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半巢式PCR法检测 80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及 3 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DNA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蛋白 ,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探讨HPV16感染和p5 3蛋白表达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HPV16检出率在宫颈癌中为 80 .0 % ,与对照组 8.8%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4 9.88,P <0 .0 0 5 ) ;宫颈癌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 2 .5 %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5 ;p5 3蛋白表达与HPV16感染在统计学上无相关 ( χ2 =0 .0 ,P >0 .0 5 )。表明 :HPV16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HPV16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棉酚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探讨棉酚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MTY法检测棉酚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采用AO/EB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形态的观察和凋亡率的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cl—xL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棉酚对Hela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棉酚能明显诱导Hela细胞凋亡;棉酚降低Hela细胞内Bcl-2、Bcl—xL蛋白表达水平,表明棉酚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研究AS4S4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抑制厦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浓度的AS4S4分不同时间段处理Hela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经AS4S4处理的Hela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并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示Bcl-2表达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因此,AS4S4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与下调Bcl-2蛋白、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v6和p16表达产物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共9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宫颈癌变过程中CD44v6和p16蛋白进行研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4v6蛋白在CIN中的表述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且高于CIN中的表达(P〈0.01),p16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CD44v6和p16两种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CD44v6和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提示这两种蛋白有可能作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一种免疫组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维族宫颈癌组织和34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中P53和P21^WAF1/CIP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53和P21^WAF1/CIP1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8%(P<0.05);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96.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8.23%(P=0.000).说明 P53和P21^WAF1/CIP1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和盘状蛋白I样结构域3(EDIL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SiHa、HeLa迁移的作用。方法 运用GEPIA、UALCAN、OncoLnc数据库分析EDIL3基因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预后的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qRT-PCR分别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EDIL3蛋白及EDIL3基因mRNA表达水平;构建EDIL3-pcDNA3.1过表达质粒,转染分为实验组(转染过表达EDIL3-pcDNA3.1质粒)和对照组NC(转染空质粒),transwell实验检测宫颈癌细胞SiHa、HeLa的迁移。结果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显示EDIL3基因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且存在启动子高甲基化(P<0.05),在宫颈癌不同分期中EDIL3基因的表达无差异(P>0.05),EDIL3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qRT-PCR与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在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EDIL3基因均低表达(P<0.05),...  相似文献   

7.
白芷生物碱(AAD)作为天然药物,生物活性强,具有防癌、抗突变及抑制酪氨酸酶等作用,是天然抗氧化剂.但迄今为止,关于AAD对宫颈癌治疗的研究,国内外一直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以U14移植性实体瘤小鼠为模型,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阳性对照组、AAD低、高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AAD抗宫颈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白芷生物碱的提取,得白色结晶,得率为2%,经鉴定为白芷生物碱且含量为0.16 mg/g.动物体内试验表明,AAD能有效地抑制U14荷瘤鼠瘤体生长,对肿瘤细胞内突变型P53和Ki-67相关蛋白表达量降低.本文初步地研究了AAD抗宫颈癌的作用及其机理,为AAD治疗宫颈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白喉毒素的毒性部分(DAB389)通过柔性连接肽(Linker)与促黄体激素释放素(LHRH)基因连接起来,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ET28a( )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该融合蛋白(DAB389-Linker-LHRH).通过三步层析纯化目的蛋白,获得了纯度达95%的重组毒素DAB389-Linker-LHRH.用MTT法检测其对过度表达LHRH受体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其对HeLa细胞的特异杀伤情况.实验结果显示DAB389-Linker-LHRH对HeLa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其IC50为12.93μg/mL.表明该免疫重组毒素在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为进一步研制对宫颈癌有特异治疗作用的靶向抗癌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蒸馏水抽提,有机溶剂沉淀大分子蛋白,Sephadex G-25分子筛柱层析等技术从文蛤肉分离纯化,得到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多肽,命名为Mer2.实验结果表明,Mer2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效应,Mer2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量效与时效关系.经40 μg/mL Mer2处理,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缓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8.1%,并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25.5%.  相似文献   

10.
FtsZ蛋白在叶绿体的分裂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高等植物中FtsZ蛋白的陆续发现和功能分析加深了人们对叶绿体分裂机制的认识。植物中的ftsZ基因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家族,在对烟草ftsZ1家族的研究基础上,对烟草FtsZ2家族成员的NzFtsX2—1基因做了进一步的功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tFtsZ2—1在叶绿体的分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的过量与减弱表达均对叶绿体的形态和数目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ATM蛋白表达与临床宫颈癌辐射敏感性的相关性。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查找ATM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病理特征和临床宫颈癌辐射敏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9年12月,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包括629例受试者的8项研究,其中宫颈癌患者46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7例,正常宫颈妇女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组ATM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OR=0.18,95%CI(0.09,0.35),P0.001];宫颈癌敏感组患者ATM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低于宫颈癌耐受组[[OR=0.18,95%CI (0.08,0.39),P0.001];宫颈癌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患者ATM表达无差异[OR=0.84,95%CI(0.43,1.65),P=0.610.05];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ATM表达无差异[OR=1.24,95%CI(0.72,2.15),P=0.430.05]。ATM蛋白表达与临床宫颈癌辐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ATM蛋白表达阳性率可以作为宫颈癌临床放疗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2.
CD44是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在介导淋巴细胞归集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CD44变异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从而对预后进行预测,对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u变异体V6(CD44V)在宫颈癌的的表达,发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组中呈明显过表达,阳性率为78.9%,结果表明CD44V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一种在女性人群中的常见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的长期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HPV病毒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和防治宫颈癌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目前,国外的研究比较多的针对于16型和18型的HPV病毒;但是对于我国比较常见的58型HPV病毒却研究甚少.所以,本试验依据实验室现有的表达纯化平台和噬菌体展示多肽筛选平台,设计并构建了HPV58 E6蛋白的原核表达体系,并对E6重组融合蛋白进行了诱导表达.通过对表达获得的包涵体蛋白进行反复的洗涤、亲和层析以及复性等纯化步骤,得到了纯度较高的E6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4.
探究可溶性酞菁光敏剂——五聚赖氨酸-β-羰基酞菁锌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效果。结果表明在670 nm、1.5 J·cm-2的光照条件下,五聚赖氨酸-β-羰基酞菁锌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明显杀伤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为30.5±3.1 nmol·L-1),而且该光敏剂在肿瘤细胞中的摄取与其孵育时间呈正相关;通过建立Hela宫颈癌小鼠模型,在670 nm波长的激光照射条件下(光剂量为30 J·cm-2),该光敏剂在低剂量(0.84 μg/20 g体重,0.3 μmol·L-1)即对荷瘤小鼠的瘤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光敏剂浓度为1.0 μmol·L-1时,荷瘤小鼠的瘤体几乎消失。本研究为五聚赖氨酸-β-羰基酞菁锌进一步开发应用于临床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宫颈鳞癌组织中COX-2、P53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宫颈癌、原位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和P5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宫颈癌组织46例、原位癌24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中COX-2和P53的表达水平。宫颈癌组织中的COX-2和P53表达明显高于原位癌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2,P〈0.01;x2=9.051,P〈0.05),COX-2和P53在宫颈鳞癌Ⅰ~Ⅱ期和宫颈鳞癌Ⅲ期中和宫颈癌高分化和中低分化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P53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P53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依托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寻找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癌前病变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变(HSIL)相关的血浆预警蛋白标志物,旨在对宫颈癌做到早期预防和诊断。收集维吾尔族HSIL(21例)和宫颈炎(22例)患者血浆标本并制备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样品,通过对蛋白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分离与鉴别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组分,并运用质谱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鉴定和功能识别分析。确定了宫颈炎和HSIL患者的基于蛋白质等电点和疏水性特征的血浆低丰度蛋白质组图谱,筛选出10个差异表达蛋白组分。结果表明,在HSIL患者血浆中3个低丰度蛋白组分含量明显上升,1个组分含量下降;而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出31种蛋白质,其中4种蛋白质与肿瘤进程密切相关,分别是代谢相关蛋白(APOA1)、信号转导相关蛋白(mTOR、EphA3)和免疫功能相关蛋白(HLA-DQB1)。本文针对维吾尔族妇女这一宫颈癌高发人群,展开癌前病变患者血浆低丰度蛋白组表达水平的研究,鉴定出多种差异表达血浆蛋白预警标志物,为本区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鉴别诊断及癌变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即刻早期基因Cyr6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留存宫颈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检测Cyr61表达水平,并分析Cyr61阳性率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C33a、Caski m RNA和蛋白表达,并使用HPV16 E6特异性抑制序列si RNA转染Caski细胞株72 h,检测Cyr61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组Cyr61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yr61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患者中Cyr61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化程度G1~G2、无宫旁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Cyr61阳性率偏高.宫颈癌细胞株C33a的Cyr6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细胞株Cask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 RNA组宫颈Caski细胞中Cyr6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r6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V16可能通过E6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下调Cyr61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miR-424抑制宫颈癌的作用近日,浙江省女性生殖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在研究中发现miR-424在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相关研究论文"Suppressed miR-424 expression viaupre gulation of target gene Chkl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有人体的能量库之称,人体中80%的能量由线粒体生成。解偶联蛋白作为线粒体内膜质子转运蛋白,通过解偶联作用可以降低膜电势,形成质子漏,使得解偶联蛋白具有不同于其他蛋白的作用,而其中UCP2在近年的研究中倍受关注,本文将对UCP2的作用、特点与一些疾病的关系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研究Blf-ADT(布洛芬硫化氢供体物)的抗肿瘤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通过形态学观察、噻唑蓝(MTT)比色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He La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测定He La细胞的迁移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测定He La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Erk、P38和Procaspase-3等)的表达.结果显示,Blf-ADT能呈浓度或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减少细胞集落的形成,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能显著提高He La细胞的凋亡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Erk、P38和Procaspase-3等)的表达.Blf-ADT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宫颈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