产天然蓝色素的细菌,本文以表面消毒法从牛大力Millettia specisoa Champ植物根中分离可产天然蓝色素的细菌,以通用引物27F/1492R对目标细菌的16S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对比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对目标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GEN III MicroStation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目标细菌进行Biolog鉴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目标细菌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相近,相似率为99%;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同一条分支上;形态学鉴定为杆状革兰氏阴性;Biolog鉴定目标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综合形态学、分子、Biolog鉴定结果,鉴定该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命名为2016NX1。  相似文献   

11.
对于冷鲜肉的保鲜,该文主要采取小根蒜与产细菌素乳酸菌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处理的方法,通过测定冷鲜肉处理样品在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理化指标来进行分析探讨。小根蒜提取物与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液复配比例为1∶5时处理的冷鲜肉样品保鲜结果最好,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抑菌微生物YZ-02的生长及其抑菌机理.方法:以实验室发现的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YZ-02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特征、生长特性、耐药性、抑菌性等进行研究,利用16S rDNA对其进行测序,测定了其基因组框架图,并探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该菌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常见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强,基因组中存在多种芽孢杆菌特有的细菌素基因hag,ituA,tasA等,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这些细菌素基因在YZ-02菌株抗菌时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隶属于芽孢杆菌属的YZ-02菌株可抑制多种常见细菌生长,可能是hag基因和ituA基因等细菌素单个或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法、珠磨法、超声波法、反复冻融法、石英砂研磨法分别对嗜酸乳杆菌进行细胞破碎分离细菌素,通过研究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抑菌活性来确定最佳细胞破碎物理方法.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94 mm,细胞破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的细菌素及乳链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酵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酸菌的细菌素是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其中 乳链菌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无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评述了乳酸菌素的分类剂乳链菌肽在食品工业中的发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GenBank上已公开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tetM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三重PCR法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单重PCR和三重PCR的符合率为100%.应用本检测方法和传统药敏试验方法(药敏纸片法)对412猪、鸡源细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和表型同时进行检测.PCR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412株待检细菌中,tetA、tetC、tetM的检出率分别为47.57%,38.35%和34.95%.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待测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5%;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次之,为92%;对米诺环素耐药率相对最低,为84%.比较两种方法,发现其检出结果的符合率为88%.说明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猪、鸡源细菌四环素类药物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优良的产细菌素乳酸菌,用含0.5%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从19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分离出91株乳酸菌,进一步采用牛津杯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结合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批乳酸菌.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抑菌因素后,从91株乳酸菌中筛选到9株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该9株菌株对蛋白酶敏感,初步认定为产细菌素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9株菌分别为海氏肠球菌,屎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株和植物乳杆菌,其对常见抗生素不耐药,可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 Q7是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Q7产生的,其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素,有安全、高效、稳定性好等优点.将效价为533 AU?mL-1的植物乳杆菌素Q7添加到牛乳中,探究其在牛乳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素Q7维持了牛乳良好感官,牛乳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负载黄酮类药物细菌纤维素的抑菌效果,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与涂布平板法,分离提纯得到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菌落进行培养;抑菌实验方法为抑菌圈法,用负载黄酮类似物的细菌纤维素膜放置在涂布好实验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得抑菌圈。研究表明:负载黄酮类药物(槲皮素、桑色素及黄芩素)细菌纤维素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从70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2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30、LAB211。研究这2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发现:排除酸性产物乳酸、乙酸以及过氧化氢的干扰,LAB211和LAB30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液进行蛋白酶处理,LAB30的发酵液经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降低;而LAB211的发酵液经蛋白酶K处理后有所降低,胰蛋白酶处理没有变化,因此可以判定这两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利用特异性引物PCR分析可知,LAB211和LAB30产生的细菌素并非nisin。抑菌谱实验表明,LAB30和LAB211的发酵液不仅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LAB211和LAB30产生的是一类广谱细菌素。  相似文献   

20.
以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研究金丝桃素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作用。采用CEL-TCX250-氙灯作为冷光源,通过96孔培养板和细菌涂板法研究了孵化时间、光照时间、光功率和光斑大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光动力杀菌效果,本研究分为光动力治疗组(PDT组)、光敏剂不光照组、只有氙灯照射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孵化时间为60 min、光照时间为30 min、光功率为250 W且光斑直径为2 cm时,光动力杀菌效果最好,其中光动力治疗组细菌全部被杀死,光敏剂不光照组、只有氙灯照射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有大量细菌生长。由于金丝桃素的水溶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本研究通过β-CDP、CTAB、SDS和Tween 80对金丝桃素分子进行包合,形成包和物,从而增加了金丝桃素的水溶性。结果表明包合物的浓度越高,包裹的金丝桃素分子数就越多,金丝桃素在包合物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