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在金字塔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旨在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时期下,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的运动员是高文化、高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管理的现状,同时从江苏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以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全方位地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并为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中实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为体育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及未来时期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举国体制"保障了"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专业队—国家队"的传统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丰功伟绩;当今中国多元化社会环境下,一元化培养竞技后备人才举步维艰;适应我国多元化社会需求的竞技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将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全面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在国家体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疆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旨在找出影响新疆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不断改善该系统发展条件,克服限制因素,寻求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期望能为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新疆竞技体育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制约新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并提出在新形势下新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丁忠满 《科技信息》2008,(9):232-23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结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结构转型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以社会转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省内各省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的问卷调查,对影响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通过个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专家调查法获取研究资料,采用逻辑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其重视度的不断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县级业余运动训练体系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源头和根基。多年来江苏省始终不懈地向着体育大省、体育强省的目后备人才。但是,江苏省县级业余运动训练体系的现状不甚乐观,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射击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射击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制约重庆市射击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网点中学教练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昆明市设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网点中学以来,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分析认为昆明市教练员存在科研能力薄弱、培训机会较少、与家长沟通较少等问题,建议加强各方面的工作,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以利于昆明市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和人才保障.井冈山大学化学类专业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课程教育-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条件保障""四位一体"的学生科创能力培养体系,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内化根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赛场访谈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东京奥运备战前期第47、 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和个人单项竞技实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子团体已经顺利拿到东京赛场券,男团夺金实力逐步恢复与增强,但我国继续面临日本、俄罗斯、美国等竞技强敌的挑战;男子全能必须找准切入口,针对性进行训练,固强升弱、乘势而上,确保我国男子全能选手东京奥运冲金的竞技实力;自由操、跳马、吊环和单杠竞技实力相对较弱;鞍马有冲金的实力,但还需突破和加强;双杠的优势越发凸显,运动员仍需挑战自我.备战策略:打造核心团队,完成"4+2"参赛人员全额补充;优化各项目布局,增加夺金夺牌实力;加强大赛经验和心理干预性训练,继续提升和加固D分、精雕细琢E分;紧扣新周期规则,科技服务东京奥运;把握男子竞技体操国际发展态势,切实加强单项人才的建设和补充,提高训练和比赛效率,确保2020东京赛场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好坏,是保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采取何种措施加强对体育后备人才的教育管理是许多运动队管理者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当今的“00后”小运动员承担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当下对“00后”运动员的科学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00后”运动员的特点、探索了现有的运动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教体结合模式下普通高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方法分析高级中学体育生招生、学习、训练、管理经验;通过文献法把握了解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内涵。结果统一招生与优秀苗子重点选拔是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体育特长班的建立是落实普通高中体育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的前提;依据训练基础,因材施训是体育训练普及与提高的关键;改革高校体育生培养机制,是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结论高中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必须加强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之间的衔接,以向高校输送优秀体育生源为目的,建立从招生、训练、学习、管理到输送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场观察、录像回放、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各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提炼出中国女排夺冠制胜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女排8场比赛合计进攻次数922次,有效进攻得分次数398次,成功率43.17%,进攻效率达到31.34%.在8场比赛中只有3场发球得分超过对手,显示出中国队发球技术实力不够稳定;而拦网技术表现稳定,整个8场比赛中中国队只有两场拦网得分少于对手,拦网得分与失误减少成为中国队里约奥运夺冠的重要因素之一;主攻队员得分219分,占比55.03%;副攻队员得分199分,占比24.87%;接应队员得分67分,占比16.83%.朱婷的得分能力突出,个人得分158分,占全队总得分39.70%.建议进一步弘扬女排精神,树立良好队伍竞技风貌,加强女排后备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技术训练效果与战术布局效率,完善国内女排联赛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独立发布以及联合发布的97份政策文件,通过文本数量、主体、内容分析以及分阶段的比较分析,得到了自“十一五”以来,国家人才培养政策重心从学科建设、引进海外人才到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的转变,体现了国家战略导向与重大需求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向推动核心“卡脖子”科技发展、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落实;协同教育类政策的重心从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园与联合实验室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向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渡,传递了协同育人机制已从一般性的产学研结合向科教、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转变的重要信号。新时期,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应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支撑,以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领导管理制度创新,教练员管理制度、学生运动员训练输送制度、竞赛管理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学校竞技体育体制.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围绕“中原体育崛起”的现实需要,为河南省及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学文 《科技信息》2012,(35):I0195-I0195,I0211
高水平运动队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体现在引领校园文化、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等方向。我们有必要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校园特色文化,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以及储备竞技体育人才,发展高校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